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略谈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及其经验

张建儒


  延安革命纪念馆 张建儒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不仅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而且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工作作风不断完善和更加成熟。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路线,使自己的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只有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延安时期,党中央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共领导人开始系统地思考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问题。初到延安时,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提到了“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方针”的问题;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提出了“动员全国民众”的任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1943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这篇文章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成熟的标志。文章中,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包含的内容和实施的步骤,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样一种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他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党章。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着重论述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刘少奇的这些论述,说明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说明了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共七大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成熟和正式形成。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立足点。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了党要把人民主体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试金石。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正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铜墙铁壁的保护,才能一次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并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转战陕北初期,毛泽东在青阳岔的小土窑里通告全党:“陕北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地区大,安全方面完全有保障。”1947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神泉堡出发,过佳芦河到达佳县县城,进行调查研究。当晚,在住处召集县领导干部谈话,了解当地土改情况,嘱咐大家要依靠群众,把工作做好。次日晨,毛泽东接见了出席县委召开的区委书记和区长联席会议的同志,并为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调查研究,倾听各方意见,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群众意见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意见,并在循环往复中不断修正、提高,推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1942年1月至1943年3月,张闻天率农村工作调查团在陕北和晋西北进行了为时一年多的社会调查,撰写了《出发归来记》,精辟地论述了共产党人对调查研究应当采取的态度和从事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张闻天在农村调查期间,住在农民家里,经常和房东促膝交谈,在村头、地边和老乡唠唠家常,大家都知道他是张晋西(化名)团长,很乐意将心里话向他倾吐。群众议论说:“老张是共产党的大干部,可从没有架子,处处体察民情。”1944年,任弼时用近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经过调查研究获得许多材料。其中,农民蓝风城1942年-1943年各项开支表,就是通过与拐峁村农民蓝凤城交朋友、拉家常的过程中获得的。
  4.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工作作风的核心。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体察民情、晓知民意,才能办好民事、谋好民利,得到广大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1937年1月15日,王观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汇报了来延安后的二十天工作,李坚贞汇报了进城的情况。毛泽东对他们在延安的工作方针与方法给予了肯定,并说:“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延安时期,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鱼水情深的密切联系。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紧紧地与人民站在一起,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这种和群众的广泛联系,是其他任何政党所不具备的。
  1943年的正月十五,毛泽东邀请枣园村24位年过60的老人来枣园书记处小礼堂做客,为老人们集体祝寿,并送给每人一条毛巾和一块肥皂作为礼品,还请他们观看了《列宁在十月》电影,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二、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在如何服务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只有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深刻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941年6月3日下午,延川县三科科长李彩荣代替县长辛兰亭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参加边府直属县市长联席会议时被雷电击死。同时,一位农民的毛驴也被雷电击死。这位农民抱怨地说:“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有人把此话告诉了毛泽东,并要严惩出言不逊者。毛泽东立即进行阻止。毛泽东从群众的民怨骂声中深刻反思,下决心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同志一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进工作。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毛泽东抓了两件事:一是号召积极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二是实行精兵简政,从而极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减少了消费支出,提高了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
  2.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全面抗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党领导军民在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七大同时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最终,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
  3.加强党的纪律,坚持从严治党。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肃风整纪、严惩腐败作为纯洁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边区政府制定的施政纲领,不仅提出“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而且还规定“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1937年,在延安发生了“黄克功案件”,黄克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级干部,逼婚不成枪杀女学生刘茜,陕甘宁边区法院依法公正公开审判,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毛泽东写信表明支持判决,指出:“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
  1939年1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战时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厉行廉洁政治,肃清贪污腐化”。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增加了“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的条文。这两部法规的制定和颁布,成为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标志。1942年1月,靖边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肖玉璧因贪污公款三千多元,被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大大提高了党的威望。
  4.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首次明确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强调这一方法,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无限循环的,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许多实际工作的完成,如征收公粮、劳动竞赛、互助合作、选举中检查政府工作、乡村自治、夫妻识字等,都遵循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先在群众中实践,有的由群众首创,取得成效和经验后,集中起来,经过研究,上升为一种政策,然后推广实行,逐步完善。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努力创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只有把自己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真切地理解群众所想所盼,不分贫富,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尽职尽责,为人民群众谋取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结语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背离人民群众,我们党和政府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时刻要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标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群众尽心竭力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挂心上。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那么,在前进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长寿,樊为之,王天丹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