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星空的旅行者” 段宝岩院士精彩讲解观天巨眼FAST

时间: 2018-05-04

段宝岩院士

讲座现场

讲座全景

听众提问

场下交流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是否孤独?”

  4月29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贵州FAST预研究组组长段宝岩教授做客“陕图讲坛”,向公众权威讲解“中国天眼”FAST——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讲座伊始,段宝岩院士就抛出三个经典设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是不是孤独?”,引发出我们对于人类以及整个宇宙的思考。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天文望远镜应运而生,从口径只有3、4米的光学望远镜到现在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天文观测的脚步从未停歇。

  相对传统光学望远镜,段院士指出射电望远镜的两大优势:第一是全天候工作,在下雨或者阴天的时候,光学望远镜的运行受阻,但射电望远镜却能正常运行;第二是它的面积大,可以接收更多的能量,看得更远。

  谈及“中国天眼FAST”段院士重点介绍了三大创新:1、选址。在喀斯特地形上寻找一个口径为500米的自然天坑,其寻找的过程很困难,最后通过遥感技术,寻找到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自然天坑;2、主动主反射面。实现由计算机控制的,可变长度的三维扫描运动。3、馈源问题。把500米球面当中的300米,变成一个抛物面,这个抛物面对着焦点,然后通过六根锁链调整,把馈源调成一个焦点。

  2018年4月28日,FAST第一次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00光年的毫秒脉冲星,这是FAST继发现普通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FAST在脉冲星搜寻方面的重大潜力,凸显了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在互动环节,听众踊跃发问,分别就“FAST捕捉外星人踪迹”、“FAST准确性是否受天气影响”、“FAST工作原理”、“FAST未来发展”等数十个问题与段院士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段院士的讲座科学严谨、内容扎实。讲座结束后很多听众表示很享受这场科技盛宴,也对我国能有这样的硬科技感到自豪。

  段宝岩院士简介:

  段宝岩,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2002-2012),1955年生于河北冀州市。1977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原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1-1994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后,2000年美国康乃尔大学高访。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全国天线产业联盟主席。国际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教育部科技委国防学部、先进制造技术学部委员、机械学科教指委副主任,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委员,《电子机械工程》与《电子学报》等10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电子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辟了我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新领域。系统地建立了电子装备电磁场、结构位移场、温度场之间的场耦合理论模型,揭示了机械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基于场耦合理论模型与影响机理的机电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探月工程、神舟飞船工程、主力战舰及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等国家重大工程与装备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被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8次,著书5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全国劳动模范(2005)、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4)、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等称号。入选2009年度科学中国人,2012年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成果奖。2016年11月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播放了专题片“小学科 大视野”。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