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陈耀

    
  一九四一年深秋,警卫营开到了南泥湾。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这里,我们要向荒山要粮,以便战胜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造成的严重困难。
  南泥湾离延安九十多里,周围全是高山,山下只有极少数人家。刚到南泥湾,我们没有住处。张思德同志领着我们用树枝搭起了三角棚,割些野草当做铺草,晚上大家挤在棚子里睡觉,一躺下就能看见星星。当时吃的更是困难,根本没有菜吃,用盐水下饭,盐也很缺。他常对我们讲:“现在咱们虽然没有住处,没有菜吃,可是有了敬爱的领袖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南泥湾的气温要比延安低得多。虽然才是深秋,可是夜晚已感到寒气逼人。为了过冬,部队首长要求各个连队尽快住进窑洞。张思德同志打窑是个内行,成了我们的技术指导员。他领着我们选好地形,动手打窑。当时打窑的工具,除了鐝头是从延安带来的以外,小车、土筐等等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南泥湾山坡上的土都是红胶泥土,非常硬,鐝头抡下去,“咚咚”作响,震得双手生疼。张思德同志不停地抡着鐝头,手上磨出血泡也不肯休息。同志们夺过他的鐝头,他就驾起手车推土。遇到土块很大,车推不动,他便让我们把土块抬到他背上,他背着扔到沟里去。洞口打出以后,他抢先钻进洞里工作。天气逐渐冷了,可是张思德同志光着膀子干活,还浑身是汗。汗水和胶土结合在一起,紧紧地粘在身上,收工时,张思德同志变成了泥人。
  在南泥湾,除了茂密的原始森林之外,山地上长满一大片一大片的狼牙刺,开荒就选择这些地方。我们把狼牙刺丛砍倒,然后点上火,顷刻间,满山烟火,迎风呼啸。风火过去,现出漆黑的平地。我们再翻出肥沃的黄土,进行耕种。我们的工具很简陋,每人只有一把撅头,要跟荒山搏斗,非常困难。张思德同志经常鼓动我们:“开荒生产,多打粮食,不但为了改善生活,更重要的是,咱们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自给自足,战胜敌人的经济封锁。”张思德同志不但这样讲,而且认真做。他用的鐝头,是别人挑剩下的一把,可是开荒地时,谁也比不过他。开荒的第一天,张思德同志就超过上级规定的指标,受到首长的表扬。我深深体会到:张思德同志的革命意志非常坚决,这使他具有一种顽强的毅力,成为一副“钢筋铁骨”。有这样好的班长走在前头,谁不斗志昂扬呢!每天,天刚亮,我们就上山开荒,满山逼谷都响着鐝头破土的声音。真是人勤地不懒,这一年庄稼长得十分茁壮,我们赢得了大丰收。
  后来,我们又奉命到南泥湾东边的孟家酒地方开荒生产。这里,除了原始山林,还有很多陷人的沼泽,长满了芦草,我们又住进用树枝搭的草棚里。有一天,半夜下了大雨,张思德同志马上把自己的被子张开给大家挡雨。可是雨下个不停,我们都披上被子可还是不成,大家都淋得象落汤鸡,身体弱的同志更是冷得哆嗦不停。后来,还是张思德同志想了个办法,叫我们拿起铁锹,每个人靠山坡挖个能避雨的地方,大家躲进去,天再下什么也不怕了。当时,我们除了完成正式生产任务以外,为了给抽烟的同志解决问题,还利用业余时间,种了些旱烟叶。种烟叶非常麻烦,除了浇水,还必须灌粪上肥,打枝掐杈。张思德同志是不吸烟的,但他总是挽起裤脚,光着脚,抢着挑粪,给烟叶施肥。
  

忆张思德同志/陈耀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5.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