六作家齐聚陕图 畅谈“我的散文观”

时间: 2014-05-14

讲座现场

蒋惠莉书记讲话

赵登峰常务副馆长讲话

六位作家

听众提问

主讲人及嘉宾合影

作家赠书

  5月10日下午,“陕图讲坛”465期“陕西作家有好书”系列讲座第三场《陕西作家六人谈》在我馆报告厅如期举行。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方英文、朱鸿,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埂,西北大学学报总编刘炜评,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柏峰,陕西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等六位作家齐聚陕图,与现场近三百名读者面对面,零距离交流。 

  陕西是一个文学大省,我们陕西不仅仅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小说家和小说作品,在散文、诗歌、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各个方面,都卓有建树。从散文方面来说,陕西就曾有以李若冰和魏钢焰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散文家,他们在建国初就创作了反映地质石油、纺织工人等如何进行革命建设题材的散文,这些散文表现了先进人物和英雄事迹。文革之后,在新的思想解放的历史背景下,以贾平凹和刘成章为代表的第二代散文家们,把笔触转向了写人,走向了人自身。此次走进“陕图讲坛”系列公益讲座的六位作家是陕西第三代散文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与前两代作家不同,都是知识分子,受过系统的、良好的高等教育,文化视野、艺术视野开阔,有着深层次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觉,且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个性。 

  讲座过程中,现场听众分别就文学主题、阅读感悟、社会现实等问题与六名作家进行了交流。 

  在回答了读者的提问后,作家们专门对自己的散文观进行了阐述。散文家、学者刘炜评认为,散文写作就是一种文化担当,自己的散文写作与他自身的文化立场密不可分、紧紧相连,是自我选择的一部分,推崇创作与传统文化对接。作家方英文对散文的理解则是好朋友之间的聊天,当自己提起笔来的时候,就是要把一段事情的感受和朋友在一起分享,就像朋友们都坐在他的身边一样,娓娓道来,没有拘束。作家柏峰则认为散文是艺术,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一种思想,他的散文就是把中国古典思想理念的精华部分,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传递出去。仵埂向往的是承载未来点亮生活,让散文带给人们温暖。认为散文是未来的当下生活,但是必须要有彼岸,要用存在的生活写不存在的事情。朱鸿却对当前繁盛的创作景象提出质疑,认为散文表达实际上一直处在持续的衰弱和退化当中,散文的表现处于一种零敲碎打的状态,同时,散文也不断地闪烁着中国人具有的大智慧、大思想,但却远远达不到符合我们的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评论家、作家邢小利认为他要写的一定是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知,一定要是让他内心颤抖过的东西,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才能写出美好的散文。 

  “陕西作家有好书”系列讲座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和陕西省图书馆共同主办。讲座搭建了读者和作家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的平台。通过讲座,读者知道了更多我们家门口的名人著作,作家们了解了读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反映。通过这种形式不断激励作家们进一步创作出精品佳作,也让更多的读者知好书、读好书。 

  此次讲座,六位作家向我馆赠送散文新作20余册,分别是:方英文先生的《云朵上的故乡》,朱鸿先生的《夹缝中的历史》、《长安新考》,仵埂先生的《魂魄何系》,刘炜评先生的《半通斋散文选》、《不撒谎的作文》,柏峰先生的《星垂平野阔》以及邢小利先生的《长路风雨》。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陕西省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赵登峰、陕西省图书馆副馆长张海翔出席了活动。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