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一、延安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郭必选

 
  1.延安精神产生的客观条件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民,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历史进入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科学地阐述了这一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他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自从一九一四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在这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在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并宣布它愿意为了扶助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而斗争的时代,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一天一天从帝国主义和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并宣布赞成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的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这种革命,是彻底打击帝国主义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是新的世界革命,是新的社会主义世界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反帝反封建的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21年到1949年共经历了28年,这包括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时期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包括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时期8年和解放战争两年。可见,延安时代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时期,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时期。延安精神作为延安时代的产物,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正是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这就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
  延安精神产生于延安时代,也产生于圣地延安。这是它存在的“天时”和“地利”。毛泽东曾说,延安和陕北,一是落脚点,二是出发点,它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
  首先,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延安和陕北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物产不丰富,交通不方便。但是延安是块典型的黄土地,东面有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祖先劳动、繁衍和生活在这里。陕北人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培养出在恶劣环境下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越是生活条件艰苦,就越能表现出人旺盛的生命力。陕北人民不但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而且有着革命的传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延安人民在党组织领导下,以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同志为骨干,举行武装起义,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建立和坚持了十年内战时期中国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就是这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落脚点。这一落脚点从地理上、政治上和精神上都为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陕北贫穷落后,但在战争年代,这里山高沟深地形复杂,却是一块军事战略要地。在中国历史上,延安是历代王朝重视的边陲要塞,这说明延安在地理上的战略优势。而陕北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在陕北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又为延安精神形成提供了政治优势。
  其次,延安是革命圣地。1935年毛泽东和中央到达陕北,延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这样,延安从政治地位上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此,延安精神产生就有了现实的可能,而延安产生的革命精神就不只是延安人民的,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因此,延安是中国光明和希望的象征,是“红色首都”。从1937年到1946年的连续10年内,在边区以内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战争,陕甘宁边区获得相对和平的环境。这样,就有条件集中主要力量从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建设。正如任弼时当时所说的:“应当认识边区今天的斗争任务,比较处在敌后的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前进了一步,那里是战争的环境,中心的任务是战争,是打开局面,击破敌人的扫荡。而边区已经是有了一块比较完整且巩固的和平地区,斗争的任务也就前进了一步,应该根据可能的条件和斗争的需要,在民主和建设上,今天特别是经济建设问题上,做出一些模范,开辟出一条在坚持抗战中的自力更生的大道,寻找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规律。”延安时期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且是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延安精神产生于如火如荼的全国抗日战争革命时期,又产生于边区相对和平的建设时期,这就是延安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延安精神形成的主体条件
  延安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但一定要明白,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本身并不产生中华民族精神,它只能造成革命形势,可以激发我们抵抗外来侵略,救国救民的革命精神。当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刻,他将觉得生命可贵;当一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民族生存的欲望和救亡精神就空前地进发出来。延安精神就是在抗日救国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问题还有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延安精神的产生看作是别人逼出来的,是被动的。延安精神的产生,从客观形势上说似乎是逼出来的,但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自觉意识的表现,是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者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英勇不屈、顽强拼搏创造出来的,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智慧铸造成的。
  延安精神作为抗日战争革命的产物,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统一战线斗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阶级矛盾下降,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矛盾退于次要地位,而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因为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在这一紧要关头,只有全民族起来共同抗战,才能救国救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斗争的大旗,和平地解决了“西安事变”,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全民抗战的统一战线。应该说,这时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同党派、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团结起来抗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但是,国民党所领导的正面战场推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而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一条全面抗战的路线。所以,二者表现出不同性质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通过瓦窑堡会议,独立自主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路线;在军事上,召开了洛川会议,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确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在党内,通过六届六中全会纠正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总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产生了“独立自主”的延安精神。
  如果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从政治和军事上为延安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那么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则从物质和精神、经济和思想两方面为延安精神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寇主攻我方根据地,国民党对我方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自然灾害,根据地军民生活遇到极大困难。是饿死,还是解散?革命先要活命。所以自己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纺线织布,以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南泥湾精神就是在大生产运动中产生的。如果说大生产运动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那么整风运动就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在整风运动中,抵制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是树立开创新局面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其实质是思想上不做奴役,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由此可见,延安精神产生的客观条件在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中已经成熟。
  延安精神不是一种外在客观精神,而是活生生的人的精神。我们说延安精神是一种中国化了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那么,它必然有着主体和载体。这就是延安精神产生的阶级基础。不言而喻,延安精神产生于延安,“延安人”理所当然是延安精神主体,他们创造了延安精神,实践了延安精神,所以,是延安精神产生的阶级基础。
  问题在于什么是真正的“延安人”?延安是一个地域观念,延安人总和延安地区有关,但是生长在延安这块地方的人不一定都是真正意义的“延安人”,而那些不是生在延安,而从五湖四海来到延安,在这里学习、工作、战斗和生活的革命者,也是延安人。他们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是真正意义上的延安人。由此可见,“延安人”不是个纯粹的乡土观念,而是赋予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思想含义的。真正的“延安人”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是有理想、有觉悟、有道德、有文化、能文能武的民族精英。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所以“延安人”就是最典型的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延安精神产生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那么一切在延安精神号召下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人民都是延安精神的创造者。
  首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批革命领袖和千百万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们是延安精神的最根本的阶级基础和中坚力量。抗战时期,全国党员从抗战初期的4万人发展到党的七大时的120万人。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其次,广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军民也是延安精神的创造者。众所周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不到3万人,延安时期,党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在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到抗战胜利时,抗日根据地遍及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根据地人口达1.275亿人,人民军队达127万人,民兵220余万人。延安精神不仅是党魂,也是军魂、民魂。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是革命的基本力量,他们在枪林弹雨中艰苦奋斗,用鲜血创造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作为革命精神是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中真正创造出来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人民支持着战争,供应给人民军队的物资装备,是军队的根本来源。所以真正强大的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的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因此,延安精神的产生也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直接参加了延安精神创造的伟大实践。延安精神也是中国劳苦大众和革命人民的优良品质、革命精神的升华。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千百万人民军队和亿万革命人民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阶级基础。
  3.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
  延安精神的产生是必然的,但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军民以及全国其他革命根据地军民在革命战争中共同创造的。延安精神之所以不同于历史上农民战争中的革命精神,就在于它有其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所以,我们说延安精神产生的主观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毛泽思想体系的形成,二是党的优良作风系统化、普遍化。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毫无疑问,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以及科学体系都可以说是在延安诞生的。毛泽东思想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首要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在延安13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经典著作《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共158篇文章,在延安和陕北写的就有112篇,其中延安写的是92篇。从毛泽东思想体系来看,作为其整个体系的哲学基础——《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在延安所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思想、统一战线思想、战略和策略的思想、军事思想、党的建设和理论等都在延安时期提出来的。而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都是延安时期形成的。1945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正式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其实质是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是以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指导的。延安精神本质上是毛泽东思想的精神,这就是中国化的布尔什维克精神。
  延安精神作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国主体人格,它一方面以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作为道德基础。延安精神是真善美的统一,它不仅包括科学理性精神,而且包括道德伦理精神;不仅包括理想信念,而且包括情感、革命意志。所以,人们常说延安精神是延安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的概括或集中体现。在延安时期,党成立20年来,经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群众性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巩固的和布尔什维克化的党。这时党的第一代政治领导集体已经形成,党的优良作风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已成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已经成为党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委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蹭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毛泽东语)。这些良好的社会风尚都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创造了优越的精神环境。从这一方面看,说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精神文明的显著标志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而言之,延安精神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和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自我意识的生成。延安精神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觉创造,人民精神状态的反映。一句话,延安精神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产物。
  

延安精神论纲/郭必选著.—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