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章 2.概念形成的最初标志

宋觉,袁福堂,张铎


  要科学地确立“延安精神”概念的形成标志,必须从捕捉其早期演变的踪迹入手,而其早期演变过程则大体上经历了“端倪初露”、“理论框导”和“概念提出”的三部曲。
  (1)端倪初露。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为抗日军政大学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风,这便是延安精神理论反映的端倪。
  正象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民族精神的种种历史表现形式,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富强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但使民族精神的理论表现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性、自发性和零散性的倾向,而且由于政治方向的偏差,使其往往与剥削阶级的阶级心理,与小农经济土壤里滋生的农民意识和封闭观念交织在一起,从而大大影响了它的价值效应。而毛泽东同志规定的抗大校训和校风用语,却把“政治方向”同“工作作风”和“战略战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科学地解决了民族精神的政治方向问题以及对民族传统的批判继承问题,使延安精神不论在政治方向与阶级属性方面,还是在理论基础与致力趋向方面,都大大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正因为这样,很快地在当时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以及延安所有的党政军机关里,形成了全新的革命风气。然而,这仅仅是延安精神的初步体现。
  (2)理论框导。不以正确理论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瞎实践,不以革命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必定是僵化的死理论。作为与此二者紧密相关的延安精神,不但要以延安的革命实践作为表现自身的战场,而且要以延安革命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1938年到1940年间,毛泽东同志先后写作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论著,一方面表明了我们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毛泽东同志又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优良作风和优良品质进行了论述,对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对共产党员在民族战争中的模范作用以及党的政策、党的纪律、党的民主都进行了阐发,从而为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起到了理论规范和框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86页),“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同上第487—488页)。鉴于张国焘严重破坏党的纪律的行为,我们党及时地重申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所有这些,都为延安精神的初步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从而保证了延安精神在正确理论的框导下健康成长。但是,到此为止,“延安精神”的概念还未形成。
  (3)概念形成。1942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题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长篇报告,表扬了延安县的工作,提出了“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精神”的著名论断,这就是“延安精神”概念的直接来源。“延安精神”便是“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简便称谓。
  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重要报告,在延安精神早期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揭示了延安精神的本质,论列了延安精神的内容,表扬了实践延安精神的典型,提出了学习和推广延安精神的任务。
  首先,关于延安精神的本质。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精神”,而“布尔什维克精神”,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神,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从宏观上把延安精神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在一起,与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在一起,就使延安精神得以牢固地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座标系上。这是极其深刻的。
  其次,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依据当时的实际表现,毛泽东同志对延安精神的内容进行了简要论列,其主要之点有:①“完全不怕困难”,“象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的“克服困难的积极精神”;②“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认真贯彻面向群众,替人民谋利益的方针”,“根据群众需要,创造生动的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决不可有消极态度和官僚主义”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③“很好地调查研究工作”,“延安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的”,“完全没有主观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④“没有丝毫消极态度”,“对工作充满负责精神”,“用尽力量为人民谋利益,使农民很快地富足起来”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⑤“冲破了合作社的教条主义、公式主义,不拘守成规”的开拓创新精神;⑥完全没有“宗派主义”的团结精神。所有这些,尽管还显得比较粗糙,还带有经验的性质,但它无疑标志着延安精神内容体系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再次,关于表彰先进。在这次高干会议上,有3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这3个先进集体是:延安县、延安县南区合作社、延安县南泥湾屯垦部队359旅。它们被誉为“有特殊的创造”。受奖的干部分别被誉为:“善于领导群众”,“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有创造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等等。因为延安县的工作最为突出,因而受到的表彰奖励也最多。
  最后,关于学习和推广延安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希望全边区的同志都有延安同志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也学会领导群众克服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使我们的工作无往而不胜利。边区各县同志中象延安同志这样或差不多这样的人是不少的,我们希望这些同志的模范经验,能够很快地推广到一切县区乡里去。”在讲到关于粮食工作时,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全边区的同志必须学习延安县同志们那样用尽全力替农民谋利益,使农民很快地富足起来。”贺龙同志在会上作了《整财问题报告大纲》的报告,及时地对延安精神进行了概括,这就是“了解情况,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积极负责,不怕困难,真正替人民打主意,创造出许多动员群众发展生产的好办法”,使大家对“延安精神”更加明确。这次会后,边区各地县的同志在传达会议精神时,都把宣传、推广和学习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作为重要内容,从而推动了延安精神在全边区范围内得以普遍发扬。
  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对延安精神早期萌动的小结,另一方面则开辟了延安精神走向成熟的新征途。那么,延安精神是怎样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呢?
  

延安精神导论/宋觉,袁福堂,张铎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