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饮食篇 改造“二流子”

朱鸿召





  由改造人而改造社会,由重新塑造人生而重新塑造理想社会,这是延安革命队伍里的一项崇高历史使命,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延安整风审干抢救运动的深刻社会历史影响,就在于它由最初的党内高层权力交替,衍变为一系列改造人、重新塑造人生的社会政治运动。在机关单位,它主要表现为改造和重新塑造抗战后进入革命队伍里的新知识分子;在公营工厂,它表现为如何将普通技术工人改造和重新塑造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模范职工;在边区农村,它表现为如何将自由自在、懒惰散漫的农民改造和重新塑造为积极生产的劳动力。
  一
  1943年5月3日下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秧歌队在川口公演,特为即将在延安县干部会上受到表彰奖励的模范干部编词歌颂。当一位时年43岁,却已两鬓花白,高高的身材,瘦长的脸,身穿褪色蓝布棉袄裤,腰系一条破围巾,吊一杆羊腿骨烟管,脚登布袜单鞋的农民被引上舞台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达几分钟之久。延安县党委书记王丕年在一旁高声介绍:“这就是模范党员申长林同志!”话音刚落,台下一人高呼,千百人响应:“学习模范党员申长林!”
  申长林是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树立的三个农民典型之一。较之“边区农民英雄”吴满有、“模范退伍军人”杨朝臣而言,“模范党员”申长林的典型模范意义在于,他是贫苦农民出身,曾经沦落为“二流子”达十年之久,后来参加革命赤卫队,现在成为新农民,连续四年种粮多多,对革命贡献多多。为此,延安《解放日报》专门发表社论《一位新的榜样》,并配发长篇通讯。正在医院治病的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看到消息后,禁不住亲笔写信给申长林,称他出身于无产阶级的队伍,曾沦落为失业的游民,现在是“边区自由的公民”,“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富裕的主人”,“边区觉的模范党员”,这是中国人民最正确的解放道路。①
  二
  二流子,是对陕北农村不务正业,不事生产,以鸦片、赌博、偷盗、阴阳、巫神、土娼等为活,搬弄是非,装神弄鬼,为非作歹的各种人的统称。此前,他们被村民们称为“爬鬼”、“地痞”、“牛毛”(流氓)、“二流答瓜”。
  大约在1940年春延安县的一次生产动员大会上,两位对农村情况非常熟悉的干部胡起林、王庆海最早提出,要拿出有效办法,迫使农村二流答瓜的那种人参加生产。这个提议很快得到执行,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据统计,该县1937年有二流子1629人,到1941年已改造1173人,占总数的72%。与此同时,劳动力迅速增加,荒地得到开垦,粮食收入日愈增多。仅该县川口区第六乡调查显示,1937年开荒328亩,产细粮471石;至1941年相应数字为2733亩,3793石。这其中当然有许多其他因素起作用,但与“二流子”改造运动在农村所激发起的广泛的劳动热情有直接关系。
  随着生产运动由八路军延安留守部队初步尝试,并由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成功实践,1943年,趁着上一年全党整风运动的浩大声威,一场全民参加的大生产运动在延安机关、学校和陕甘宁边区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朱德在延安各机关学校生产总动员大会上指示,“贪污、腐化、浪费是生产运动的敌人。在生产中,不许有一个败家子、一个二流子。”②延安县为执行大生产运动指示,绝大多数农村沿用“吃各伙”的旧例,全村合吃一羊或一猪,当场规定若干公约,互督互助,积极生产,“不许再有一个二流子,不让再有一个劳动力站在生产圈外”,违者除须罚出羊资或猪资外,另并接受公议的处罚。③《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改造二流子》,积极推广延安县改造二流子的经验。这样,在延安全民大生产运动中就出现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农村改造二流子运动。
  三
  这时的陕甘宁边区已经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起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广大农村普遍建立边区政府(相当于省)、县、乡村和行署、专署三级两辅制层级组织,以及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妇联、良兵等群众组织。改造二流子运动通过这个严密的社会组织自上而下被有效地运作起来,有典型,有经验,有计划,有步骤,有广泛的舆论支持,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边区各县将任务分解到各乡村,按照上级指示和报纸提供的经验,按图索骥,对号入座,首先划定二流子名单。1943年初,边区属下10个县,约150万人口中,共划分出二流子约9500人,占总人口的近150分之一。如果除去总人口中的“公家人”(军人和干部、学生),那么,在农村二流子所占人口的比例还要高。不过,当这项政治任务演变为群众性政治运动时,也出现了扩大化的倾向。很快,《解放日报》发表王丕年的文章,重新界定划分二流子的标准,“看他是否有正当职业和他对生产的态度,这是根本的”④。并要求分出层次,有“二流子”,还有“半二流子”、“民选二流子”,区别对待。
  1943年4月15日深夜,甘泉县六里庙乡自卫军和干部一起,深入山沟村落,捉出事先圈划好的11名二流子。第二天下午召开全乡群众大会,领导讲话动员,群众发言揭发,二流子表态宣誓改过自新,并寻出担保人,订出生产计划。其中,就有道佐铺街上的女二流子冯老婆。群众对孤立起来的女二流子分外看中,当乡长刚宣布处理意见后,会场里的人就吵起来,笑起来,“先叫冯老婆向我们宣誓!”大家快活地呼叫着。
  冯老婆从那边墙角里走出来,她细瘦的身材,黄黄的脸蛋,看来30多岁的样子,羞得连头都抬不起来。她走到台前,惭愧地低声说:“我改过,我自新,你们看我再吃洋烟,活剥我……”
  “不行!”她的话被台下有力的呼喊打断了。
  冯老婆怔了一会,又惶恐地说:“我保证制车子,纺线……”
  “得寻保人!”大家向她喊叫。
  她一时茫然地向台下张望一眼,又低头无助地想:“叫我寻谁作保呢?”
  会场立时寂静了,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像怕做她的保人。在难堪的沉默中,终于站起了一个红脸的老头——她的丈夫冯开文。“我保你,你是真改过?”冯开文板着面孔,认真地问。
  “真……真的,我改过……”冯老婆眼角里挤出了泪花。⑤
  对于宣誓愿意改过的二流子,由政府安排,分配或联系租借一定的土地、种子和农具,扶助监督他们参加农业生产或其他劳动。杨朝臣同庄有个李同德,从前做巫神,一亩地都懒得种。现在不能下神了,夫妇二人挨饥受寒。杨朝臣劝他:“如果你今年耕种,我借三斗粮和一把锄头给你,不要报酬。”李同德感动得哭了起来。
  距离杨朝臣庄上十里远的张同华,曾经也是个二流子,竟日游手好闲,邻里说这个人是无法教育的。杨朝臣得知后,主动找他,耐心说服,并借给牛和镢头,帮他订出生产计划:开荒10垧,12岁女儿可送饭、拾粪,老婆照顾家庭副业。计划订好后,怕他不努力,杨朝臣又和他变工。不久,张同华革除恶习,开出荒地,养起鸡鸭,连看戏也不去,为的怕误工。有人问他:“老张,为啥变得这样好?”张同华总是感激地说:“没有老杨哥救我,我这辈子都完了。他把我从梦中唤醒了。”
  劳动英雄杨朝臣、申长林等的模范带头和榜样作用,使不少二流子思想开朗了,他们觉得弃暗投明,前面有奔头。尤其是申长林的事迹经宣传以后,很是激励了二流子们改过的信心。同住在蟠龙川的二流子刘生贵,自己跑到申长林家登门拜访,痛说前非,保证改邪归正。安塞县的二流子刘四有表示:“别人能学好,咱就不能转变吗?”他春天下地劳动,秋季就有收成,报纸为他发表通讯《刘四有转变了》。
  对一般宣传教育和帮助监督改变不了的二流子,则采取大会训斥、当众耻辱和强制改造。
  在吴旗市的一次群众大会上,王县长厉声训斥着二流子:“高长腿,你站出来,你讲为啥不生产?”
  蹲在地上的高长腿紧缩着头颈站起来,把身上穿的破羊皮短袄一束,脸色黄得像焦棒,眼睛呆望着地下。
  “你不该偷偷地从友区买大烟来吸,啥也不干。”老县长数落着他。
  高长腿懒惰成性,不事生产,靠两个儿子给人揽工挣的钱,每天躺在床上抽大烟。
  “今年要规定你生产,你要种五垧地,有啥困难,全村都帮助你,能不能成?”王县长对他说,大家的眼睛都集中瞪着他。停了一会,他才瘪着嘴说:“成,我种六垧。”
  “要你戒烟,你是愿意自己戒,还是住在政府的窑洞里来戒?”
  “戒!自己戒!”
  “要多少日子?”
  高长腿先说要一百来天,当王县长逼迫一步问到底要多少天,他改为50天。
  “不成!50天要到五月份,生产时间都全误了。”王县长最后说,“30天。”
  延安市划定二流子110人,其中女二流子39人,以南区为最多。二流子的门上和身上被强迫佩带有二流子的徽章标志,只有在真正参加生产之后才被准许摘去。对女二流子,规定她们受家人严格束缚,帮助丈夫整顿家务,如有不改,则丈夫打骂,政府不管,也不准离婚。⑥
  绥德分区各县、区在奖励劳动英雄的大会上,同时斗争二流子。身上带着白布条,低垂着脑袋,二流子被一个一个地拉到台前。台下群众都报以哄堂大笑。这对有的二流子就成了强烈的刺激。二流子蒋生俊、辛振有就是被公众讥笑以后,回家彻夜不眠,因而痛下决心,改做好人的。在政治、道德、思想、文化一元化的社会里,群众舆论是种无所不在的强大力量。吴堡县王县长在后胡家山村开会宣布二流子的可耻,邻村二流子王岭来村上串门,一个瞎子听说他到了,当他面向地上吐口唾沫,说“呸”!这口唾沫对王岭产生极深的影响,从此他开始走上正路。
  四
  在营造社会舆论上,边区政府不仅取得二流子家庭其他成员的积极支持,而且还组织利用群众所熟悉的各种艺术形式,编写出《兄妹开荒》、《二流子变英雄》等街头短剧,以及民歌童谣,深入乡村巡回表演。
  绥德市第七区就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童谣:
  二流子,李克明,好吃懒做不务正,嫖赌抽都干,不管家小与亲邻。七区人人个个讨厌他,全市二流子挂牌,他是第一名。⑦
  《解放日报》上曾公开发表过依“顺天由”(即“信天游”)的调式填写的歌词《笑话二流子》,并注明是“农村妇女儿童嘲笑二流子唱的”: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看那二流子过来了,快来看他那球样子!你撒泡尿来照照面目,好好的庄稼你不种,常年像老鼠钻地洞。爹娘养你不成材,你又抽洋烟又耍牌。捉定什吗吃什吗,人家说你是贼娃娃。睡到太阳照屁股,醒来吃上些糠糊糊。吃净了粮食吃籽籽,二流子你早晚要讨吃。有饭给你不胜喂狗,凭什么养你这二流流。你婆姨也恨来你儿也嫌,二流子顶个球不蛋。不要上我家串门子来,怕你把懒劲串进来。二流子你长得也像个人儿,为甚不好好的过年景儿?二流子二流子快回头,劳动起来甚也不愁。⑧
  对顽固不化的二流子,采取的是集中管制、强迫劳动的办法。绥德市二流子戒烟所就是有组织地收容改造被称作“社会的寄生虫”的二流子。早上6点钟起床,由所长领导着到操场上跑步,上午都集中在一个院子里捻毛线。午饭休息后,下午上课。“那曾经是枯黄的肮脏的脸,现在泛出了红色,头发和胡须,都剃得干干净净。”⑨他们操着不熟练的姿势,被迫过着有秩序的生活,但饭可以随吃。一个叫马生荣的高个子青年,婆姨死了,只剩下瞎眼母亲和一个孩子,自己靠偷窃为生。进所后他饭量增加了5倍,一天早餐竟吃了8碗干面。享受着生活优待,接受过思想教育后,他决心改造自己,善待母亲,教养孩子。
  戒烟所对每个二流子都造册登记,张榜公布,犯何前科,改造计划,内容日期,一一在目,经所长考察鉴定,并经众人评议合格后,才可出所。
  五
  这场全社会动员,方方面面配合,步调一致,口径一致的改造二流子运动,是卓有成效的。
  在1943—1944这短短一年时间里,陕甘宁边区共改造二流子6400余人,占原划定二流子总数的三分之二,并逐渐达到百分之百的改造。
  改造二流子的运动,除了提供农村劳动生产力,推动大生产运动的顺利开展外,还提供了通过农业生产劳动来改造人、重新塑造人的经验。《解放日报》当时总结说:“几年来我们不仅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改造和建设,而且还进行了‘人’的改造和建设。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渣滓——二流子,大部分都改换了原来的面貌,变成健康勤劳的农民。”⑩
  一个主要由健康勤劳的农民组成的社会,是温饱的、稳定的、淳朴的、净化的。不间断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劳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切,成为一种新的时代风尚。其他一切属于旧时代供游手好闲者消磨时光,供生活有闲者享受休暇,都被视为颓废或颓唐现象而受到铲除消失于生活中。
  1944年春夏之交,中外记者采访团在延安就发现:“那里没有颓唐的现象,人们相互督促地生活,所以大都是被称为‘突击队员’、‘劳动英雄’的青年,和这些名词对峙的是二流子,这批人则到处遭到白眼,受人鄙视。”“至于介乎两者之间的一般农民,在这种情形下,当然就不敢不以‘劳动英雄’为模范,而一任日常生活的支配了。”(11)
  严密有效的社会组织,一元化的政治权威,渗透于每一个生活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共同改造并塑造出单质同构的适应新时代的新人。当新人的品质成为风气时尚,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国家就可以达到高度的统一,并进而实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开发和利用。
  ①《向申长林学习》,《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3月16日社论。
  ②《延安举行生产总动员,建立革命家务》,《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3月6日。
  ③《延安县村民公约,互督互助积极生产》,《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2月25日。
  ④王丕年:《谈农村二流子》,《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6月4日。
  ⑤北群:《改过》,《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5月20日。
  ⑥张汉武:《谈延市二流子的改造》,《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5月24日。
  ⑦韦君宜:《警区二流子的改造》,《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7月12日。
  ⑧真夷:《笑话二流子》,《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4月24日。
  ⑨岳瑟:《人的改造——记绥德市二流子戒烟所》,《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4月30日。
  ⑩《改造二流子》,《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2月24日社论。
  (11)谢克:《延安十年》,上海:青年出版社1946年2月初版,第5、66页。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1937-1947/朱鸿召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