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我对南泥湾精神之理解和认识

温景义


  我是359旅的后来人,没有亲身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但有幸在当年359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部队工作过,也曾以能成为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老部队的一名成员而自豪。这次会议之前,为了做理论研讨之准备,我重新翻阅了有关文件和资料。现将我的学习体会做个汇报,希望在共同探讨交流中得到批评和指正。
  什么是南泥湾精神,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什么,怎样理解和认识南泥湾精神?这是我试图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南泥湾精神与大生产运动不可分,而大生产运动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解放区经济生活遇到严重困难条件下,由党中央统一领导和在统一的方针政策下进行的。这个生产运动,整个解放区的党政军民都参加了,那么何以有南泥湾精神之单独存在?如果说它确实存在,那么根据是什么?对此我做了一些思考研究:
  第一,359旅在南泥湾的生产,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艰巨。南泥湾荒无人烟、野兽成群、杂草丛生、遍地荆棘,给部队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困难。但359旅的指战员把所有的困难都踩在脚下,没有房子住,就用树枝、杂草搭起窝棚,露宿于山石野谷之中,有的住进山洞和废旧窑洞(当时生产任务紧没有时间自己盖房子、挖窑洞);没有粮食,他们就到几十里、上百里以外去背运;没有菜吃,就挖野菜、打野生动物来解决;没有衣穿,夏天就光着膀子开荒,冬天则砍柴烧炭取暖;没有工具,就收集废铜烂铁,自己动手打铁制造工具。就这样,吃、住和工具问题便逐步解决了。与此同时他们还担负着保卫陕甘宁边区、坚守南大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侵袭的重大任务。因此每年要坚持八个月军事训练,整个部队生产时间只有三个月。在任务重时间紧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他们提出“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由于领导带头,依靠群众,发挥了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条件和技术上的一个个困难都被克服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开展起来了,在短时间内使荒芜的南泥湾改变了“旧模样”。
  第二,在整个部队大生产运动中,以359旅在南泥湾的生产取得的成绩最突出。投入南泥湾生产的第一年——1941年就开荒种地11,200余亩,收细粮1,200石,达到粮食自给76%,经费自给(包括:衣服、油、盐、津贴、杂支等)78.5%;1942年种地26,800亩,收细粮3,050石,粮食自给88%,经费自给达到90.3%;1943年种地面积达10万亩,净收细粮12,000石,加上洋芋、南瓜等折合成粮(3斤折1斤)共15,000石,蔬菜590多万公斤,粮食蔬菜全部自给有余;1944年种地26万余亩,后因一部分部队奉命挺进江南敌后,将部分庄稼交边区机关和兄弟部队,还自产粮食36,000石,不仅达到经费物资全部自给,而且还积余一年的粮食,做到“耕一余一”,并上交边区政府粮食10,000余石。(摘自《第120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战争史》)359旅在农副业生产的同时还重视了工商业的发展,使部队的财政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部队的供应和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使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变成为现实。
  第三,359旅在南泥湾的生产是党中央在生产运动中抓的一个典型,树立的一面旗帜。党中央不仅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还由朱德总司令亲自给359旅部署了驻防陕甘宁边区进行屯垦生产的任务。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的领导人都曾亲临视察和指导。1942年7月10日,朱德总司令到南泥湾视察,高兴地赋诗给予赞扬:“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粮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熏风拂面来,有如江南好。”1943年秋,毛泽东主席亲临南泥湾视察,高度赞扬广大指战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且深刻指出:“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同年夏季周恩来同志从重庆返回延安,特地经过南泥湾的姬家村视察,看见南泥湾屯田成功的景象,很有风趣地说:“好嘛!好嘛!我们在重庆时,对顽固派说过,别妄想用军事和经济封锁困死我们,还是把军队调到前方打日本鬼子好。你们看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的战士哪个不吃得身强力壮。”(摘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稿》)1943年在西北局高干会上,359旅被树为大生产运动的先进典型,并获“发展经济的前锋”的锦旗一面。文艺工作者也把359旅的事迹编成赞歌广为传唱,“又战斗,又生产,359旅是模范”,359旅成为整个部队学习的榜样。
  以上三点,证明南泥湾精神是确实存在的。那么什么是南泥湾精神?我感到口头上喊了多年,轮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楚确实难度比较大!据我的研究,南泥湾精神是党中央的普遍号召与具体单位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中央英明决策与先进集体发挥创造性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党中央的普遍号召和英明决策,南泥湾精神不可能产生,没有具体单位的创造性实践,南泥湾精神也不可能存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及方针政策思想之精华,它在359旅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所以它既是南泥湾精神产生的根据,又是南泥湾精神的最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核心。我认为南泥湾精神还应包括具有南泥湾特色的并实际存在的一些基本东西,但这些东西都是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个核心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是这个核心的深化和生发,没有这个核心,其它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解放区经济生活遇到巨大困难,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摘自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这个紧要关头,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因而战胜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及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困难,使解放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基本解决了军需和民用,大大提高了全军战斗力,巩固并发展了解放区,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迎接反攻阶段的到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大生产运动中,359旅坚决贯彻了党中央的号召和指示,特别是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党中央光辉灿烂的思想之花,在南泥湾结出了丰硕之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党我军伟大革命理想和坚定革命意志的体现。在战争年代我们靠它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包围。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已成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外交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统管各条战线、光照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制定国内政策及国际斗争政策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要实现这个伟大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在工作中凡是发扬这种精神,就能由胜利走向胜利;什么时候、什么单位、什么人背离了它,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我们坚持和发扬南泥湾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要抓住这个核心。我根据“两个结合”之研究认为,南泥湾精神至少还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政策的高度自觉精神。359旅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之所以取得突出成绩,首先是全旅上下团结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和有关大生产运动的方针政策的结果。他们把党中央的指示号令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号令舍得一切。当然这种高度自觉精神不是自然而来的,是内部力量化合作用的产物。上至旅团领导,下至基层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最为重要。旅长兼政委王震同志由于吃苦在前、领导有方、成绩卓著,被评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劳动英雄。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保证了党中央指示的坚决贯彻执行。开始,在指战员中也存在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在战士中,有的认为当兵是为了打仗,不是来种地的;有的认为在后方搞生产,不如在前方直接同日寇作战光荣,等等。在干部中,有的怕精力分散,影响军事训练和管理,削弱部队战斗力;有的认为只要派少数人搞点运输和商业,弥补一下财政不足就行了,等等。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在部队中普遍深入地进行了思想动员和开展了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很快把广大指战员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运动中来。
  坚决地自觉地贯彻党中央指示号令是359旅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首要环节,在新时期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我们发扬南泥湾精神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像当年的359旅那样以高度的自觉性对待党中央的指示号令,当前,特别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五大精神。总的来看,各级党、政、军机关执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示和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做得好的,但有的单位、有的地方对党中央指示口头上拥护,实际做起来却是另搞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打擦边球”,钻中央政策的空子等等倾向是存在的。这样下去党中央再好的路线、政策都是要落空的。所以很有必要重新学习南泥湾精神,坚决纠正这种歪风。
  第二,不怕困难,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搞生产,吃、住和工具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何止万千,359旅的指战员们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藐视和战胜困难,他们没有被敌人封锁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困难吓倒,而且在精神上压倒了困难,在物质生产上创造了奇迹。正如毛主席指出的:“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359旅在生产运动中开展了劳动竞赛和争当劳动英雄模范的活动,大大激发了指战员的一往无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大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率。开荒伊始,强劳力每日开荒平均只有三四分地,满足不了耕种需要。在全旅开展开荒竞赛之后,日开荒纪录不断刷新,先进人物不断涌现,日开荒最高纪录从一亩上升到几亩,还是一把镢头两只手,日平均开荒可以达到八九分地。第718团组织以团长、参谋长和勤杂人员参加的八人开荒突击组,顽强奋战17天,开荒130余亩,为提高全团开荒效率带了个好头。第717团组织了以干部、劳动模范为主的开荒竞赛,竞赛中红一连连长刘顺清、战士任志昌、李立和、张友仁四人开荒都超过了3亩,人称“气死牛”,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全旅指战员经过顽强拼搏,困难一个个被克服,劳动技能和效率不断提高,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蔬菜生产连年丰收,使南泥湾真正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奋战在南泥湾的359旅的同志们的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为革命集体事业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它不仅在战争时期,对战胜敌人的武装进攻和经济封锁以及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极端重要,而且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也是巨大的精神动力。前一段我看到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把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斥之为“套话”,“空话”,并妄加种种罪名,作为“左”的倾向加以批判,这与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和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完全背道而驰,十分荒谬!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生活条件比之当年南泥湾不知好过多少倍,而有些人的劳动积极性却十分低下,个人主义的小算盘打得吧吧响,而对社会主义的集体事业却三心二意,甚至干出种种损公肥私的事情来,这些人就很需要学习南泥湾精神,对照那些劳动英雄模范们,找一找思想深处的差距。
  第三,团结依靠群众,奋力进取的创造性精神。战胜困难既要提高群众的勇气和信心,又要激发群众的智慧,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359旅在南泥湾生产中之所以能战胜难以想像的各种困难,使生产运动取得优异成绩,还在于部队党委和领导,坚持团结依靠群众,遇事发动群众,人人出主意、个个献计策,运用群众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比如生产中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生产工具问题,只有两只空手没有起码的劳动工具,生产是不可能进行的。为此,不论是机关,还是连队都大费脑筋;把现有会打铁的组织起来;派人到地方铁匠师傅处学习打造工具技术,自己办起了铁匠炉。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怎么办?于是就派人四出收集废铜烂铁,有的到很远的地方旧铁路上找废钢轨,到敌人打过炮的地方捡破弹皮,等等。第717团红一连连长刘顺清领着战士,背上干粮到几十里上百里以外的破废古庙里找到一座铁钟运回来,解决了原料问题。随后他又到附近铁匠铺拜师学习打铁技术,接着连队办起了铁匠炉,动手打造生产工具。当第一把镢头打出来后,战士们高兴地编出顺口溜:“叮叮当,叮叮当,打把镢头好开荒,粉碎老蒋的封锁,打败日本小东洋!”该连打造的生产工具不仅满足了本连的需要,还支援了几个兄弟连队。旅里还发动部队割条子、编筐篓和打柴火,挑到集市去出售,多方筹集资金购买种子,解决了生产中又一个急需。359旅在生产中就是这样靠群众动手动脑,想出一个又一个办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毛主席在王震旅长被评为边区劳动模范的时候曾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表彰,也是对全旅创造精神的肯定。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当时的生产技术是十分落后的,这不是个别单位短时间可以改变的,所以在生产技术上谈不上有什么大的发明创造。359旅在生产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主要是:迎难而上,奋力进取。他们白手起家,开头两年就大部分自给,进而全部自给,继之自给有余,并向边区政府上缴公粮。一般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他们做到了,这就是奇迹、就是创造;他们的领导方法和劳动组织是先进的、科学的,大到劳动组织怎样完善合理,小到开荒、挖窑洞怎样又快又好,都想出了好办法,这方面发挥了创造性,弥补了技术条件上的不足,因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在生产管理上他们建立了一套既坚持增产节约又调动积极性的好办法,保证了生产的健康发展;在生产指导上他们坚持以农业为主,同时兼顾工商副业,使之互相促进;在农业上不仅坚持北方特点,主要发展旱田作物,也打破传统习惯,开创了在当地种植水稻的成功范例。通过生产运动,部队不仅创造了坚持抗战、战胜敌人的物质基础,而且学会了自给自足的全套本领,不仅会种田、种蔬菜、饲养牲畜,而且学会了纺线织布、做衣服,等等。延安群众很有风趣地称赞他们说:359旅的战士除生孩子不会,什么都会。
  当年南泥湾人的创造精神,是我党我军处在巨大困难和压力下,坚持抗战救亡图存钢铁意志的表现。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在这场新的长征面前,我们更需要走群众路线,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激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振兴中华的热情和智慧,发挥他们伟大的创造性精神。
  我认为,讲南泥湾精神既不可忽视和忘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个核心思想,也不能忽视和忘记与这个核心思想紧密相联的另外三个组成部分。南泥湾精神是党中央的光辉思想和359旅创造性实践的结晶体,它应该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路线政策的高度自觉精神;不怕困难,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依靠群众,奋力进取的创造性精神。这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各行各业都要结合实际学习、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作者系甘肃省军区原政委,离休干部,曾在359旅后续部队工作近40年。)
  

南泥湾精神代代传/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四八七零部队政治部,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合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