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一项政治任务

陈耀

    
  一九四〇年七月间,上级派张思德同志带一个班去延安南土黄沟的深山里烧木炭。这个班是从各班临时抽调一些同志组成的,共有十一人,我也参加了。当时我们都是二十来岁的青年,张思德同志当时也只有二十五岁,除了他,大家谁也没有烧过炭。任务非常艰巨,困难很多。可是当首长问他:“有困难吗?”他却坚定地回答,“困难是有,不过我们能克服!现在的困难比过雪山草地时少得多。”对于党交给他的任务,不管多么困难、多么艰巨,张思德同志一向都是这样坚决地回答,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他经常对我们说:“事情都是人办的。”
  接受任务的当天,张思德同志召开了党小组会,随后又召开了班务会,他反复向大家说明,“烧炭是为了保证同志们冬天烤火,战胜严寒。这是一项政治任务,重要的革命工作。”并且要求大家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他说:“烧炭,又脏、又累,很费衣服,生活比延安还要艰苦。进入山林,如同打仗一样,大家要做好战斗准备。”会后,他又个别地找同志们谈心,了解大家还有什么困难。并且抓紧时间从各方面进行准备。他领来了十几把斧头,让同志们各自挑选一把,最后剩下了一把,自己拿起来。
  第二天清早,张恩德同志带着我们,背上工具和干粮出发了。一路上,我们高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和“风在吼,马在叫,……”等革命歌曲,情绪非常高涨。太阳偏西,我们到达土黄沟。
  土黄沟一带的山很高,满山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遍地都是齐眉的野草,夹杂着落叶。进山没有路,我们只能顺着野兽的足迹前进。一进入山林,就有一种神秘的感觉。那重重迭迭的枝丫,密密层层的树叶,封锁了阳光,只漏下星星点点的日影,抬头简直望不见天。从山林深处,时而传来豹子、野猪、黄羊的吼叫,和各种鸟儿的歌唱。我们来不及欣赏林海风光,便集中精力勘察青?树的分布和山坡的土质情况。张思德同志告诉我们:森林里各种树都有,但是适合烧炭的是青?树。要调查好青?树的生长、分布情况,才能决定在哪儿打窑。
  晚上,他发动全班战士讨论烧炭计划。他说:“我过去虽然烧过窑,但那是在别的地方,跟这里的情况不同。我们要根据这里的森林、土质、道路情况来烧窑。大家要多商量,共同想办法才能打胜这一仗。”张思德同志的虚心态度,激发了大家的热情。那天晚上,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热烈。最后张思德同志集中大家意见,决定共打七个窑,前沟打三个,后沟打四个。全班分成砍树、打窑两个战斗组。
  我们正式开始了烧炭的战斗。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上山劳动,砍树的砍树,打窑的打窑。直到天黑才收工下山。晌午多半都在山上吃饭,生活虽然很苦,没有菜吃,只是盐水就饭,可是,劳动时,一会儿这个唱个小调,一会儿那个说个笑话,笑和歌声,不时地在山林里发出回响。张思德同志常给我们讲长征故事,休息时他还常拿出自己制作的笛子,吹几个陕北小《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小放牛》。山林里野兽的吼叫和鸟儿的唧喳声,现在被革命战士劳动的欢笑淹没了。古老的山林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张思德同志发动群众在炭窑前后的土坡上,在各个道口的树干上,刻写了“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为超额完成党交给的烧炭任务而斗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毛主席万岁!”等标捂。当我们感到疲倦时,一看到这些激动人心的口号,精神便立刻又振奋起来。
  一棵青?树烧成木炭,要经过砍伐、打窑、烧窑、出窑、捆扎、背运等七八道工序。张思德同志在实践中,经过仔细琢磨,创造了一边砍伐,一边装窑点火,一边出窑的流水作业方法,并且在天黑收工时,让每个人随手背一包木炭下山,合理地组织了劳动力。对于每一道工序的技术,张思德同志一方面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另一方面又继续钻研,虚心学习同志们的新经验。有一次我们烧了一窑特别好的炭,每根炭都是明光光、蓝油油的,好象上了层电光一样,敲起来当当作响,没有一点儿羊角把(指没有烧透的木炭),碎的也极少。出完窑他就让大家一边休息,一边讨论,为什么这一窑出的炭这么好?通过这次讨论,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烧炭的好经验。张思德同志很注意节约。砍树时,他三番五次地提醒我们,要爱护幼苗,节省木料,炭烧好以后,总是叮嘱我们不要丢掉一根木炭,碎炭也不能丢。
  在紧张的劳动中,张思德同志总是走在前头。记得那时,一个人每天砍伐十七、八棵树就很可观了。可是张思德同志总是砍到二十多棵树。背炭时,别人一次背一包,他却是一次背两包。出窑是最紧张的时刻了,需要分秒必争。窑里温度很高,出慢一点,风一吹,整窑炭就会着火,化为灰烬。张思德同志常讲:“出窑时必须跟消灭敌人一样,动作要快!”而每逢出窑,张思德同志自己总是先迅速钻进窑去,并且工作得时间最长。出来时满身漆黑,衣服全被汗水湿透了。同志们开玩笑地说他发瘧子了。
  天气一坏,张思德同志就担起心来。晚上,他根本睡不着觉,生怕雨水灌进烟囱,冲坏炭窑。有一次半夜下起了瓢泼大雨,张思德同志立即披上衣服,抄起铁锹,一口气跑到后沟,仔细检查炭窑。后来,我和申成兴同志赶到了,他已经检查完三个窑,见到我们,便亲切地责备说:“你们不好好睡觉,来做什么!这儿有一个人还不成啊!”我们把全部炭窑检查完了,一起回到宿舍,天已将亮。张思德同志进了门,看到有些同志把被子踹开了,急忙轻轻地给他们盖好,然后才躺下。天色发亮,他又照常和同志们一道上山。
  有一天,张思德同志发现学生出身的战士张民权的情绪不高,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我砍的树少,粗的又扛不动,总落在大伙后头,自己心里别扭。”张思德同志了解以后,就鼓励他说:“明天,你就砍些细一点的树,好截又好扛。只要按照自己的体力努力干就行了,不要勉强,也不要不好意思。体力是逐渐锻炼出来的。”以后,张思德同志总是分配他做些比较轻的活儿;又根据他的特点,分配他做些宣传教育工作,教生字,写标语等等。这样一来,张民权的心情舒畅,工作搞得更好了。他说:“班长真会关心人!”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育。本来一到土黄沟,张思德同志就再三叮嘱大家:“开始时,重活要少干,先磨炼一下,往后再一天天增加工作量。”并且一再告诉我:“要关心同志们的健康。”
  有一次我和申成兴等同志烧了一窑炭,打开一看,羊角把很多。我们感到十分难过,满以为这次非受批评不可。可是张思德同志看了以后,微笑着说:“一般说,烧得还不错。烧这么多窑,出现羊角把现象,总会有的。”而后,他帮助我们具体地分析了烧不透的原因。并且诚恳地检查说:“这一窑没烧好,主要应由我负责。”他一再鼓励我们:“不要怕,要继续烧下去,以后经验多了,就会好起来。”听了张思德同志的话,我们的情绪立刻又振奋起来。
  往山下背炭距离较长,大家都感到吃力。张思德同志看到这种情形,便拿起铁锨,在沿途搞了几个高台儿,让同志们中途休息。他还告诉大家,背炭时在背后垫些干草,以免磨坏肩膀。张恩德同志想尽办法让同志们中途休息,可是他自己尽管每次都比我们背得多,却很少中途休息。
  对于同志政治上的进步,张思德同志更是非常关心。他见到同志的缺点和错误,总是诚恳地指出,耐心地帮助,可是他又不以教育者自居。他尊重同志,平等地看待每个同志,同志有意见,他总是让人家把话说完,虚心考虑。因此,大家都愿意和张思德同志一道工作。在烧炭时,我们班有个张翠华同志,表现不够好,同志们都嫌他落后,张思德同志却总是耐心地团结他。后来,张翠华同志转变了,感激地说:“这次多亏跟张思德同志在一起,不仅烧好了炭,也炼好了思想。”
  后来,张思德同志又带领我们两次去土黄沟烧炭。每次都是七月去,十月以后回来。两次都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忆张思德同志/陈耀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5.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