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形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原生形态 > 抗大精神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学校

《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编委会编纂


  一,小史
  『抗日军人家属学校』在全国恐怕还是创举。这个学校直辖於边区教育厅,原为邓颖超等所创办。於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成立,初在延安,仅收容学生数十人,一九三八年春迁至鄜县,学生陆续增至百五十人,按程度分为四队。行政组织略如普通中学,学生则依军事编制,唯班长、队长均由学生自行推选。教职员从师范或大学毕业。学生都是八路军指战员的妻女,间亦有边区政府公务员的家属。文化程度不齐,有些是工农出身的妇女。但她们许多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女战士,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二,一群坚苦奋斗的新女性
  学生的食宿衣服均由公家供给,且月发津贴一元。这个学校的经济条件比其他学校更加困难,必须的床板棹橙都是向老百姓借用,有的学生自己用砖块垒成书桌。
  刻苦耐劳,善於做群众工作,是该校的特点,她们住在半山上的时候,自己上下挑水,气也不喘一口,炎夏行军,日辄百里,对於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女战士,这算不得什么。
  鄜县原来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从这群女战士驻扎该地以后,老百姓居然渐渐活跃起来了。她们联络当地驻军召集老百姓开同乐会,唱歌,演剧,跳舞,起初,老百姓不十分亲近他们,后来熟习了,便十分亲热。她们课余之暇,到老百姓家里访问妇女儿童,向他们讲解抗日问题,教他们救亡歌曲或小调,从不损害人民丝毫利益,因之老百姓很高兴她们,愿意借给她们各种器具,她们也按时送还,损坏的照价赔偿。老百姓常对她们说:『要用什么就请说话,你们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咱们大家的事呀!』她们走的时候,老百姓成群欢送,老婆婆举着手叫:『你们真好,以后还来呀!』。最有趣的是许多小脚姑娘,张大了眼睛看了这一群男子样的女兵,惊奇、有趣;有的立刻回到家里把裹脚布撕掉了!
  在旷野、河边,时常可以看见她们嬉戏唱歌,打球,跳绳,赛跑,完全是一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真猜不出她们已经很多已经是孩子的妈妈呢!无论到那里,校长教员总是和她们在一块的,没有介绍谁也不会分辨出来那个是校长或教务主任。
  这一些女战士仍是用过去的长征精神进行学习,毕业的时候,它们常是超过原来的教育计划。原来不识字的农工妇女,毕业后居然能给在前线的丈夫写洋洋数百言的信,鼓励安慰自己的丈夫。
  该校的负责人这样说:『妇女要自己起来解放自己,妇女要在实际参加抗战建国工作中求得自己的澈底解放!』校内有政治课,文化课,卫生救护,补助课,及各顾课外活动。这个学校不是消极地安置了抗日军人家属,而且培养了妇女抗战工作干部。
  

陕甘宁边区实录/《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编委会编纂.—影印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