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七章 弘扬延安精神,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


  一、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精神实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延安精神一脉相承。重温延安精神,对于我国迎接挑战,开创未来,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有中国特色们社会主义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延安整风就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延安精神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迷信外国,迷信书本,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词句,抛弃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马克思主义著作看作可以到处套用的僵死教条,而对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从总结实际经验中引出新的结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屑一顾,极力排斥、反对和打击。针对“左”倾教条主义者以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给革命带来的损失,毛泽东指出:“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妙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这是一种幼稚者的蒙昧,我们对这些人应该作启蒙运动。那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就是这种蒙昧无知的人。”〔1〕延安整风主张共产党人不把迷信当忠诚,不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个别结论和个别字句的束缚,大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去寻找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点,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2〕可以说,没有思想上的大解放,就难以冲破“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就不会有延安精神。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形成,延安精神成为党的宝贵财富。同延安精神一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只有从解放思想的立场上去理解,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真谛。回顾既往,谁都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伊始,阻力重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海前进一步,无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这些阻力主要来自“左”倾错误,来自“文化大革命”运动制造的现代迷信,来自“句句是真理”、〔3〕“两个凡是”〔4〕等宗教教义式的新的蒙昧主义的束缚。
  十四大报告在全面回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时,首先就是从通过拨乱反正,重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开端而进行阐述的。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并写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中。这也是对延安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是针对迷信盲从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能唯书、唯上、唯言,而只能唯实。迷信是反科学的,越是解放思想,人的认识就越是符合客观实际,就是实事求是。因此解放思想当然不同于盲目蛮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也是延安精神符合逻辑的发展。近现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目的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曰翻身。这一目的早已在延安整风之后几年便告完成。二曰富裕。为了实现富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虽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曲折的经历告诉人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强国富民之路。邓小平引导全党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改革的意义和性质,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一论断对进一步解放思想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与此相关的“三个有利于”〔5〕又使人们不仅对改革的性质,而且对改革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正是基于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上述理解,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针对企业产权代表不明,界限不清,管理松懈,职能模糊的现状,山西太原钢铁公司大胆地进行股份制试验,以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而这种探索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诚然,这样地处内陆省份的大型国有企业,解放思想自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清“左”的任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诸如选人用人上的“正统”观念,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中的“恐资”、“惧资”心理,思维方式的“非此即彼”,评判现实的“怀旧情绪”等等表现,都说明30多年沉淀下来的“左”的思维方式和计划经济那套固有的封闭模式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彻底摒弃,必须下大力气花硬功夫做“换脑筋”的工作。如同毛泽东当年号召“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6〕一样,今天同样可以说“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7〕只有全党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有胜利的可能。
  二、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整顿党的作风的运动,通过整风,广大干部和党员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基本方向,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是共产党人区别于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无论是为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接受各种考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研究、解决。要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就必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化为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行动。理论联系实际,不是一种政治说教,不是空洞的口号,同样要反对“左”的禁锢。过去虽然也提理论联系实际,但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和“传达不过夜”、“贯彻不走样”这些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做法,扼杀了人们面对本单位实际,研究大量的、活生生现实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用以指导本单位工作的能动性。长时期“传声筒”、“收发室”的工作方式使人不敢、不愿也不必要开动机器,解放思想,下功夫去寻找理论同实际之间的结合点。直到现在,这种状况也不能说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一些人搞惯了形式主义那一套,遇事仍然只是照抄上级文件,照搬外地经验,不动脑筋,不想问题,不负责任,这就直接影响和干扰了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直接违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要求。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一是要注重理论学习,二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是实践的升华,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忽视理论学习,以干代学的方法是盲目的工作方法。而只图形式上的理论学习,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不去应用同样也是有害无益的。就企业来讲,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很多,象选择转换经营机制的最佳途径、企业党政领导机构的合理设置、企业党的领导的改善和加强等等,都需要下功夫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回答。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坚持和有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循规蹈距而不勇于实践,就会一事无成,也就无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是党存在、发展的基础,离开了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工作包括党本身也就失去了根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同样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不可能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告诉人们,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掉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等脱离群众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沾污了党的荣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任其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毁于一旦。共产党员应特别谨记,能否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更应当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始终把“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做为自己的座右铭。
  要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正确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思想武器和工作方法。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本来是正常的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一个时期以来,这个优良作风被弱化了。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批评和自我批评不那么习惯了。或坐而论道,或敷衍应付,致使批评和自我批评完全失去了应有之义。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因此也就不应该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许多事情需要探索、尝试,工作难免出现一些失误,这就需要自觉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以博大的胸怀和诚恳的态度,虚心地接受别人批评,善意地帮助别人,真正做到服从真理,修正错误。
  三、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大力推进企业改革
  延安整风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经过延安整风,克服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端正了学风、党风和文风,从而为党的七大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武装全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执行党的路线的自觉性,增强了全党的团结,整齐了全党的步伐,使全党的思想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坚强,组织上更加巩固,作风上更加纯洁,党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进而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8〕如同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样,党的十四大确认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全党各项工作的指导地位,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坚持用这一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统一认识,增强团结,是加快改革,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的中心环节。
  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应掌握基本观点,理解精神实质,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对待科学理论的正确态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很多,要引深这一理论的学习,当前应当突出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做文章,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而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是转换观念。必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彻底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上来。可以这样认为,凡事不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总爱抽象地问一个姓“社”姓“资”,本质上还是没有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的表现。这种心理不消除,观念不改变,我国的改革就迈不开步子;必须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上来。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关、卡、压,企业等、靠、要,一切听凭上级安排,文件指示,不可稍有逾越。这种唯书、唯上、不唯实和贯彻上级指示简单化、公式化的思维方式不改变,企业就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必须从封闭式的小生产转向开放式的社会化大生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小社会,小而全,大而全,实质上是放大了的封闭的小生产。企业没有联系,脑子里没有市场,自成体系。这种观念势必为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为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企业应变能力造成困难。其次,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的理论。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市场经济是否就是全民皆商,工人是否可以放开从事第二职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加强宏观调控是什么关系?等等。必须有理论上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中的恰当把握。第三,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转换经营机制上狠练内功。要努力探索两权分离的实现形式,逐步理顺产权关系。稳步推进股份制,增强企业活力。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管理职务和专业技能职务的聘用制,完善岗位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推行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方法,积极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等等。
  另一方面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一定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一道进行,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也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理论素养。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学习邓小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领导艺术,自觉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的走向,提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驾驭企业的领导能力,坚决把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到生产经营当中,从而使企业中党政工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核心”、“中心”、“民心”,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观代化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要通过细致的工作促使人们思想道德和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需要更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遏止人们思想道德和观念的退化和沦丧。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于艰巨的创业时期,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江泽民所提倡的创业精神,〔9〕正是在推进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应当大力加以提倡和发扬的,而太钢人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愚公”李双良的模范事迹就是这种创业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就是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应用和发展。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有效抵御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有了这种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会胜利。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曾经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刘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10〕目前,正是应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面对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展示聪明才智,推进改革,进而用创造性实践为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作出自己贡献的大好时机。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2版,第820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第820页。
  〔3〕“句句是真理”,是林彪的观点。他说:“毛主席的书,是我们全军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毛主席的话,水平最高,威信最高,威力最大,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载1966年1月25日《解放军报》。)
  〔4〕“两个凡是”,是华国锋的观点,他在《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1977年2月7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说:“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邓小平指出,主张“两个凡是”的观点,认为一个人讲的话每句都对,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1977年5月21日在《“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文中说:“前些日子,中央办公厅两位负责同志来看我,我对他们讲,‘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一九七六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他说:一个人能够‘三七开’就很好了,很不错了;我死了,如果后人能够给我以‘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意了。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对待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我对那两位同志说,今年四月十日我给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这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和罗荣桓同志曾经同林彪作过斗争,批评他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而不是把毛泽东思想当作体系来看待。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一文中指出:“就全国范围来说,就大的方面来说,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的争论,已经比较明确地解决了我们的思想路线问题,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这是很重要的。”他再次表示:“我是不赞成‘两个凡是’的。‘两个凡是’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因此,我提出要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以后又解释什么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意思是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三中全会的提法,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以上对“两个凡是”等错误思想的批评,均见《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5、36、39、40、175、243页。
  〔5〕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1992午1月18日至2月2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提出的。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6〕《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第800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
  〔8〕《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46页。
  〔9〕江泽民提倡的创业精神。1992年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说:“在全党大力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谨慎、崇尚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杜1992年10月版,第51页。)1993年3月31日,江泽民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加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小平同志所一再倡导和论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要在这方面起好表率作用,当好人民的公仆。”(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200页。)从江泽民前后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在新时期需要发扬的创业精神的一贯性。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第815页。
  

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