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等























  延安精神的标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党号召边区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夺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这种困境中,我们党愈战愈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代名词。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我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曾经到了几乎没有吃,没有穿,战士没有被子盖的境地。怎么办呢?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而且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克服严重困难的惟一办法。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同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号召各机关学校,努力生产渡过难关。陕甘宁边区及敌后各根据地,迅速开展了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
  陕甘宁边区的留守部队,去年把二十万六千亩荒山变成了良田,收粮食三万一千石;今年更计划生产粮食十万石,做到衣食住全部自给,不让老百姓供给一粒米、一寸布和一文钱。前方的部队,虽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但也已经掀起生产的热潮。
  ——朱德:《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1944年7月7日)
  1940年5月,朱德总司令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通过对南泥湾的实际勘察,提出让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执行“屯田政策”。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指示,之后率部于1941年春高唱“一把镢头一枝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初进南泥湾,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动手搭草棚、挖窑洞;粮食不够吃,到百里路以外去背,或用野菜充饥;工具不够用,找废铁制造,战士分组轮流上山开荒。经过3年的艰辛屯垦,1943年全旅就达到了生产自给,1944年三五九旅种地26.1万亩,产粮3.7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还向政府交纳公粮1万石,创造了自古以来当兵的向政府交粮的奇迹。三五九旅的英雄们,在短短几年就把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到处呈现出一派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的欣欣向荣景象。
  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时的讲话(1943年10月)
  延安各机关学校的生产运动也搞得热火朝天。在毛泽东、朱德、陈云、李富春、林伯渠、李鼎铭等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人的带动下,陕甘宁边区也达到了生产自给。据1943年统计,当年共产粮184万石,除去总消耗162万石,余22万石。此外,边区当时还建工厂,办商店,有了自己的公营工业,解决了日用品的供给。可以说,经过军民自己动手,艰苦奋斗,实现了丰衣足食。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崇尚节俭 戒奢倡廉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时刻都注意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因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传统美德,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及世界观、人生观最集中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传统。
  1937年4月,周恩来去西安时,朱德送他一条毛毯。周恩来中途遭到土匪袭击,安全脱险,毛毯却被敌人砍了数刀。1938年 11月,朱德返回抗日前线时,周恩来又将经邓颖超精心缝补的这条毛毯回送给朱德。
  朱德总司令带头拾粪,在王家坪种菜,人称“小南泥湾”。他经常请其他领导来家里做客,用自己种的菜招待客人。续范亭写诗赞颂:“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林伯渠主席订了个人生产计划,全部不要公家供给。
  得天下者 共产党也
  领袖们的风范,不仅激励着全党和全体军民,也感动了来到延安的国际友人和华侨。1941年5月,陈嘉庚率南洋华侨慰劳视察团到延安。一天,毛泽东在杨家岭会见后请他吃饭。陈嘉庚看了看饭菜,意味深长地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因为,在重庆蒋介石花800块银元宴请他,在延安毛泽东是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招待他,一只鸡还是几天前群众送给毛泽东的。
  节约每一个铜板为了前线
  1937年冬,周恩来由西安返回延安,到洛川时天黑了。警卫员出于对首长安全的考虑,想安排条件好一点儿的旅店,周恩来却从节俭出发,坚持住骡马店。他说:“骡马店院子大,好放汽车,又便宜。”吃饭时,警卫员想,周恩来旅途劳累,计划买荤、素两个菜,可是周恩来又不同意,说:“吃一个炒豆芽,一个白菜豆腐汤就好,吃肉菜干什么。”见警卫员不乐意,他语重心长地说:“不要忘记前方战士吃的什么,要节约每一个铜板支援前线!”
  待客开水不装烟,领得衣被用三年。
  淡巴菰一亩公粮缴,糖萝卜二分私费赡。
  ——林伯渠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人的倡导下,陕甘宁边区成为当时全国最民主和廉洁的模范区。毛泽东驳斥顽固派诬蔑边区的谎言时赞扬说,陕甘宁边区达到了“十个没有”,给顽固派以有力的回击,也肯定了边区廉政建设的功绩。
  边区的“十个没有”
  一没有贪官污吏 二没有土豪劣绅
  三没有赌博 四没有娼妓
  五没有小老婆 六没有叫化子
  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 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
  九没有人吃摩擦饭 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发展经济 科技为先
  延安时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与组织了科学技术工作。并且认识到要建设新中国,必须重视科学技术事业,除了大量吸收现有的知识分子外,在抗战与建设同时进行中,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还建立自己的科学技术院校,培养科技人才,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其他建设方面的技术。延安《解放日报》先后发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和《提倡自然科学》的社论。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关怀下,1940年8月,成立了延安自然科学院。还相应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1940年建立中国医科大学,还有边区农业学校、工业学校等科技学校,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在科技人才的努力下,陕甘宁边区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研究,在《解放日报》上开辟《科学园地》,开展了科学大众化的宣传和教育。特别是把研究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去,以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仅有一个40多名工人的修械所。模范工程师沈鸿当时被称为机器之母。他1938年春带着10部车床和7名工人由上海来到延安,建立了边区机器厂。当时边区有许多发明创造,如,怎样制造玻璃、火柴厂试制硝酸钾、马兰草制纸、煤焦油分馏成功等等。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边区运输业、商业也迅速得到发展,建立了新市场,修飞机场、办展览、修马路等,延安街上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
  ——毛泽东:《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1944年5月22日)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巡礼/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