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绪论 三、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柱 1.延安精神的伟大历史作用和时代意义

陈登才,郑志飚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伟大精神支柱,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持久力。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是靠着延安精神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救国热情,前仆后继,英勇斗争,历尽艰险,战胜强敌,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国初期,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又是靠着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十年动乱之后,我们党还是靠着延安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风云变幻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可以说,从延安时期到改革开放,从中国革命的道路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无不闪烁着延安精神的灿烂光辉。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视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是这样,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更是这样。延安精神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弘扬延安精神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1.延安精神的伟大历史作用和时代意义
  延安精神是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解放区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下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者团结战斗,经受考验,战胜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宛如严冬后的一缕春风,使饱经忧患、备受艰难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未来和希望,从而成长为鼓舞中华民族崛起、振兴的伟大中国精神,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首先,延安精神为当时解放区军民战胜各种困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坚强的精神支柱。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独裁专制,不断制造摩擦,掀起反共高潮,加之自然灾害频繁,民怨载道。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地瘠民贫,本来就生活困苦,在日军的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下,几乎到了无衣穿、无被盖、无油吃、无纸用的程度。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党中央、毛泽东领导边区军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了边区的经济事业,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出现了丰衣足食的局面;在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延安整风,确立了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与优良作风,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方法,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统一了全党认识,促进了全党的思想统一和空前团结。其他解放区的军民,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开展了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英勇斗争,恢复并发展了解放区。可以说,没有延安精神,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延安精神起到了凝聚全党、统一步调、经受并战胜各种困难和考验,争取胜利的巨大历史作用。
  其次,延安精神造就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干部,哺育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需要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由于延安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升华,它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涵化力。革命战争年代,它吸引了无数志士仁人和热血青年,他们一批又一批地抛弃城市的优裕生活条件,不顾险阻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以至远涉重洋自愿奔赴延安,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革命的斗争实践,使他们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用延安精神塑造自己,逐步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学到了政治、思想、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有用之才和杰出人才,不少人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领导骨干,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延安精神的产生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这个先进的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既是民族化了的时代精神,又不为历史时代所局限,而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天,我们党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弘扬光大延安精神。
  一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九五”期间及今后15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根本的保证。离开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事业就不能成功。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所以,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抗大亲自制定的教育方针第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后来又强调,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并说方向是革命的指针,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方针。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就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延安精神,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务比过去更艰巨,环境比过去更复杂,“西化”与反“西化”、腐蚀与反腐蚀的尖锐斗争将长期存在,更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做到同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才能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所以,只有站在能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政治高度上,才能充分认识弘扬延安精神的伟大意义。
  二是我们党要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①这是延安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现,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在客观上大大方便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但优越的环境也容易滋长贪图享乐的情绪,脱离群众的危险不是比过去减少了而是比过去增加了。现在,有些同志群众观点淡漠,同群众的感情淡化,动辄拿架子,讲排场,出门前呼后拥,警车开道,对群众的意见充耳不闻,疾苦视而不见。这是相当危险的。我们要牢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高扬延安精神的大旗,把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向群众倾注真情。
  三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也是延安精神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过去,我们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因为,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并不仅仅是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倡俭崇实的风尚,更重要的是指事业上的顽强开拓和奋发进取精神。当年,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何以得天下?靠的就是艰苦奋斗。而国民党的面包加大炮何以失天下,就是因为奢靡腐化。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年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决不能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仅看成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物质匮乏时期的生存手段,而要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长久之计。不要说现在要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即使将来真正富强了,也要把艰苦创业、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下去。要把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广为传播,蔚为风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有希望。当然,也必须明确,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并不是要人们回到当年荷锄开荒、小米粗布的生活中去,而是反对挥霍浪费、腐化奢侈,提倡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永远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与人民群众甘苦与共,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6页。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陈登才,郑志飚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