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一九四七年

艾克恩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中共中央公布《土地法大纲》,解放区掀起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
  延安和各个解放区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为武器,奔赴战场,投入伟大的解放战争。
  1月1日
  毛泽东主席发表《新年祝词》:“全世界和全中国人民的任务,在于团结一切力量,击破反动派的阻力。在一九四七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政策的世界统一阵线,将要迅速发展,而中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运动则将要得到比一九四六年更重要的胜利。”揭露国民党“偷偷摸摸的进行其内战的准备工作”。指出:“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持不屈不挠的奋斗,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自由的阳光一定要照遍祖国的大地,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一定要在今后数年内奠定稳固的基础。”
  朱总司令发表元旦广播词《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主要是:解放区军民要制止反动派进攻,收复失地;要加强地方武装、游击队和民兵,开展游击战;部队和游击队抓紧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以提高战斗性和觉悟性;解放区要积极支援前线,完成土地改革,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声援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独立和平民主运动;争取和国民党内一切爱国力量,进行各种可能的合作。
  《解放日报》发表新年献辞《艰苦奋斗迎接光明》。
  1月3日
  《解放日报》选登莫斯科广播电台去年12月28日播放的《苏联人民对茅盾的印象》,说“苏联已经称呼茅盾为革命作家,并且读到他的《春蚕》、《秋收》及《子夜》的译本”。苏联杂志评论《子夜》说:“这部小说表现了作者是深思熟虑的观察家,《子夜》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出1930年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生活中一切值得注意的问题,它揭开了国际帝国主义毒刀下,封建资本主义的全部现象,这部小说写出这一时代的一切特征,并指出那一阶段的政治方向。”又说作者对民族解放文学有深刻的观点,并具有分析和理论渊博的特长。
  《解放日报》揭露北平美军暴行,制造“沈崇事件”:上月24日8时许,北平大学理工组女生沈崇(18岁),独自步行到平安影院观剧,走到东单广场时被美军奸污。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地学生连日举行浩大示威,抗议美军暴行,要求严惩罪犯,要求美军滚蛋。上海文化界马寅初、叶圣陶、田汉、潘子农、吴祖光、徐迟、张正宇以及廖梦醒、许广平、葛琴、安娥、胡子婴、凤子等百余人,纷纷发表谈话。马寅初质问国民党政府:“到底是不是中国人的政府?愧对国人,还有什么面目盘据高位?”剧作家吴祖光认为“该负责任的是我们的杀人成性的政府”。陈烟桥斥责:“美国人,你们在中国驻军,将自食恶果,等到这颗炸弹炸开时,你们自己也跑不了。”诗人徐迟连喊美军“滚!滚!滚!”张正宇愤然直呼“美军滚出去!”
  1月5日
  为迎接“春节”,延安平剧研究院赶排《镇关西》和杨绍萱改编的《中山狼》。在边区政府新年晚会上,还演出了薛恩厚创作的闹剧《三法宝》,主角由平剧名丑赵魁英扮演。
  西北文工团四十余人,由团长苏一平率领出发到前线慰问部队、民兵,并配合土改进行宣传。经全体团员半个月的突击,赶排了《无敌民兵》(柯仲平编剧,裴然导演)、《白毛女》及小型秧歌剧。全体同志身背行李,工作情绪甚高,并有延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程默同行,拍摄时事新闻照片。介绍三种五彩年画《保卫家乡》、《劳动人配劳动人》、《娃娃常洗澡》,由延安新华书店印行,每张边币50元。
  西北文工团在鄜县茶坊演出《无敌民兵》和《白毛女》等剧,深得驻军和群众欢迎。某部几位战士看到《无敌民兵》中王登高一家被害时,气得几乎要拿砖头打舞台上的蒋军,心中激起强烈的复仇火焰。某部马队长说:“同志们看了这个戏,当天晚上就自动讨论开了。”该团在新旧年间给部队演出三十多场,在鄜县敌人进攻太乐时,团员主动抬伤兵。(详见3月4日《解放日报》)
  1月7日
  戏剧家杨醉乡创作的陕北小调剧《送公粮》,《解放日报》连载两天。
  徐特立赋五言诗《七十客绥,哀吕梁灾民并自寿》。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准备进攻延安,徐老奉令撤居绥德。1月10日正值徐老七十生辰,绥德党政军民要给徐老祝寿,徐老写此诗作谢。“我今年七十,客绥避兵荒,党政军民学,群议称寿觞。苦乐两相形,不觉倍感伤,却之感不恭,请勿事铺张,瓜果代鸡豚,清茶代酒浆,题字代寿联,词短意更长。诗文写性情,所贵非颂扬,纸笺不拘格,百衲愈琳琅,不落旧窠臼,吾党破天荒,祝寿破常例,推广到婚丧。”
  谢觉哉就徐老作自寿诗回赠一首《徐老七十,以自寿诗见示,奉答》:“徐老自寿诗,教人莫送礼。我今开礼单,先从徐老起。只有你送人,人才肯送你。外婆不易做,事事要克己。投身浊世中,一尘不曾染。一切为他人,自奉等‘讨米’。”“你精教育学,尤深研数理。哲学政治书,看抄批不已。贯穿辩证法,新奇出腐里。殷勤数十年,著述尚无几。奇辩口滔滔,从来不留底。六十写自传,两三千字耳。神龙隐雾中,见首不见尾。应与我公约,著述从此始。再写三十年,年年十万字。整篇固所需,片羽亦可喜。从此寿世人,学行之根柢。人家报答你,是否可相抵。年年你生日,颂祷而已矣。”
  1月10日
  延安和各解放区纷纷致电,祝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名教育家徐特立七十寿辰。中央办公厅设宴庆祝,并在晚会上演出平剧。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发表祝辞手迹。毛主席祝辞:“坚强的老战士,祝特立同志七十大寿辰。”朱德祝辞:“徐老七旬大寿,当今一圣人。”周恩来祝辞:“徐老七十大庆,人民之光,我党之荣。”刘少奇祝辞:“敬祝徐特立同志七十大寿,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彭德怀祝辞:“徐老是人民的教育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徐老的祝寿辞:“你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你是热爱光明的,你为了求光明,百折不挠,在五十岁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你对于民族和人民的事业抱有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你坚持着不妥协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你的充沛的热情,使懦夫为之低头,反动派为之失色。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你的知识是和工农相结合、生产相结合的,你把群众当作先生,群众把你当作朋友。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人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你痛恨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你的朴素勤奋七十年如一日,这个品质使你成为全党自我牺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模范。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发扬光大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吴玉章贺辞:“七十更强歌战士,万人救难赖人师。”林伯渠贺诗《特立同志七十大寿》:“徐老初逢七十岁,健康精力古来稀。”“长途漫说老牛笨,却异骅骝任所之。”黄炎培贺诗《特立先生七十初度》。续范亭贺诗《寿徐老》:“长征两万五千里,出生入死风暴里,抗战八年老益壮,青年孰若徐公美。”“不避风霜秋复冬,人如墨翟寿如松,终身奋斗不知老,革命还须效此翁。”田汉贺诗《懋师七十大寿》。陆定一、谢觉哉和熊瑾玎发了贺信。
  延安中外人士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寿堂集会,祝贺徐老七十大寿。徐老的学生毛泽东同志以愉快、诚挚的心情给徐老送了一块寿糕。曾经受到徐老教益的名剧作家田汉从遥远的沪滨带来了亲切的贺词。会上,中央管弦乐团演出《祝寿花鼓》、《参军秧歌》和延安平剧研究院演出《独木关》等三个平剧。
  1月14日,西北局、边区政府、联防司令部、边区参议会、延安大学和边区工青妇联、文协假交际处举行茶会,为徐特立七秩大寿祝贺。谢觉哉副议长代表各界致词,说“徐老一生为劳动群众所做的事业是无不使人感动的,它将永留在劳动人民心中。”延大校长李敷仁先生讲话,说徐老一生做人的精神可用“艰苦”二字概括之,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为中国的黎明而奋斗,诗人柯仲平朗诵其祝寿诗作,博得全场掌声.最后徐老起立讲话,他将其一生中对于读书教育和人民事业的奋斗加以叙述,并鼓励知识分子向工农学习,为中国革命奋斗到底。最后由中央管弦乐团演出秧歌,并举行舞会。
  1月11日
  延安南区机关联合秧歌队成立,队员60余人,由张季纯任编导。将在春节演出杨醉乡的《送公粮》,张季纯的《到延安去》,钟纪明的《王昭儿招祸》等。在成立会上,西北局李卓然讲话勉励大家。
  塞十坡创作的秧歌剧《张老汉参军》,《解放日报》两天连载完。
  1月12日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英勇就义。
  早饭后,山西土皇帝阎钖山的十九军(群众叫“勾子军”)封锁了云周西村,驱赶群众到观音庙前,进行所谓“自白再生”。他们逮捕了区妇联干事刘胡兰和六位民兵,施以严刑拷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刘胡兰!”“你是八路军的区妇女干部?”“不,我是民主政府区妇联干事。”“有人供你是共产党员,是吗?”是。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你给共产党作过些什么事?”“什么都作过。”“你们村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就我一个。”“你再他妈嘴硬,老子毙了你!”“随便!”随后,六位烈士的血染红了铡刀。大胡子说:“现在轮到你了!你是要死?还是要活?两条路子由你挑!”刘胡兰鄙视地扫了他一眼。“难道你就不怕死?”“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我是怎个死法?”“一个样!”于是刘胡兰从从容容地躺在刀床上,英勇就义。
  年初,延安各界组织慰劳团,东渡黄河慰劳屡建战功的王震部队和陈赓部队。崔田夫代表工会任团长,张仲实和黄静波分别代表中直机关和陕甘宁边区任副团长。在山西文水县委的一次会议上,有同志汇报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新华社随慰问团记者缪海棱前往云周西村进行了采访。晋中地委书记解学恭也向慰问团作了详细介绍。慰问团返回陕北后,党中央机关已撤退到瓦窑堡。当时担任中央机关直属队的司令员任弼时,听了张仲实关于慰劳团工作的汇报和刘胡兰悲壮牺牲的情况后,说:“刘胡兰同志英勇就义的事迹,对全党、全军,对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年,都是一个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材料,我要向毛主席报告,要大力宣传。”第二天,任弼时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怀着沉痛的心情,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新华社播发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一个向刘胡兰学习的热潮迅速兴起。
  熊瑾玎(《解放日报》总经理、《晋绥日报》副经理)于1948年赋诗《刘胡兰同志流血一周年》:“朴实农家女,雄豪胜过男。立场能坚定,奋斗不辞艰。头断铡刀下,芳留宇宙间。阎獠刽子手,血债必追还。”
  1月16日
  中央管弦乐团排演的《民兵父亲》、《参军花鼓》、《前线》等秧歌剧,甚得群众好评。为春节宣传,该团又赶排《参军》、《送公粮》秧歌剧。
  1月17日
  据《解放日报》报道:民主同盟领导人之一黄炎培在《文汇报》发表《元旦四绝》。全诗如下:
  去年一月内战松,今年战火北西东。
  天干不见雪花白,但见血花满地红。
  去年一月政协开,今年决议烧作灰。
  借问将军马歇尔,“将军究为何事来”。
  去年陪都度新年,今年首都谒先灵。
  先灵地下惟痛哭,哭了民权哭民生。
  去年战后呼苦恼,今年舆论换一套。
  “居不得安食不饱,死去还比活着好。”
  杨醉乡在《解放日报》撰文《对开展农村秧歌活动的意见》,指出去年和今年的秧歌活动,几乎都是旧的老一套,问其原因:没有新的秧歌本子。为此,他提出要发挥农村小学教师和民间艺人的作用;写剧本先求普及后谈提高:1、力求短小精悍,适于农民演出;2、多利用民间形式和调子;3、剧作要考虑以农村现实条件作基础等。
  1月20日
  联政宣传队赴延安县驻军演出《打石门墕》、《解放宁条梁》、《三大胜利》等。
  《解放日报》报道:茅盾在苏联接受塔斯社记者访问时说:“我此次来苏目的在研究苏联人民生活与苏联文化,并使我们两国作家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友谊关系。”
  1月26日
  延安老农张永泰先生于下午三时设家宴,欢待民主建国军副军长范龙章、西北民主联军骑六师师长胡景锋两将军以及习仲勋、王明、柯仲平、邓洁、谢市长、姚副市长、金诚诸宾客。他以自种的葡萄、花生、瓜子款待客人,讲述亲身参加劳动后的丰足生活。他以前经常在街上遇到柯老,总把他当成一个马伕。直到本月14日到交际处参加徐老七十大庆,当柯老起立朗诵贺寿诗时,他才从别人口中得知,一向被他当作马伕的人物,原来是边区文协主任。张永泰坦率地向在座者讲了这段有趣的故事,邀请柯老即席赋诗,柯老欣然起立,随口以“百姓要享福,地主变农夫,天下要永泰,诗人变马伕”之句答谢。柯仲平同志长髯豪情,惹得宾主哄堂大笑。(详见1月29日《解放日报》高敏夫报道)
  欧阳山住文协,修改以边区农民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高乾大》。陈学昭写一部从五四运动到今日一个女青年的转变小说。
  孔厥、袁静合作的歌舞剧《蓝花花》,由中央管弦乐团排演。
  1月27日
  延安南门外八个机关团体组成南联宣传队,首次在西北局试演。节目有王琳的《模范妯娌》(由作者亲自导演并参加演出),钟纪明的《王照儿招祸》,胡采的《送子参军》,张季纯的《到延安去》,齐开章的《胜利大鼓》。
  1月28日
  边区文协集会商讨“一一·四”国耻纪念宣传事宜。到会有民众剧团、西北文工团、边保剧团、南区联合秧歌队及驻军秧歌队等代表。会议决定利用各种形式扩大宣传,如绘画国耻洋片,配合剧团下乡(石鲁负责),写街头诗(高敏夫负责),民众剧团、边保剧团及秧歌队等编唱快板下乡宣传,并编印各种歌词分发各分区。
  《解放日报》刊登描写龙州部军民关系故事的《摘下了红布条》。
  1月31日
  《解放日报》刊登绥德剧讯《群众剧社开始改造了》。报道该社改造后,两个多月排出《千古恨》、《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新戏。还准备排演《血泪仇》。
  1月间
  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延安电影制片厂转入新闻纪录影片的拍摄工作。程默和凌子风随军到了前线。在七个月的拍摄中,记录了我军从撤出延安到西北战场转入反攻的重大史实。其中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转移行军和深夜不眠指挥作战的镜头,有解放军英勇作战和群众支援前线的镜头。这部《保卫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新闻素材,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后来分别收辑在大型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和短纪录片《还我延安》之中,给人以深刻教育和鼓舞。
  2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同志起草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
  部队生活社编印的《部队生活副刊》创刊号出版。载有钟敬之的《论秧歌剧舞台装置》,战士王世才、吴明占合写的秧歌剧《做鞋》,周民英的小说《山里老王》等。
  2月2日
  狄耕(张棣赓)在《解放日报》发表剧评《从〈平鹰坟〉谈起》,论述“戏剧真实性”和“戏剧语言”问题,希望戏剧舞台上多反映农民群众的斗争生活。
  报载:延安裴庄机关及所属单位组织两支秧歌队,向驻地附近十二个村庄连续演出《送郎参军》和《送公粮》等秧歌节目,受到群众欢迎。27日,两支秧歌队和本部全体人员特往枣园向毛主席、朱总司令拜年,朱总司令、毛主席勉励大家努力工作,加强学习。
  联政宣传队在“镇远”部六支队练兵场上演出《邯郸起义》、《打石门墕》、《解放宁条梁》等。十一连二班范青元看戏后给宣传队写信说:“看了你们的戏……感觉比上几次政治课还好”,“没有别的可回答,只有在战斗、学习中来回答你们,多缴敌人几支枪,争取做学习、战斗模范。”
  2月5日(旧历一月十五日)
  延安南区联合秧歌队新春在延安东关连续演出《好夫妻》、《模范妯娌》等,博得群众好评。
  延安西北区秧歌队连日在延安市演出《拜年》、《劳军》、《光荣花》、《打花鼓》等节目。
  延安市人民欢度元宵佳节。南门外到新市场,人海中灯笼起伏,火箭交辉,街旁遍悬彩灯。有秧歌、龙灯、狮子、走马、花灯、武术、杂耍等。一个秧歌队员对记者说:“托了毛主席的宏福,今年元宵节比往年闹得更欢。”在庆祝自卫战胜利和推行土地改革的欢乐中,南区秧歌队演出了大头哑剧《蒋介石》、《马歇尔》。延大宣传队演出活报《蒋介石》、《袁世凯》。
  延安各党政军负责同志亦拥进人海中,欢度元宵节与民同乐。西北局宣传部长李卓然买了一些“起火”(冲天响)来玩,有的起火没有升天,落地乱钻,引得大家又跳又乐。
  2月8日
  陕北米脂中学宣传队,在老师戴路率领下,赴新解放区镇川、横山、波罗、靖边、石湾、子洲等地巡回演出。节目有《无敌民兵》、《血泪仇》、《张老汉参军》、《在边境上》、《光荣花》、《八步盐滩》等歌剧和《毛主席万岁》、《军民大生产》等歌曲。主要队员有李如章、郭玉瑞、艾瑞英、杨俊章、汪素花、马振安、艾先锋、周安、姜祥庭、艾克恩、马沛兰、高其风、赵海宽、刘安信、高洪涛、杜喜功、周芝荷、王淑珍、王克忠等。延安《解放日报》为此作了专门报道,说“该队队员都是米中学生,每次出动均自己背着背包,白天走很长的路,晚上演剧。他们紧张而愉快的工作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甚得各方称赞”。
  2月9日
  王琳(柯仲平夫人)在《解放日报》发表秧歌剧《模范妯娌》。
  2月10日
  《解放日报》载新华社晋绥7日电: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在1月12日被阎军逮捕,当众审讯。阎军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她答“是”。又问“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今后是否还给共产党办事?”“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至此,阎军便抬出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七十多岁的老人杨桂子等人。又对她说:“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这位青年女英雄坚决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阎军又说:“你说真的愿意死?”“死有什么可怕!”刚毅的刘胡兰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大声说:“要杀由你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她慷慨就义了。全村父老怀着血海般的深恨,为痛悼这位人民女英雄,决定立碑永远纪念。
  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领导下的战斗剧社,有一位随军工作的魏风路过刘胡兰家乡云周西村,参加了她的追悼会,收集了有关材料。经剧社集体讨论,由魏风、朱丹执笔,写成四幕话剧。经突击排练,连演六场,效果很好。许多干部战士落泪,甚至要向台上的刽子手大胡子开枪射击。各部队还开会讨论,战士们要求“攻打文水城,为刘胡兰同志报仇!”话剧的缺点是刘胡兰生前活动写得太少,未把“生的伟大”方面表现出来。后来找到刘胡兰的未婚夫王本固(在我某兵团任连长),了解到不少动人事迹。到1948年春,由魏风、刘莲池、朱丹、严寄洲、董小吾改写为三幕十二场歌剧,突出了“表扬气节,激发斗志”的主题,增补了刘胡兰领导全村妇女打饼子、做军鞋、冒雪劳军,掩护伤员、发动清算斗争,帮助孤寡穷人,争取敌兵回家等情节。曲作者为罗宗贤、孟贵斌、黄庆和、董起、李桐树、王左才。歌剧演出后,反映强烈,一致要求向刘胡兰学习。人民解放军彭德怀副总司令看后,号召各部队剧团排演它,大量在部队中演出,以教育部队。在西北前线总指挥部演出时,得到西北文工团、民众剧团、联政宣传队的帮助。
  2月11日
  中央管弦乐团排演的新歌剧《蓝花花》(孔厥、袁静执笔),在中央党校礼堂彩排。该剧经过几次修改,是继《白毛女》之后以反映地主压榨农民及农民在民主政权建立后起来斗争、清算、翻身为主题的歌剧。
  2月23日,《解放日报》登出《蓝花花》笔谈。编者说:“《蓝花花》在延安演出后,听说观众意见颇多,而剧作者最近已从乡下回延,负责演出该剧的管弦乐团的同志们又即将下乡参加土地改革,他们都表示决心将剧本加以修改。因为篇幅关系,这里发表的只是几位观众的意见的节录。”王志在《一点观后感》中说,歌剧《蓝花花》结构松散,不能深刻动人。曲词与情节不够谐和,地主强迫蓝花花唱歌不合世俗人情。乐团的技巧与努力是令观众不能忘记的。钟爱在《看了之后》中说,《蓝花花》配合当前土改斗争,很有意义。它把两个悲愤紧张的场面穿插进去,形成两个高潮,是剧本成功之处。全体演职员认真卖力,值得赞扬。缺点是:1、蓝花花在猪圈里生孩子,孩子是怎么死的?没交代。2、蓝花花生孩子应是中秋之后,不应是“一个雪夜”。3、斗争大会上,蓝花花没有更多吐苦水的机会,也没有政府和军队代表出现。4、对联保主任,封建代表人物写得不够全面,只写了欺压农民的一面。5、对八路军解放该村没有正面表现,只是话里提到。6、表现地主的派头还不够,蓝花花瞎了眼后应走得慢一点。魏深在《一个根本问题》中说,作者有不少地方脱离了土地关系这个根本问题,而着力写地主和蓝花花的关系。《蓝花花》和《白毛女》差不多,人物、结构都大同小异。这说明作者深入生活不够。
  2月13日
  陈涌(杨思仲)在《解放日报》发表长篇评论《一九四七年延安春节宣传中的几个剧作》。说这次宣传的最大特点是和战争的结合。“一切为了自卫战争的胜利”。文艺是能为战争服务的。这次近三十个剧团演出的近五十个节目,以战争为主题的占绝大多数。钟纪明的《王照儿招祸》,写和平麻痹思想所引出的教训;杨醉乡的《送公粮》,写边区人民拥护政府和军队而积极运送公粮;王琳的《模范妯娌》,写两个媳妇赶做军鞋互相竞赛,表现了她们先进的思想和坚韧的精神。高敏夫的《好夫妻》,有浓厚的农村色调和农民的生活情趣。春节宣传中的缺点是,缺少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
  2月16日
  陕北绥德文工团在团长王元方、指导员王丕祥的带领下,以北线自卫战争和土地公债为中心进行春节秧歌宣传,演出秧歌剧《红樱枪》、快板《四财主》以及《推小车》等。演出效果很好。参加工作的有干学伟、姜应宗、郭阳庭、吴江平、王绳武、常增刚、李作柱、李鸣九、岳瑟、薛增禄、张怀良、贺鸿钧、贺鸿训、杜锦玉、常美容、安芝琴、安芝顺、常秀霞、师佩琳、汪占非、梁文达、王焱、井梅、刘斌、王爱民、艾友、艾世、尚爱仁、傅纪元、党淑珍、刘保、杜甫学、高志艺、高鹏、艾维光、常永斌、马倬、高步文、杜胜华、刘怀礼、刘英杰、李黎、张富英、白爱莲、张采平、高平、刘燕平、高之祯、张庚臣、张醒民、董杰、安全、白秉权,薛承良等。
  2月22日
  郭沫若撰文《序〈白毛女〉》。说“去年年初还在重庆的时候,便听见朋友们讲到《白毛女》的故事,非常感动人。我听说已经被编成为一个歌剧,主要采取的北方的秧歌形式,而使它组织化了。再是这个歌剧在北方关内关外各地演出都收到很大的成功”。“去年六月,陆定一同志北归之后,不久他便寄了两本书给我:一本是《吕梁英雄传》,一本就是《白毛女》。我如饥似渴地立刻把《白毛女》捧着读了一遍。故事实在是动人。全体的歌词有乐谱配备,假使是懂音乐的人,那所得到的印象,不知道又要深刻多少倍。”“不过就剧本论剧本已经就是一件富于教育意义的力作了。这是在戏剧方面的新的民族形式的尝试,尝试得确是相当成功。这儿把‘五四’以来的那种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的作风完全洗刷干净了。虽然和旧有的民间形式更有血肉的关系,但也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从新的种子——人民情绪——中自由地迸发出来的新的成长。”
  2月23日
  联防军政治部出版《部队画报》。创刊号系四色套版,有曹雨旺的漫画《比一比》,张鲁月的《战斗英雄韩卿臣》,易木的《感谢八路军》,申武奎的《修筑工事》,朱虹的《反动派的命运》,谭天的《张德贵背柴》,杨青的《人人立功,功上加功》和木刻《到处是练兵场》等。
  柳亚子赋诗《二月廿三日红军纪念节有作》:“马恩列斯堂堂在,我有孙毛誓勿疑。来日大同新世界,五洲万国尽红旗。”
  2月25日
  《解放日报》载文《十四岁的孩子诗人——苗得雨》:“小刺刀,大长枪,哥哥扛着上战场,哥哥哥哥听我说,打垮反动派再回家乡。”这是鲁中沂南苗家庄苗得雨作的送哥哥参军的一首歌。文章报道了他九岁上私塾,十一岁领导儿童团,两年来写新闻、诗歌二百余篇的情况。
  2月27日
  国民党政府先后通知中国共产党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担任谈判联络工作的代表全部撤离,宣布国共谈判完全破裂。
  周恩来将军于2月28日致函蒋介石,指出蒋介石要负责国共谈判最后破裂的责任。
  中共在蒋管区办的唯一报纸《新华日报》,在出版九年之后,已因蒋政府命令被迫停刊。
  延安总部发言人指出,蒋介石胡宗南主力集中宜川,阴谋进袭延安。
  胡采在《解放日报》撰文《桥儿沟文艺活动逸话》。说延安桥儿沟秧歌队于2月13日晚间,在宋老汉窑里专为纪念鲁艺闹秧歌名家王大化开了会,大家都为失去王大化而惋惜。曾演过《兄妹开荒》的18岁的泥水工说:“他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我唱歌呢!抱起我,把我举得高高的。” 60岁的宋老妈妈说:“他对我,就象对他自己的亲老娘一样。唉,死得这样早!”秧歌队长李生秀着重说明王大化对他们的帮助和他在艺术上的才能与成就。
  2日间
  剧作家苏一平带领西北文工团深入前线部队,并参照《解放日报》1月28日载《摘下了红布条》通讯中所反映的龙州部军民关系的故事,创作了反映军民鱼水情的秧歌剧《红布条》。它生动活泼,别具一格。写一位八路军事务员号房子态度生硬,惹得房东老大娘生气,故意在窑门顶挂上红布条(表示内有产妇),不让八路军借用。善于团结群众的班长带领战士,发扬八路军爱民传统,以实际行动感动了老大娘,她高兴地把战士迎了进去。作品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写到了个别人的缺点,并真实地得到了圆满解决。老大娘的思想变化也处理得自然动人,从而有力的揭示出“八路军,老百姓,原来就是一家人”这一真理。剧情不复杂,意义很深长。整个戏完整紧凑,风趣盎然,在部队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正如西北文工团导演高歌在《〈红布条〉演出经验》中说:“《红布条》是我们所有戏剧节目里面演出次数最多的一个。实在的,在部队中它是太受欢迎了!”“在群众中,在机关学校里,在新解放区也都是同样受欢迎的!”
  柯仲平在全国第一次文代大会上的发言中,也专门提到:“《红布条》在(解放)战争初期起了很大作用。”
  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于1948年6月15日致延安《群众文艺》编委会信中说:“现在所发表的作品,公演的戏剧,如《穷人恨》、《红布条》等,极需表扬并鼓励其更加改进。”
  诗人柯仲平在陕北镇川堡参加了农民翻身斗争,写《诉苦清算歌》(用骑白马调)。其中写道:“老百姓,好凄惶,吃的是糠窝窝菜汤汤,地主吃的咱血汗,咱们来算这笔帐!”“共产党,帮咱的忙,帮咱翻身帮算帐;咱们拥护共产党,打倒一切活阎王!”
  3月8日
  延安各界举行保卫边区、保卫延安的群众动员大会。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颖超到会讲话,决心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解放日报》社论《把卖国贼的血爪斩断在延安门外》。
  赴边区南线慰劳八路军的民众剧团启程返延安。该团此次演出的节目有《保卫和平》、《光荣花》、《美军滚出去》等,并带有新洋片两套。部队把看戏当作思想教育课,每看一场新戏后,各连队都组织思想座谈。
  3月9日
  西北文艺工作团再次出发上前线,节目有《白毛女》、《无敌民兵》和近期赶排的苏一平新作《红布条》以及《进城》等剧。还有各种连环画、说书、歌曲和时事大地图等。
  3月10日
  张明坦、李梓盛、任国保联名在《解放日报》撰文《小型宣传队在西线》,介绍边区文协和三边文协联合组织三个小型宣传队,深入西线部队、农村,演出新洋片、小型新旧戏等的盛况。十天来他们走过三十多个村庄,演了三十余场,观众达五千余人,宣传收效很大。部队给宣传队的慰问信中说:“看了你们的洋片和戏,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没有别的慰劳,我们只有在保卫战中多立功劳报答你们的好意。”政府干部说:“你们演一次戏,顶我们开十次宣传会,比解释十次都强。”
  柯蓝报道:西北新闻社编出两人多高的壁报,其中一幅图画标题是《看!蒋介石跳河!》观众议论说:“看,蒋介石腿也打坏了,眼睛也瞎了,站在崖边上要往下跳河了!”“那河水就是延安吗?他跳下来就淹死他,看他敢进攻延安!”
  郭沫若在上海为冼星海作《序〈黄河大合唱〉》。赞“《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象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魂”。“星海兄同时是一位革命家,尽管他那样专心于音乐,但他并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那种妄人,他是要以音乐为服务人民、服务革命的工具的。因此神圣的抗日战争爆发,他就不能不放弃他的学业而从海外回到祖国的怀抱里来了。回国后便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我们曾经朝夕共处了二年光景,他终究上延安去了。这《黄河大合唱》就是在延安产生的。”“星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是永远和我们在一道的。听吧,黄河在怒吼!那就是他的灵魂在怒吼,是中国的灵魂在怒吼!”
  3月13日
  毛主席接见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四旅干部(旅长张贤约,政委徐立清),谈暂时放弃延安问题。说“我们在这里住了十年,吃了十年小米,培养了一大批干部,指导了全国革命,陕北人民的功劳是很大的。”“延安要保,但又不可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啊!”
  3月16日
  解放区首次自制影片——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追悼李兆麟将军》和《活捉谢文东》两部新闻纪录片在哈尔滨市公演。该厂厂长袁牧之说:已派编导、演员和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参加实际工作,不久将摄制反映群众生活的故事片。
  《解放日报》报道:苏联塔什干文化界代表大会在乌吉斯坦苏维埃作家协会设宴招待茅盾。茅盾一行被邀请到撒马尔汗巡视古代建筑与村镇的文化机构。
  中共中央决定以第一纵队(辖三五八旅、独一旅)、第二纵队(辖三五九旅、独四旅)、教导旅、新四旅组成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兼任司令员、政委,习仲勋任副政委。
  3月18日
  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率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党中央留在陕北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刘少奇为书记,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3月19日
  我军经过七天七夜保卫战后主动撤离延安。
  延安《解放日报》于3月27日停刊。
  4月21日
  西北新闻社编辑油印的《边区群众报》出版。
  4月间
  诗人柯仲平在绥德陈米家沟口大路旁书写岩壁诗《杀贼去》:抢我粮,烧我门窗,鸡猪牛羊都杀光;奸淫我妇女,拉走我儿郎。蒋胡贼,我无脸活在世上!
  5月14日
  刘白羽在《边区群众报》撰文《处处爱护老百姓,样样模范第八连》。
  5月16日
  柯蓝在《边区群众报》撰文《弃死投生的胡军们》。
  5月20日
  杜鹏程在《边区群众报》报道:安塞县五区二乡干部组织农民进行互助生产。
  5月24日
  蓝钰在《边区群众报》发表特写。《“西府”大战蟠龙镇》。
  5月27日
  毛岚发表特写:《胡军泥脚深陷边区》。
  5月29日
  闻捷在《边区群众报》发表人物特写《游击队长田启元》。
  5月
  延安鲁艺迁往东北后,改称东北鲁艺。总团团长吕骥,副团长张庚。下设四个团:
  一团(牡丹江鲁艺文工团):团长舒非,副团长瞿维。秘书程春华,总务科长张垒旺,演出科长寄明、肖龙,文运科长张僖、周云琛,美术组沃渣。
  二团(合江鲁艺文工团):团长张水华,副团长潘奇。秘书高天云,总务科长邹同林,演出科长马可、杨蔚,文运科长白韦,美术组王曼硕。演出节目有《白毛女》、《参军》(胡零、庄严、刘涤心作)、《牢笼记》(侣朋编)、《光荣灯》等。
  三团(松江鲁艺文工团):团长向阳,副团长干学伟。秘书张维,总务科长高长忠、郭振铭,演出科长干学伟、蒋忠、肖汀,文运科长唐荣枚,美术组古元。团员还有刘炽、洛汀、白居、蒋玉蘅、晏甬、竹风、王树华、吴育、向群、吴晓邦、胡零等。
  四团(通化鲁艺文工团):团长张庚(兼),秘书张望,演出科长陈锦清、陈紫,美术组张望。团员还有丁鸣、徐惠民、包同之、王玉琦、林非相、郑宪忠、唐洪云、唐洪君、秦志云、王其珩、文军等。演出节目有《永安屯翻身》(张庚、胡零作)、《收割》(胡零)、《两个胡子》(胡零)。
  鲁艺总团吕骥于12月作《鲁艺文艺工作团十个月工作初步总结意见》。分五部分:一、成立与发展经过;二、结束前的概况;三、九点经验;四、工作估计与检讨;五、一个建议。
  柳青写成20万字的长篇小说《种谷记》,由大连光华书店出版。生长在陕北吴堡县寺沟村的柳青,1939年到延安,写了《牺牲者》、《误会》、《喜事》、《地雷》等短篇(收入《地雷》短篇集)。1943年文艺整风后,下乡米脂县民丰区当“乡文书”三年,参加群众减租反奸斗争。《种谷记》是以陕北清涧王家沟山村为背景,写了农会主任王加扶为首的广大农民如何组织变工队的故事。
  诗人柯仲平随西北野战军攻打陕北波罗县时,为揩战员写下鼓动诗一首《保卫毛主席》。诗云:“从河东到河西,我们赶来保卫毛主席;我们知道我们的任务最光荣,路上没有一个掉队的!”“五月里,过黄河,过了黄河吃‘菠萝’,吃‘菠萝’,口不渴,再好吃肉吃馍馍。头一口,要吃香,头一仗要打响;吃了这样吃那样,我们接二连三的去打胜仗!”作者说,部队“临出动进攻时,我们的首长把部队集合在一条河滩上,又进行一次战斗动员。我奉命在他们简短有力的讲话后,朗诵这首诗。在这个团朗诵毕,又被叫到另一团去朗诵。这场极热烈的动员一过,马上就出动”。
  6月5日
  林默涵在香港《群众》周刊第19期发表论文《关于人民文艺的几个问题》。指出:“愿意使文艺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使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中间,有着一个实践的过程。写什么?怎么写?是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我们的文艺既然是为人民服务的,就应当以工农为描写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因为人民中间数量最多和力量最大的,正是工农。”“正确地描写工农,表现工农,把他们平凡而又光辉的姿态,在文艺作品中如实地表现出来,应该是我们的作家们的责无旁贷的任务”,“这需要不断的和客观的阻碍做斗争,又需要不断的进行作家们的自我改造的斗争。”“我们的作家的立场,应该就是工农大众自己的立场。是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和工农大众同生死,共苦乐的”。“工农的缺点,并不是不能写,但这是为了教育,为了使工农的队伍变得更坚强,更健康,更勇敢。而不是站在比他们优越的高处来讥笑他们,冷嘲他们,或者怜悯他们”。“为市民写作,那写作的立场,自然应该是工农的立场。是站在工农的立场上来表现市民,教育市民,争取市民,使他们和工农一道斗争。”
  汤洛在《边区群众报》发表特写《延安山头的英雄》。
  6月6日
  音乐家麦新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终年三十三岁。他是上海浦东人。少年失学,开始独立谋生。1935年投入救亡歌咏运动,成为“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等进步歌咏组织的骨干。他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有五十多首,最著名的为《大刀进行曲》。1940年到延安,在鲁艺从事党的工作及群众音乐运动的组织工作。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前后,曾发表《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及《关于创作儿童歌曲》等理论文章。抗战胜利后,随军参加东北解放战争。
  6月28日
  《边区群众报》发表柯蓝的特写《王副司令员》,写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员王维舟将军的故事。闻捷的《谈“批评”》。黄既(黄树则)的《笑蒋楼诗集》。
  6月30日
  为配合自卫战争,边区文协洋片组赶制洋片五套:《高彦喜歼敌》、《活捉伪县长》以及蒋胡军暴行等。受群众和战士欢迎的民众剧团,在羊马河战斗中参加转送伤员,战斗后立即演出《保卫和平》,得到各方嘉奖。西北文艺工作团深入敌后参加地方工作,收集实际材料,编写出《郭拴遭祸》一剧,演出后安定了群众情绪,纷纷回乡生产。
  7月13日
  毛泽东同志致陈瑾昆(法学家,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一信,指出“时局如兄所料,人民战争是发展的;惟艰苦奋斗,尚须付以数年时间”。
  7月17日——9月13日
  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党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实行。
  10月开始,西北文工团、民众剧团、绥德文工团均深入农村参加土地改革。
  7月21日——28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出席者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习仲勋、彭德怀、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贺龙、张经武、陈赓以及乔木、王铮等。会议研究和部署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问题,明确提出“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反攻”的口号。
  7月31日
  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副政委习仲勋,政治部主任徐立清(后甘泗琪),副主任张德生。第一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政委廖汉生;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副政委王恩茂;第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政委孙志远;第四纵队司令员王世泰,政委张仲良;第六纵队司令员罗元发,政委徐立清。
  8月20日
  西北野战军在米脂县沙家店歼敌三十六师六千多人。从此,西北战场我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
  8月21日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到佳县前东元村向参加西北野战军高干会的全体同志祝贺胜利。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9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规定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大量歼敌。
  《边区群众报》副刊创刊。由该报社编辑,边区新华书店发行,它是以文化为主的通俗的综合性杂志。共出三期。1947年12月1日停刊。第一期登有守理的通讯《带路》,秋水的故事《不喂狼》,叶天的小说《八升玉米》,士铭的《四字经》以及编者致读者的《几句知心话》。
  9月12日
  毛泽东同志致长子毛岸英一信,说“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明以前笔记不必多看),可托周扬同志(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部长)设法,或能找到一些”。
  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主任续范亭于山西临县病逝,享年55岁。
  1935年12月26日下午,陆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续范亭为抗议蒋介石媚日卖国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园剖腹明志,一时震动全国。自杀前撰写绝命诗:“窃恐民意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当时《中央日报》、《南京日报》、《新民报》透露:“续范亭剖腹前,曾在中山陵前啜泣了约一刻钟。”在疗养中,赋诗不忘“何时擒海寇,献捷祭灵台”。并在杭州香山洞里请工匠镌刻“尽此一报”题字和“山右续范亭”署名。1936年,亲身经历“双十二事变”。抗战爆发后,参加了中共建议成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兼山西第二区保安司令,后改为暂编第一师师长。1939年任山西新军总指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主任兼晋绥军区副司令员。1944年发表著名的《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后在延安养病数年。
  续范亭临终前遗书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遗书称:“范亭奋斗一生,始于今日目睹解放区广大人民的真正翻身,真正看见了新中国的光明前途,每自不禁感奋,热泪夺眶而出。屡欲请求入党,作一名革命军的马前卒,以终余年,但以久病床褥,迄未提出。”“范亭数年来愧无贡献,然追求真理之志未尝一日或懈也。在此弥留之际,我以毕生至诚敬谨请求入党,请中共中央严格审查我的一生历史,是否合格,如承追任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
  13日,中共中央致电追认续范亭为中共正式党员。电文说:“范亭同志在弥留之际,遗言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革命忠忱,实令人感奋。本党决定接受范亭同志的要求,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以此引为本党的光荣。”
  毛泽东同志敬挽:“范亭同志千古!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董必武于9月21日赋诗《挽续范亭先生》。赞“代郡多豪杰,先生更出群。怀才能拨乱,许国已忘身。血迹陵园在,勋名日月新”。
  林伯渠1941年春“病中承范亭先生枉顾,诗以谢之”。诗名为《赠续范亭》(两首)。共一:“每怀旧雨倍心惊,西北喜逢续范亭。豪气当年仍未挫,丹心许国昔犹今。偶凭杯酒耀珠玉,尽有嘉言贻子孙,收复河山吾侪事,长留肝胆照园陵。”
  10月1日
  《边区群众报》副刊第二期出版。登有杜鹏程的真人真事《打坦克》,秋水的《房东太太回来了》,雪凡的特写《回民英雄马德胜》,蓝钰的长篇叙事诗《李高成参军》,柯蓝词、岳松曲的《解放军大反攻》等。
  10月8日
  毛泽东同志致长子毛岸英一信,说“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10月1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于双十节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令说:“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统一规定,重新颁布,希望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至于其他应当注意事项,各地各军最高首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若干项目,以命令执行之。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钱;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10月25日
  毛主席到陕北佳县白云山庙会观赏。他对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说:“这些都是文化遗产,不要毁坏了。你不信神,我不信神,可是后人不知道这就是神。你明天出个布告,要保护。”
  10月30日
  谢觉哉前往陕北佳县白云山会见毛主席,夜谈颇久。当天日记载:毛主席谈锋颇健。云:自作战来,身体比前好,每天能有目的地走上十里,而不是散步,最好。又云:用脑过则倦,倦到洗澡都不能支持。写文件到将完成,如感到倦,又强写完,就会倦到手发冷,须躺下数小时才能恢复。赋《记毛主席谈话》一诗:“神奇本自出平凡,变化原从不易来。情况了然斯不惧,放心做去可无灾。繁荣枝叶先培本,利用艰难始见才。又是一番新气象,运筹定计会重开。”
  10月间
  延安电影制片厂工作结束,西北电影工学队成立。工学队“简则”规定如下方针:一、为建立西北地区的电影事业培养干部;二、洗印并编制西北战绩的纪录影片。工学队成员除延安电影制片厂的钟敬之、凌子风、王岚外,还有新从陕、晋两省文工团调来的成荫、刘西林、孙谦、赵伟、张沼滨、高田、苏云、李秉中、杜生华、林景、高振寰等近30人。钟敬之任队长。10月24日由晋西北兴县出发,辗转八个月才到达目的地兴山东北电影制片厂。
  11月18日
  毛泽东同志致吴创国(长期从事职工运动,解放战争中在农村参加土地改革)一信,说“你对农民土地斗争所表示的热情非常之好,你的诗也写得好,我就喜欢看这样的诗。”
  11月
  朱德总司令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赋诗《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诗韵》(录五首):“冀中战况”、“新农村”、“十月战景”、“攻克石门”、“寄南征诸将”。诗云“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人民解放成新主,封建灭亡异昔时”。“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西北文工团在绥德县义合镇油印《军歌选》。选有苏一平词、航海曲的《向大关中进军》,方杰词、关键曲的《攻坚英雄歌》,方杰词、高田曲的《打一个歼灭战》,王道一词曲的《血债要用血来还》,方杰词、岳松曲的《全部消灭蒋介石进犯军》,苏一平词、姜丽山曲的《反攻开始了》,寒晖词配以陇东小调的《军民生产》,侯亢词、关键曲的《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2月1日
  《边区群众报》副刊第三期出版。登有柯蓝的谚语《旧话新意》,钟纪明的《总攻击的前夜——记民众剧团在西北前线的生活之一》,郭景圃的通讯《夜战李家渠》以及编者的话《握手告别》等。
  12月25日——28日
  中共中央在米脂县杨家沟举行会议。出席者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彭德怀、贺龙、林伯渠、张宗逊、习仲勋、马明方、张德生、甘泗琪、王维舟、李井泉、赵林、陈绍禹、谢觉哉、李维汉、李涛。毛泽东同志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先后在米脂、绥德等县传达毛主席的报告,并检查土改运动情况。
  

延安文艺运动纪盛: 1937年1月—1948年3月/艾克恩编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