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抗大,越抗越大”

武继忠 贺秦华 刘桂香编





  抗大的前身是中国红军大学。“红大”于1933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1934年秋,改名为干部团,参加了长征。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积极准备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也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时刻。在这种形势下,重新教育和培养一批具有军事素养和理论基础的干部,就成了我党迫在眉睫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此,党中央决定在“红大”基础上创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亦即“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校址在保安。“红大”开学时,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前来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红大”的宗旨和任务,作了明确的指示。
  1936年“西安事变”后,为适应新的形势,1937年1月20日,在“红大”第二期开学之际,将校名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址由保安迁至延安。从此,“抗大”这面光辉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庄严古老的延安城。
  抗大共存在了九年,办了八期,即:艰苦创建的第一期;实现抗战的第二期;开始扩大的第三期;猛烈发展的第四期;深入敌后的第五期;在战斗中学习的第六期;坚持反“扫荡”、进一步建设的第七期;保存干部、准备反攻的第八期。
  1938年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抗大开辟了一条国防教育的光明大道——到敌人后方去办军事学校。除抗大总校移驻晋东南地区之外,还先后在各根据地建立了十几个分校(见附表)。在漫长的战争年代,抗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校学员数目从第一期的1063人,最多时发展到三万余人,包括总校和十二个分校。抗大的校址则从陕甘一隅,扩展到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学员来源,也从单一的红军干部,扩大到全国各省份的知识青年及海外华侨。他们在抗大这座大熔炉里经过锻炼以后,都被充实到抗日战场的各个角落,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的骨干力量。如罗荣桓、陈光、谭政、周子昆、刘亚楼、张爱萍、彭雪枫、贺晋年、王平、何长工、冼恒汉、赖传珠、聂鹤亭、罗炳辉、曾希圣、李先念、郭述申、王树声、陈赓、陈锡联、苏振华、杨得志、杨成武、赵尔陆、许世友、王建安、王维舟、莫文骅、杨立三、邵式平、张经武、王尚荣、张际春、陈奇涵、李志民、胡耀邦、刘型、伍云甫、康克清、贺子珍、李贞等同志,都是抗大第一、二期的学员。可以说,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每一个战场上,抗大的学员都曾留下了足迹或洒下了鲜血。
  “抗大,越抗越大”,它的旗帜已由陕北高原飘扬到太行山麓,江淮河汉,乃至“东海黄海之滨”了。
  

延安抗大/武继忠 贺秦华 刘桂香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