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

张远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马列主义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曾有所谓“民为邦本”和“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也曾提出“人民是主人”的口号。但是一切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理论上科学说明为民的思想,也不可能真正去实践为人民服务,而只能是为巩固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了为人民的问题,而“为人民”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说过“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还讲过“为人类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强调“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1871年,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使用了“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的提法。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也提出,党的文学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被称作天才发现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变迁的“真正的最后动力”①。无产阶级之所以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其根本宗旨就是为了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消灭一切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作为无产阶级最忠诚、最先进、最积极部分的共产党历来认为,只有解放了全人类,工人阶级自己才能得到最后的解放。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解放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在领导人民群众争取自由解放和摆脱贫困的斗争中,党需要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人民群众需要党的正确领导。党只有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带领人民前进,只有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只有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在实践中,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我们党的建设和一切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不仅代表全体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目的,一切工作努力服务的对象,此外没有第二个目的,也没有第二个对象。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应该符合人民的利益,都必须使劳动人民从中得到好处。党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没有别的,就在于为人民服务,在于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党的历史使命,就是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而消灭一切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只能依靠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如果离开这个根本宗旨,党就会变质、变色。
  党在最初建立时,就在党纲中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在这里,党虽然没有明确提为人民服务,但援助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和消除社会阶级区分的主张已经在政治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工农革命军登上井冈山后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使自己成为“服务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服务于人民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苏区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中,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关心他们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问题。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把党和党所领导的军队为谁服务的问题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加以认识和解决,提出了一系列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和观点。1937年9月,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1939年2月,毛泽东同志致信张闻天同志,首先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唯物主义道德观的角度初步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问题。1941年11月21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开幕,面对各位参议员,毛泽东声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共产党“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着人民大众的”。1943年,他又在一次党内指示中提出了“为群众服务”的思想。1944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追悼张思德的大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在这里他明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他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②同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作了题为《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演说。在这篇演说中说:“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阶级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全面地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首先,在开幕词中他号召全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着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在讲到我军的宗旨时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惟一的宗旨。”③在讲到党的作风时,他又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④他还进一步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⑤这次大会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载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古代“爱民”、“忧民”的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而且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和社会的主人,而不是单纯地对人民的同情,更不是对人民的恩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不是靠讲大道理,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事情,并明确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军的惟一宗旨。我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是为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民军队。它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惟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无产阶级性质的集中体现。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历来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并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军队的阶级性质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不同的宗旨。一切反动的军队都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剥削阶级的利益服务,他们的宗旨也必然是反人民的。党的利益、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我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军队不是为着少数人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它的宗旨必然要贯彻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目的,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因而,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惟一宗旨。在这个宗旨指引下,我军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建立自觉的纪律;具有一个很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团结,官兵一致,上下一致;有一个正确的争取敌军官兵和处理俘虏的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战无不胜的力量之源。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指导下,我军指战员有着一致的奋斗目标,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因此,能够保持良好的内部关系,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密切配合,形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宗旨也使我军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鱼水相依、血肉相连,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援。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正因为我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军队,人民群众才把我军当作自己的“子弟兵”、“最可爱的人”,千方百计地从精神上、物质上鼓励和支援自己的军队。他们把自己的亲人送到军队,壮大人民军队的力量,并组织担架队、支前队,开赴前线,协同我军作战。为了掩护伤病员,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骨肉和自己的生命。我军正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打败了凶恶强大的敌人,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10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 同上,第1039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109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⑤ 同上,第1096页
  

延安精神论纲/张远葆主编.—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