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王诚安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中,延安时期是一个创造辉煌业绩的“黄金时代”。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13年的光辉实践,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变了陕甘宁边区的面貌,改变了这里人民的面貌。延安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教科书,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才能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持久而强大的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
  延安精神的培育和形成,既有当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殊环境的客观条件,更有共产党人的主体条件,它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产物和结晶。1941年7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著名的延安整风就是在全党进行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成功实践。
  在加强学习中提高党性。重视理论学习,倡导联系实际,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实践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不掌握马列主义的理论,所谓阶级觉悟、阶级意识也能化为乌有。”①延安时期,毛泽东响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大学校”的号召和要采取“学到底”的方针,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本领恐慌”问题。中共中央发出《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开展以干部为主体的学习竞赛,并确定5月5日马克思诞生日为“学习节”。特别是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在全党逐步形成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优良学风,铲除危害极大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成果。这对推进党的理论建设、理论武装、理论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加强实践中提高党性。投身实践是提高党性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②这就要求我们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党性。为了掌握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实际的情况,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提供实践依据,1941年8月,党中央作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党中央专门设立了中央调查研究局,组织各类大型调查团,林伯渠、张闻天亲自带队参加,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毛泽东格外重视实践对认识世界和改造思想的重要性,在抗大讲课时告诉学员:你们要到斗争中去学习,“那是无字之书”。1946年2月,已经18年未见过面的儿子毛岸英刚刚从莫斯科回到延安,毛泽东就告诉他: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完全的,还要到农村去上“劳动大学”。毛岸英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农村的艰苦环境中受到磨练和提高。
  在加强党内生活锻炼中提高党性。学习和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重要标志。毛泽东认为,“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部分”③。刘少奇在《论党内斗争》一文中指出,为了加强我们党员的党性锻炼,我们就要在党内开展一些具体的思想斗争,来反对各种违反党性的不良现象。七大礼堂柱壁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四幅标语格外醒目,这是七大精神的鲜明特点的突出表现。在延安,毛泽东两次听到有老百姓骂自己“咋没被雷公打死”的牢骚话后,下决心减轻农民负担,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七大会议期间,他曾四次为这个问题作自我检讨。延安时期发生过以“抢救失足者运动”为代表的反特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对此毛泽东主动承担责任,多次向受到伤害的同志脱帽鞠躬,赔礼道歉,有力促进了党内团结。延安整风运动中,全党同志正确学习和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普遍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实现了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高度团结和统一,为夺取中国革命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
  2006年1月,胡锦涛在延安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这“三个集中体现”深刻揭示了延安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党性要求。坚强的党性并不是抽象的孤立存在的东西,它渗透在延安精神的全部内容之中,决定着延安精神的性质、特征和形态。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也是党性修养的基本原则。讲政治,是我们党的根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是共产党人政治修养的重中之重。延安时期,毛泽东一再勉励抗大学员:“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为建设新中国而永不退缩,勇往直前”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在实践中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坚持最终目标和现实任务的统一,要防止任何“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如果丢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不是共产党员了;不为党在今天的任务而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了。贯彻党的纲领,完成党的使命,就必须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党政军的优秀干部和各类人才。因为“任何工作,于政策之外,就决定于干部的好坏”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德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学习和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党性修养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用巨大代价换来的最重要的认识结论。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成为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范例。同年8月为中央起草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他强调指出,“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⑥。他给中共中央党校的校训是“实事求是”;1942年为妇女节题词是:“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经过延安整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才确立起来。延安时期,全党坚持实事求是,提倡“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过去我们搞革命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⑦当然,实事求是一个既“来之不易”,又“说易行难”的问题。今天我们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端正认识态度,转变工作作风,讲究科学方法,下功夫解决好干部作风中存在的“假、浮、形”和“庸、懒、散”一类的突出问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也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延安时期,随着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党也形成明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及其完备的理论形态。1944年9月8日,毛泽东所做的《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精辟而准确地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标准、党性标准、道德标准,深深地教育和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成为“细读千遍犹不足”的光辉著作。延安被称为“民主圣地”,无论是党内民主,还是人民民主,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边区工作人员表现出的“只见公仆不见官”,“甘为民仆耻为官”的新型干部形象,更是传为佳话。当年,美国《先锋论坛报》的记者斯蒂尔也感慨地说:“我在延安呆了十天,真正感受到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我再多呆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我们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经验时指出:我们的“弱点是什么?军队数量是一百二十万,没有大城市,没有外援,国民党有大量外援。延安同上海比,延安只有七千人,加上机关部队二万人,只有手工业、农业,能同大城市比?我们的长处是有人民支持。国民党脱离人民”⑧。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也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共产党也有它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⑨自力更生体现一种立足自身,自强自立的主体精神,艰苦奋斗体现一种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延安时期是艰难困苦的岁月,恶劣的自然环境、巨大的生存压力、敌人的封锁包围,我们确实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几乎到了没有钱买油点灯的地步。正是依靠艰苦奋斗,我们党愈战愈强,开辟出根据地的一片新天地,使延安成为新民主主义一切模范的实验区。难怪国民党统治区著名法学家陈瑾昆参观延安后的感慨地说:“解放区虽非天堂,非解放区则确为地狱”。所以,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在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中就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之后,又多次强调:“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肩负重任,“使命、风险、考验”都是世所罕见,只有坚持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之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党性教育的永久教材
  2009年11月,习近平在考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时指出:“延安精神是干部党性教育的永久教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能够发挥凝聚党心、赢得民心,铸造灵魂、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具有提供精神动力、党性教材、宝贵经验的重要功能。那种延安精神是“革命党的产物,不适合执政党”、“艰苦环境有用,今天过时了”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延安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时”。无论是加强党性修养,还是弘扬延安精神,都要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才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坚强的党性是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基础。只有坚强党性,铸造灵魂,形成共识,才能真正实践延安精神中所包含的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只有坚定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在政治上始终做到不怀疑、不犹豫、不动摇,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只有牢固确立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在实践中始终做到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只有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才能在行动上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只有始终牢记共产党人肩负的神圣使命,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一句话,正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才指明了弘扬延安精神的正确方向和根本要求。
  坚强的党性是弘扬延安精神的内在动力。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延安时期那么一种忘我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课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1)。现在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发生的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象,尽管具体原因比较复杂多样,但根源是一样的,这就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丧失,是共产党员政治本色的变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党性修养、党性锻炼,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前进的内在动力。延安时期,为什么能够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甘为民仆耻为官”的新风正气呢?根本原因在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袖人物加强修养、注重实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今天,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使党员干部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和全部过程之中,才能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坚强的党性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有力保证。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政治选择和价值导向,发挥好“强基固本”的保证作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保持共产党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良好社会条件和舆论氛围,发挥好“凝魂聚气”的保证作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使我们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应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使领导干部过好权力、金钱、美色的“三个关口”,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主导条件,发挥好“人格魅力”的保证作用。
  伟大的延安精神,虽然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地域环境,但它已经超越了时空,具有永久的精神魅力,是我们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延安精神本身就是我们党的一种执政的宝贵资源、一种执政的政治优势、一种执政的有利条件、一种执政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当作党的宝贵财富加以珍惜,作为理想信念加以坚持,作为精神动力加以运用,让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时代光芒。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教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①《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119页。
  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3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1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⑧龚育之:《听毛泽东谈哲学(二)》,2004年1月12日《学习时报》。
  ⑨《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3页。
  ⑩《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页。
  

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90年/梁星亮等主编;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