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推行群众路线的若干经验和启示

王改户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全面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党在这一时期充分发扬民主,扎实推行群众路线,积累了宝贵经验。研究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的—切智慧和力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政治组织,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并带领人民,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和人民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是鱼和水的关系,“水可以没有鱼,鱼不能没有水”。①建党以后,毛泽东同志就率先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念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大力推进民众运动,始终注意保持党与民众的密切联系。中央到达延安后,毛泽东进一步倡导群众思想、群众观念和群众作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逐步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使党掌握了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获得了无穷的力量,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奠定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实事就是现实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而这种矛盾往往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或者是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必然涉及群众,涉及人民;求是就是从社会现实矛盾中,联系群众,联系人民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出路和方法。独立自主,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独立见解来处理中国人自己的事务。其依靠的力量是群众,解决的问题也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务。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相辅相成,又以群众路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于群众路线。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将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现实社会的矛盾问题相联系。矛盾问题经常涉及的就是群众,同人民息息相关。批评和自我批评依靠群众来推动,没有群众参与,批评就会沦为无关痛痒的说教,不能触及灵魂,无以斩掉自私自利、自傲自满、个人权威至上和自由主义的尾巴,达不到批评的效果和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都需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实现,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推进,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离不开群众路线。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就是尽量争取更多的群众统一在党的周围,结成最广大的人民阵线,实现党的斗争目标。武装斗争就是武装群众,组成强大的力量,保护革命利益,扩大革命成果。没有革命的群众,就没有革命的武装。党的建设靠毛泽东思想来指引,群众路线又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党的建设必须植根群众之中,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发展党和监督党。党在延安时期的整风就是依靠群众来推动的,经过整风,全党高度统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战线争取的是群众,武装斗争武装的是群众,党的建设依赖于群众,三者的核心还是群众。
  由以上来看,不管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还是党的三大作风、三大法宝,都离不开群众路线,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根本。群众路线是联结毛泽东思想、三大作风、三大法宝的中心和主线,赋予了其灵魂和力量。
  延安时期的这一经验启示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而且是党的生命,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们的一切行动,如果失去群众和群众路线的支持,就会失去动力,失去方向和依归。
  二、延安时期严重困难的压力,是党的群众路线最终形成的强大动力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颁布了包括实行民主政治,改善民生在内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但是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初期日军节节进逼,全民协力抗战,共产党也因为有国民政府发放军饷,有来自于国际国内的大批援助,有些措施无暇实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随着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蚕食和扫荡,国民党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仅停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饷,还制造摩擦,包围和封锁陕甘宁边区,加之当时陕甘宁边区和其他一些根据地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②面对莫大的困难,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到,而是变压力为动力,一切依靠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挖掘深藏于民众中的智慧和潜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动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开展减租减息,执行战胜困难的十大政策,使中国革命获得了奇迹般的新生。群众路线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最后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困难催生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又反过来解决和克服了党的困难。
  延安时期的这一经验启示我们,没有来自于内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对这种压力的清醒认识,没有敢于挑战,勇于胜利的雄心壮志,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要想实施群众路线,达到争取胜利的目标,基本上是一句空话。
  三、延安时期依靠制度和政策措施,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
  贯彻群众路线,核心是实行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自己也不一手包办,在边区和各根据地建立由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在各级参议会和政府机关实行,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议决事务过程中,共产党充分尊重党外人士,放手使用党外干部。还吸收劳动模范参政议事,建立参议会和政府机关联席会议制度等等,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参议会和政府换届时,大搞民主议政、民主竞选,及时淘汰腐化堕落分子,保持政权活力。1943年4月25日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第24条还规定:“各下级政府或政务人员,如接得人民向上级政府控告的诉状,特别是控告政务人员的诉状,须随时负责转呈上级政府,不得有任何阻难,亦不得置之不理。”③这一切制度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推进了政治的公开透明,保证使权力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运行。民众普遍认可边区和各根据地的政府为“咱们的政府”,积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政议政,民主政权取得了极大成功。
  延安时期这一经验启示我们,群众路线必须有制度和法律做保障。同时,共产党人必须保持国家民族至上的博大胸襟,敞开民主渠道,集思广益,使党的目标与民族利益融为一体,成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四、延安时期以最广泛地动员和发动群众,推行群众路线不断走向深入
  群众路线,没有群众真正广泛的参与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延安时期,为了保证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目标任务的贯彻执行,党的干部和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创造了许多饱含智慧、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如减租减息运动中,公开租息限额,一方面保租保佃,一方面交租交息,在群众和地主的权益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清算地主非法所得,调动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在避免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发展了生产,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社会变革。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和选举、扫盲运动中,大批知识干部下乡,创立适合于大众化的领导风格,教农民识字,普及法律意识,主张男女平等,移风易俗,改造二流子,组织农村妇女纺线织布,推广劳模运动、新秧歌运动,传播民主政治思想,等等,使昔日沉寂荒凉的农村,变成翻身农民的幸福殿堂。整风运动中发动群众,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自私“小我”表扬大公“大我”,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社会公理正气。在处理其他社会事务中,组建各种群众团体,积极发挥其作用,使党的指示号召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这种通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达到改造社会,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方式,被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赞誉为“延安道路”。
  延安时期的这一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广泛动员和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才能践行群众路线。而先进的文化,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一旦获得了群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无所不能,无往而不胜。
  五、延安时期依靠群众路线,创造了一个蓬勃向上的新社会
  陕甘宁边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民众闭塞,疫病流行,是当时中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中央到达陕北后,经过多年奋斗建设,逐渐使边区变成政治民主,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一方圣土,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得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誉。毛泽东就曾盛赞“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妓娼,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④。延安开创了伟大的道路,也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时代。
  延安时期的这一经验启示我们,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同样走群众路线可以涤荡人心,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习俗,培育民族风尚,把中华民族建设成为一个美好祥和,极具乐观向上精神的幸福大家庭。
  中国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经济强盛的国家,而且要建设一个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富裕国家。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扶持公平正义,惩治歪风邪气,就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参与、群众监督和群众实践,创造出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造就一个风清气正,朝气蓬勃的理想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落在我们肩上,我们要凝聚人心,不辱使命,努力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作者单位:延安革命纪念馆)
  ①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2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拥蒋大会上的演说》,《新中华报》1940年2月3日。
  

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