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十章 延安精神的时代效应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


  一、延安精神的涵义
  延安时代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诞生于这个时代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把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培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它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镌刻着深厚的阶级烙印。
  30年代中期,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直到40年代末,陕北革命根据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的政治中心。就自然环境而言,陕北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就这期间的政治军事形势而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陕北革命根据地长期处于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中,政治环境险恶。就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文环境而言,当地人民有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智慧、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民情淳厚。就党的状况而言,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曲折的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斗争中凝聚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正是在这片黄土地上,在中国共产党的精心培育下,广大人民的无私奉献,以自己辛勤劳作和耕耘,在同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血与火的斗争中,形成了独具气质的个性: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和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延安精神。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仅克服了政治上、经济上的重重困难,战胜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长期封锁,站稳了脚根。而且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夺取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壮大,从而奠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使中国革命发生了质的飞跃。延安时期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由弱到强,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其中的奥秘除了党中央决策正确,人心所向等因素外,不能不归功于激励人民奋进的延安精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政治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对敌斗争和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方针政策,突破了国民党的重重限制,先后在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军事上,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实施战略展开,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在经济上,战胜了由于敌、伪、顽压迫、封锁造成的严重困难局面,上下一致,艰苦奋斗,坚持了持久抗战,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思想上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这时,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人民革命力量日益壮大,最后以一泻千里之势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因而延安时期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时期。
  正是这特殊的历史条件赋予延安精神以丰富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说,延安精神就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哲学意义上说,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培育的实事求是的民主科学精神,共产主义精神。质言之,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培植的一种精神文明成果,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辉足迹的精神凝聚,又是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魂完美融合的结晶;既是历史时代岁月的思想升华,又是科学理论的时代精神体现。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其哲学基础,以自立、奋进为其主要内容,以艰苦创业、勤恳耐劳为其外在表现的延安精神,作为科学理论和时代精神汇合的产物,并不随着延安时代成为历史而失去它灿烂夺目的光彩,相反,它将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而使它永葆青春。
  二、延安精神的时代效应
  由延安精神诞生的时代特征及其丰富的内涵所决定,它的时代效应应是十分鲜明的。
  首先,延安精神造就了千百万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胆略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党需要成千上万有胆有识的干部去贯彻觉的路线和政策,并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要求党的干部必须有相当的政治素质。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1〕特定的历史环境使党的干部在发扬延安精神的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造就了一大批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创造性工作的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干部;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造就了一批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密切联系群众的从事地方工作的行政干部;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造就了一批忠于党、忠于人民,惩恶扬善,嫉恶如仇,敢于同各种腐败现象斗争从事党的工作的干部。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中,延安精神继续鼓舞着党的干部奋发进取。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造就了一大批不骄不躁、富贵不淫,艰苦创业,拒腐蚀永不沾的党政干部;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造就了一大批为国家富强,冲破外国封锁,克服困难,为祖国自立于世界科学之林而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科技干部,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造就了一大批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献身现代国防事业的军队干部。正是这些时代人物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和骨干,成为中国人民的脊梁。党的工作通过他们的典范行动带领广大群众落实、执行,而成为亿万人民的群众实践。所以延安精神正是通过广大干部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形成一种具有强大渗透力和感染力的群众风范,进而变成无可估量的物质力量,从而完成了哲学意义上的由精神到物质的飞跃。这样,延安精神反映在历史的三维座标上,已突破了地域和内容的界限,不断延伸、辐射。从张思德到董存瑞,从黄继光到王铁人、焦裕禄、雷锋……。这一系列音符就构成了一部分以延安精神颂歌为主旋律的壮丽乐章。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指挥下,英雄人民以脚踏实地的业绩,演奏了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凯歌行进的交响曲。
  其次,延安精神造就了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新型无产阶级军队。
  人民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中国国情及其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就决定了建立新型无产阶级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历来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延安时代,延安精神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生机,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如虎添翼,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倾覆了蒋家王朝,迎来了旭日东升的新中国的诞生。在延安精神的培育下,这支人民军队在民族解放、阶级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悲壮历史剧。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115师以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斗争信心;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创抗日民主根据地,夺回了大片国土;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军队和民兵以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形式袭扰了侵略者,使之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人民军队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359旅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把荆棘丛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刘邓大军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千难万险,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人民解放军以小米加步枪,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了八百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为祖国、为人民再立新功。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惊人的意志,在战胜缺氧、缺粮、缺弹药的极端困难、残酷的作战中,坚守阵地43天,夺取了上甘岭战役的重大胜利;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人民军队为保卫祖国安全,赢得了中印、中苏、中越自卫战的胜利;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人民军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一如既往再建奇功。总之,延安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使英雄本色愈发光彩照人。
  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在自己的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良作风。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无产阶级奋斗目标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的。如果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延安时代以前是党的优良作风创立时期的话,那么,在延安时代,以毛泽东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理论概括为标志,无可置疑是党风的形成时期。因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构成了党的优良作风的支柱。延安时代之所以成为党风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这离不开延安精神的培育,植根于延安精神这片沃土之上的政府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曾惊诧地赞誉说:“延安人对金钱不感兴趣,美国飞机经常往返印度、重庆和延安,延安没有一个人托过飞机乘务员捎过外面花花世界的任何东西。”植根于延安精神沃土之上的党的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秉公办事的公仆,他们摒弃了以权谋私、徇情舞弊、贪污腐化等旧官僚的恶习。正如当年南洋华侨陈嘉庚访问延安后说的:“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延安惩腐倡廉的决心可见一斑。植根于延安精神沃土之上的人民生活方式是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团结互助,平等亲善,官兵一致,上下一致。在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没有赌博、嫖娼、卖淫、黑社会团伙等腐朽污浊。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精补生活丰富、清新、充实。这正如习仲勋指出的:“1937年至1948年,延安的条件那么艰苦,全国各地有那么多青年,不怕疲劳,不怕杀头,都往延安跑,住窑洞吃小米子。他们为了什么?他们都有个崇高理想。”〔2〕正是延安精神培育的优良党风,提高了党的威望,扩大了党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认识评介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最直接的现实依据。
  总之,延安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对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如果说,党是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在政治上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话,那么,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实践中,磨炼了党的刚毅坚韧的性格,使党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坚定不移地朝着共产主义的目标奋进。
  三、高擎延安精神的旗帜,走向辉煌的明天
  延安时代已成为历史,延安精神在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却青春常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亿万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弘扬延安精神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弘扬延安精神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体现,就要求共产党员做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充当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战士。然而在当前党内却出现了和党的宗旨相背离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诸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金钱崇拜、权钱交易、生活堕落等丑陋现象。因此,弘扬延安精神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弘扬延安精神能激奋干部的历史责任感,促其廉洁奉公、积极奉献,当好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其次,弘扬延安精神一方面有助于唤醒那些有不正之风行为的人的良知,使之悔过自新;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对不正之风的清剿氛围,使之爆光现丑,进而坚决清除。因此,弘扬延安精神,本身就是一付净化社会风气、惩治腐败的良药,是光大优良党风的重要措施。再次,弘扬延安精神是一种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经常用革命传统教育人民,就能使人民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反腐败的精神防线,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总之,弘扬延安精神对于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
  弘扬延安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客观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极其宏伟的事业。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等基本国情所决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要艰苦奋斗。因此,弘扬延安精神是实现我国宏伟奋斗目标的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礼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3〕
  弘扬延安精神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社会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事业。为了社会主义在我国实现,无数革命者曾流血牺牲,奋斗终生。新中国成立后,40余年的建设实践奠定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然而,最终建成社会主义还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必须用延安精神教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277页。
  〔2〕在团的省、市、自治区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82年1月13日。
  〔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28—329页。
  

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