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一章 延安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定义

郭必选,张祖兰主编


  1、“延安精神”的词语解释
  延安精神这一概念形成何时我们先不作考证,就从字面上看,延安精神是以延安这一地域名称为之命名的。它同以企业和人名命名的精神(如“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有所不同。延安精神中的“延安”一词不仅有时间地理的涵义,更重要的是社会历史的意义。
  首先,延安作为地域概念,它表明延安的地理位置和空间涵义。延安地区在陕西北部和榆林地区合称“陕北”。在延安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腹部,东径107度40分至110度31分,北纬35度31分至37度3分0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中纬度偏南的内陆位置特点,全区总面积36713平方公里。从地质构造来看,延安属于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地台,东面与山西省吕梁地区隔黄河而望,西面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相接,南面与本省的渭南地区咸阳市和铜川市相毗邻,北面与本省最北端的榆林地区相依傍。延安这块黄土地在5亿年前曾长期是海洋的领地,后来成为内陆盆地,到了二、三百万年以前的更新世时期,陕北黄土高原才基本形成。延安也是人类童年的摇篮之一,曾经是“黄龙人”(属晚期智人中的一种过渡性的类型)及其后裔生息的地方。据传说,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也生息在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陵就在延安地区黄陵县桥山。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延安基本上是边塞要地。中国进入现代,陕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工农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和陕北成了中国革命的总后方和指挥中心。现在延安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当时属于陕甘宁边区。可见,延安精神中的“延安”是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延安,它的地理范围狭义是延安市至延安地区,广义也延伸到陕北地区和陕甘宁边区。延安精神就是这块神圣的土地上诞生的,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这是延安精神如此命名的原因之一。
  其次,延安作为历史概念,它表明延安的时代区域和时间涵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二十八年,包括四个时期,一九二三年六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为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九二七年八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为抗日战争时期;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一九三五年一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同年十月十九日,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吴起镇,从此,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立足点”。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战斗和生活了近十三个春秋。1935年10月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今子长县城)和保安(今志丹县)大约一年多。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47年3月18日撤离,历时十年两个多月。从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转战陕北,为期一年零五天,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转向华北。可见,延安时期跨越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八年和解放战争前期三个历史阶段,前后经历13年5个月26天。所以史称“延安时期”。延安精神就是延安时代的产物,是延安时期产生和形成的。总之“延安”一词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蕴涵。
  最后,“延安”这一概念更根本的涵义是它的社会政治意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只是延安存在形式的表层含义,延安的内在涵义是它的社会含义。延安虽然在延安地区,但它已超越了延安的地理界限,全国著名,世界瞩目。延安时代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它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已超越时间的局限,千秋万代,流芳百世。一句话,因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雏型。1942年,毛泽东找即将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任秘书长的李维汉谈话。李维汉回忆说:“我离开延安时,毛主席送到窑洞外,特别叮咛说:“罗迈(即李维汉),延安好比英国的伦敦”。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它的政策影响着英国的众多殖民地。我们当时也有很多根据地,根据地当然不是殖民地,但需要一个“首都作为政策中心,则是一样的。”正如任弼时说,陕甘宁边区对于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说来,是处于一种领袖地位,即根据地的神圣地位,陕甘宁边区对于全国,甚至全世界来说,是处在一种中央发言人的地位。总之,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包括丰富的内涵:延安是政治军事之圣地;是教育文化之圣地;是思想精神之圣地;是革命人才之圣地。总之,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在延安圣地产生的革命精神,是延安革命历史文化的灵魂,是人类先进文明的精华。因此,不能把延安精神理解为延安地域的“地方精神”,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过时的“历史精神”,而应该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我们时代精神的表现。
  2、主要概念之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往往把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延安传统等同起来,看作是一回事。甚至一些人写文章,编教材对这三个概念也不加区分,混在一起使用。其实,认真考察,既然它们是三个概念,应该说其内涵有别,不能混淆。对延安精神内容的概括是否准确,首先应当弄清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尤其是它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才能比较科学地掌握其内容。
  延安精神这一概念看来简单明了。其实,“精神”一词人们理解差异很大,这或许是因为这一词本身所指的涵义就非常广大。从字面上来看,“精神”一般含义是指同物质相对立的东西,即人的精神、意识、观念,甚至理论等等,总之,一切主观的东西都属于精神的范畴。实际上,“精神”可分为主观精神(即人自身的心理状态)、客观精神(即人头脑的各种对客观反映的产物、包括理论、意识形态)。那么,延安精神中的“精神”一词是指的那一个层面呢?在理论界,有些人认为“精神”就是思想,思想就是理论,理论当然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外在于人脑的“客观精神”。正因为这样理解“精神”,所以,就认为延安精神是经验之总结,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等等。这种认识恰恰把“精神”理解为理论或学说。
  我们认为,延安精神和雷锋精神中“精神”一词的一般内涵一样,主要是指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一种人格。这里精神不是指社会意识某种形态,而是指一种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如我们说“鲁迅精神”,这里精神并不是指鲁迅思想,而是作为民族魂的一种气派、性格、骨气。所以,我们说,思想〔理论〕和人格是不同的,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那种革命精神,无产阶级集体的群体性格,道德情操。这里,我们明确地看出,精神和思想是有区别的,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可以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而精神,作为一种人格,它是人内在的东西,不是以理论形态存在的。总之,延安精神不是延安理论。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这并不是说人是要有一点理论、学问的、而是指人应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即一种健康的人格。延安精神指的正是这一层面。
  其次,延安作风和延安精神有什么不同。我们认为这二者有内在联系,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一个东西。如:艰苦奋斗可以说成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可以说成艰苦奋斗的作风。但是精神和作风在这里所指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混为一谈,不讲二者的区别。“作风”通俗一点说就是一种做法,而这种做法形成一种模式,或一种风气,就是所谓作风。作风有优良作风,也有不良作风或恶劣作风。但不管是什么作风,作风有明显的实践性,它主要指人的行动规范,实践操作模式。这样一来,作风和精神相比,区别是显然的,因为精神主要指人内在东西,不一定是行为运作。而作风必然要做。所以,有人说精神和作风有内外之分,实际上主要区别在精神是主观活动,作风是客观活动。但是这种区别不是对立,精神作为人格它是作风运作的灵魂,而作风又表现精神。如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而作风也有不同方面,如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等。如果从总体上看,党风、官风、民风、也是作风的一种泛化表现、整体表现。不管怎样、作风一定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就是思想作风也是如此,思想作风并不是思想活动,主观状态,它必然行,如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思想作风,它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这就是做。因此上说,延安作风体现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决定延安作风,但二者不是一个东西,所以,我们概括延安精神内容时,不能把延安作风原原本本搬到延安精神中去,必须对其进行概括。
  最后,延安传统和延安精神的区别和联系。传统一词,其中国古典涵义,是指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根本性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
  “传统”是取“传”的相传继承和“统”的世代相承某种根本性的东西之意。传统不是单纯的保守的东西、落后的东西、过去的东西。传统传统,不流传,就不成统。所以传统不是一个过去时,按照现代解释学的意义,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型的一种“客体”。可见,传统不是向后看,而是走向未来的,它虽然发源于过去,但是它经过现在,指向未来,也就是说传统是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不是纯粹过去的东西。传统是中性的,有优良传统,也有不良传统。这可能就是传统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延安传统是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革命传统、优良传统。这种传统至今还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发展着。这就是活的传统。延安革命传统可以有许多方面,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精神的。有人曾说,延安留下的遗产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方面的,一是道德价值方面的。我们通常指的延安传统主要指精神方面。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延安精神可以成延安传统,如果这种革命精神在今天、明天还发展着,它就是传统。但是,延安传统总比延安精神的外延大,内容非常丰富。这是其一,另外,延安精神是指延安时期革命历史文化中的本质,延安传统却是从动态角度对文化传统的一种指谓。所以,延安精神和延安传统的关系相当于民族精神与民族传统关系一样,前者指本质的东西,后者是规律的东西。实际上“精神”一词在汉语中本身就有“本质的内涵。”总之,延安精神是延安传统的灵魂,延安传统是流动的延安精神,这是其内在联系,但不能因为这一联系,就否认其区别。所以,了解延安精神,延安作风和延安传统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延安精神。
  3、延安精神的定义
  什么是延安精神?我们通过对其概念由来和提出的追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从逻辑上给它的定义是比较难的。因为这要求对延安精神的内容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才能做到。那么,人们对延安精神是怎样认识的呢?1980年底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①邓小平提出的这五种精神,正是革命传统精神,归根到底是延安精神。因为邓小平说,“‘文化大革命前’,我们一直坚持了延安传统,延安精神。”解放初期和六十年代初期的精神本质上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所以,邓小平概括的这“五种精神”可看作是对延安精神内容的一种把握。
  1981年李维汉指出:“延安精神是什么?我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和统一》一文中谈到这个问题。在延安时期,特别是经过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革命同志一律平等,亲如手足的精神;团结统一,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等等。这种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永放光芒的灯塔。它不仅照耀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道路,而且也将照耀我们胜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航程。因此,对延安精神我们应当加以深入的研究,并且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把它发扬光大。”②李维汉在这里明确提出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有六个方面,即“六种精神。”
  1990年6月彭真在《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中指出:“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浴血奋战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斗争和胜利经验的总结,是辛亥革命以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延安时期,经过整风,经过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经过党的七大,把六大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作了总结,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特别是干部的思想,形成了延安精神,延安作风,主要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等。我们运用和发展延安精神,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全国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抗美援朝等斗争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延安精神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结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奴役,获得民族独立的伟大精神武器,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根本消灭剥削制度,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伟大精神武器。”③这里,彭真对延安精神的内容列举了七点。除此之外,理论界对延安精神是什么?基本上都是以概括内容的形式来进行解释的,还缺少科学的定义来揭示其内涵。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延安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当然我们可以从其产生和形成上给它下个“发生定义”,也可以从其地位和作用上给它下一个“功用定义”,还可把其当作一个名词进行词语解释,给它下一个“名词定义”。但是人们给了一个概念定义时,通常用“本质定义”,这种定义是指出事物的本质,这种定义由属和种的差异组成,具体说来就是将对象置于属内,再加上它的种差。延安精神应如何定义。它的属是什么,种差又是什么。
  我们认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简言之,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这一定义中,“革命精神”是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种差。前者揭示了延安精神的一般本质,后者揭示了延安精神的特殊本质。所以,这是关于延安精神的一个“本质定义”。定义是揭示的事物的本质涵义,因此这一定义不是包容延安精神的所有内容,没有定义过狭的问题。按照毛泽东对自力更生的理解,它概括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主体精神、民主精神、创造精神是其本来涵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为人民服务精神也是自力更生的具体内容。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就是用自己头脑的去认识世界,不做教条主义的浮虏,打倒奴隶思想,做精神上的主人,这就是自力更生。毛泽东说自力更生的根本内容之一就是民主政治。为人民服务精神深层的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精神。可见,自力更生就是自己当家作主。总而言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过去我们理解存在着片面化的错误。给延安精神下了一个科学定义,目的是为了澄清以往的种种误解和偏差,准确地全面地掌握延安精神的科学涵义。
  ①《邓小平文选》第327页
  ②《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页
  ③原载《人民日报》1990年9月16日
  

延安精神导论/郭必选,张祖兰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