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一节 延安精神中心思想的科学概括

延安精神研究会


  延安精神是什么?它应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怎样?这些问题争论较大,表述各异。但是在所有这些表述中,我们认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典论述应该是非常深刻的,在理论上也是科学的。因为他们亲自创造和培养了延安精神,身体力行延安精神,自然体会得比我们更深刻,更准确。所以,这些科学表述是我们探讨延安精神的指导思想。
  延安精神博大精深,老一辈革命家概括的内容也很广泛,但最根本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延安精神的理性层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
  早在延安时代,毛泽东同志就对实事求是作了系统论述。他说:“延安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的。他们对于他们所领导的延安全县人民群众的情绪、要求及各种具体情况是充分了解的,他们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有很好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他们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群众的艺术,他们完全没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这种情形,对于那些处理问题不根据群众要求而根据主观想象的主观主义者,对于那些完全不作调查研究,工作三年五载,下情一点不知的官僚主义者,又是怎样呢?岂不又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么!……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①
  可见,延安精神首先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它是彻底唯物主义的,是同主观主义相对立的。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长期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毛泽东说:“……在民主革命中,我们受主观主义的害时间很长,受了很大的惩罚,根据地差不多丧失干净,革命力量丧失百分之九十以上,一直到这时候我们才开始觉悟。经过延安整风,着重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那就不行。这就是说,理论与实践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②延安整风的时候,集中反了教条主义,附带反了经验主义,二者都是主观主义。理论与实际不结合,革命就不能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有主观主义,急躁冒进或保守,都是不按实际情况办事,都是主观主义。不反掉主观主义,革命和建设就不会成功。民主革命时期,对主观主义的错误,用整风的方法来解决,团结了全党执行正确路线和犯过错误的同志,大家从延安出发,奔赴各个战场,全党一个劲,取得了全国胜利。现在,干部比较成熟了,水平提高了,希望不要用很长的时期,基本上把领导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反掉,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周恩来同志说得好:“毛泽东同志一向提倡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从延安整风到七大,到全国解放,我们发扬了这种精神,取得了全国胜利。”(《加强调查研究》1961年3月)同时,他对实事求是作了深刻的解释“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句成语,毛泽东同志做了新的解释。它代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根本思想。这四个字,话虽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何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我们知道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两种解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它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对实事求是作了解释,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众的科学的阐述。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指出“我们共产党员,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同时,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特点。如果只有伟大而高尚的理论,而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切实的实际工作,那就不是一个好共产党员,那只能是空想家,空谈家或学究。”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中说,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强调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态度。根据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
  总之,“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由此可见,求实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唯物主义科学精神。从而构成延安精神内容的基石。
  二、延安精神的价值层面: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共产党员无论如何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1944年在《为人民服务》中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在七大政治工作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可见,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我们革命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是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和公仆。这就是我们的公仆意识和民主精神。所以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也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③人民就是上帝,我们必须有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正因为有这样一种生死观,所以,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有我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成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④这就是共产党人所追求的自我完善的理想人格。
  可见,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它同官僚主义,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毛泽东同志曾针对有一部分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指出:“要经过整风,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传统好好发扬起来。因为革命胜利了,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热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过去跟敌人打仗时的那种拼命精神少了,而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听说去年评级的时候,就有些人闹得不象样子,痛哭流涕。……在打蒋介石的时候,抗美援朝的时候,土地改革的时候,镇压反革命的时候,他一点眼泪也不出,搞社会主义他一点眼泪也不出,一触到他个人利益,就双泪长流。……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伤心处是什么?就是工人阶级广大劳动人民危急存亡的时候,那个时候可以弹几点眼泪。至于你那个什么级,就是评得不对,你也要吞下去……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革命意志衰退的人,要经过整风振作起来。”(《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1957年3月)。
  创业难,还是守业难呢?历史上从来有这个问题:得了天下,要守住,不容易。很多人耽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耽心有理由。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这是在延安刘少奇对马列学员第一班学员的讲话。官僚主义,腐败现象说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对立物,在这些人头脑里只有自己,没有人民,颠倒了主人和公仆的关系。所以邓小平1979年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指出:“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我们大家都是从苦里过来的,经历了不少困难时期。为什么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现在的物质条件比那个时候好一些,人民的生活除了住房以外,都比那个时候好一些。既然这样,为什么群众对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意见?这确实同我们脱离群众,特别是同高级干部脱离群众有直接关系。……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的事情。”
  “我们党同人民的关系过去是很好的。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人民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我们的高级干部都是长期受党的培养教育,久经考验的老同志。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实现四化的新长征道路上,大家一定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模范地带头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的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雄精神的班。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发扬起来。我曾经说过,不只是年轻、有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总之,正如彭真所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优良传统,这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我们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人民的老爷。今天,我们党成了执政党,手里有了权,更不能忘记这一点。每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刻刻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只为自己谋私利。”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和生命意义之所在,因而它构成了延安精神的核心。
  三、延安精神的意志层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毛泽东1949年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指出:“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中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之所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因为它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我们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要成为模范的。一九四九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例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当然,还有别的。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已经比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是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出来的。”⑤
  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革命精神,也是一种拼命精神。毛泽东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中说:“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什么叫拼命?《水浒传》上有那么一位,叫拼命三郎石秀,就是那个‘拼命’。我们从前干革命,就是有一种拼命精神。每一个人有一条生命,或者六十岁,或者七十岁,或者八十岁,九十岁,看你有多长的命。只要你还能工作就多多少少应当工作。而工作的时候就要有一股革命热情,就要有一种拼命精神,有些同志缺乏这种热情,缺乏这种精神,停滞下来了。这种现象不好,应当对这些同志进行教育。”⑥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艰苦奋斗呢?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没有这个斗争,就没有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况且,“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⑦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
  可见,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服困难的法宝。周恩来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中指出:“我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在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这是一个很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毫无疑问,为了实现这个任务,无论在经济方面或财政方面,都是有很多困难的,我们决不能够轻视这些困难。什么是我们克服困难的道路呢?从最根本的方面说来,这就是依靠我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也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必须再一次向干部和群众进行教育,我们是个穷国、大国,一定要艰苦创业。……我们必须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
  所以,艰苦创业也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中国如果不普遍地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就不能达到。……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这件事不容易。过去我们做得不错。“文化大革命”前,我们一直坚持了延安传统,延安精神。我们在延安时,什么都困难,连盐都没有,火柴都没有。就是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去做,自己拿锄头开荒,不是机器而是用锄头开荒,种粮食,搞生产。结果困难都克服了,生活过得很好。现在中国不需要完全那样了,但那种精神仍然需要。
  总之,“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朱德说:“我国人民向来是勤劳节俭的,‘食求果腹,衣求遮体’的传统,一直保持了几千年。在过去的几十年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所领导的军队以及广大干部继续和发扬了这一传统。生活俭朴,与群众同甘共苦,成为每个革命者所追求的美德。”可见,我们不仅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而且要有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守业精神。所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内容。
  彭真曾说,我来到西安,见到陕西的老同志,就想起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把延安叫革命圣地,“圣”在什么地方?“圣”在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延安精神是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培育起来的。现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主要是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三点较完整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革命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基本理论框架。
  注:
  ①《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1942年
  ②《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1956年
  ③、④《毛泽东选集》第905页、621页
  ⑤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⑥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29页
  

时代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概论/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延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