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发扬延安精神更好地建设陕北老区*

马文瑞


  (1982年3月)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这个地区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是举世闻名的;这个地区在经济上的贫穷落后也是人所共知的。今天,陕北老区建设得怎么样了?陕北人民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这是全国人民、特别是曾经在陕北生活过、战斗过的老同志十分关心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陕北人民的回答是: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路线正、政策顺、人攒劲”,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在过去长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改善,农业生产连续三年获得全面丰收,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居住、交通、保健和文化教育等条件也有了显著改善。广大老区人民精神振奋,喜气洋洋,正在满怀信心地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
  党中央一贯地热情关怀陕北人民。新中国刚刚成立,毛泽东同志在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中,高度赞扬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贡献,勉励大家“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周恩来同志对陕北建设作过多次重要指示。1970年3月,在他的倡议下,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在延安地区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座谈会,会后,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以大力支援。1973年春天,周恩来同志到延安时,看到陕北人民生活仍很困难,含着泪向当时的省、地委领导同志提出迅速改变陕北老区贫困面貌的要求,后来他又批准每年给陕北增拨水利和农业建设专款。
  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援下,陕北人民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继续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陕北建设缺乏一条正确的方针,发展缓慢。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陕北人民饱尝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之苦,经济、文化建设和党的优良传统遭到严重破坏。尽管从1968年到1978年的10年中,国家给陕北调进返销粮7亿多斤,陕北人民仍处于缺吃、少穿、没钱花的困苦境地。当时大多数地区群众的平均口粮只有二三百斤,有30%的农民吃不饱。当时到过陕北的老同志,看到这种景况无不潸然泪下。
  二
  党的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从1979年开始,陕北老区在不断遭到旱、涝、虫、雹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延安地区1979年粮食总产91,600万斤,比1978年增长7.7%;1980年104,600万斤,比1979年增长14.2%;1981年夏粮总产17,000万斤,比前一年增长18%,秋季虽然因灾减产,全年总产仍然达到95,000万斤。榆林地区1979年粮食总产131,700万斤,比1978年增长7.13%;1980年受到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总产仍达123,300万斤;1981年一年总产135,000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占有粮食,延安地区达到800斤,榆林地区在1000斤以上。相当多的社、队实现了“耕三余一”。群众踊跃向国家交售余粮。仅延安地区去年超售万斤粮的就有60户。林牧渔副各业也得到全面发展。社员的经济收入成倍增加。延安地区社员人均收入1978年只有五六十元,1981年达到165元。有10万农户还清了历年的欠债。榆林地区从1979年以来,社员人均收入每年递增35%,1981年达到150元。农村的储蓄额逐年增加,群众的购买力大大提高。自行车、缝纫机等高中档商品供不应求。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陕北农村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修窑盖房热潮。1/3的农户住上了新窑或新房。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也提高了。建国前,陕北只有6所中学。现在有1,500余所(包括戴帽中学)。过去地方病严重的几个县,在防治地方病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绩。
  现在的陕北,普遍出现了口粮多、油多、肉多、存款多、修窑盖房的多、买“三大件”的多的喜人景象。陕北确实大变样了。
  三
  陕北老区为什么能在短短3年里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首先,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1979年以来,陕北老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逐步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减轻了群众负担,纠正了生产上的“高指标”、“瞎指挥”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同时,贯彻执行了陕西省委关于陕北农村放宽政策的十六条规定,鼓励和支持社员广开生产门路,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编织业等集体的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扩大了自留地,划拨了自留柴山和自留林草地、沙漠,开放了集市贸易,活跃了农村经济。特别是较早、较快地建立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克服了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把农民的劳动同他们应得的报酬直接联系起来,从而极大地调动丁生产队集体经营和社员自主经营这两个积极性,恢复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建设的发展。
  第二,有了一条符合陕北实际情况的农业生产建设方针。过去陕北发展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一条正确的农业生产建设方针。不管是宜农、宜林,还是宜牧,单纯抓粮食,广种薄收,盲目开荒,结果水土大量流失,土地越来越瘦,不仅粮食没有抓上去,反而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恶性循环。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确定了陕北农业生产建设的方针是:“农林牧并举,逐步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在努力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的同时,逐步建成林牧业基地。”并成立了陕北革命建设委员会,代表省委、省政府具体指导陕北老区的生产建设工作。近3年来,我们着重从解决陕北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入手,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逐步增加林牧业的投资,因地制宜地逐步改变陕北的农业结构。根据省委提出的陕北建设方针,各地、县(市)、社对本地的山脉、水系、土壤、气候、地形、地貌和各种资源进行了初步考察,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制定了发展远景规划和分年实施计划。改单一抓粮食生产为农林牧并举,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3年来,新增造林面积590多万亩,种草400万亩,逐步调整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使农林牧有机结合,各得其所,互相促进,为恢复生态平衡和保证农林牧业全面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工作。陕北各地党政领导认真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了农业科技机构建设和技术培训工作;调整了作物布局,因地制宜地增加了糜谷、小麦、水稻、豆类等作物的比例;选育和推广了杂交玉米、土豆、谷子、高粱等优良品种;改革了落后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根据陕北地区干旱、瘠薄等特点,总结和推广了山地水平沟种植法,川、原、坝地垄沟种植法,川水地间作套种法和旱原区油、豆、草肥田法。实行上述“四法”种田的地方,平均亩产比过去的习惯种法增加50-150%。榆林地区推广薄膜育秧移栽技术,平均亩产比直播稻提高两倍。在整地造林、飞播造林种草、植保机械化、引进和繁育家畜家禽良种等方面,也获得显著成果,尤其是引进细毛羊,打开陕北畜牧业的新局面。
  第四,比较合理地使用了老区建设专款。1979年以来,我们把中央每年拨给陕北老区这笔建设专款,主要用于扶助穷社穷队,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改善群众生活,并规定了管理办法,建立了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保证专款专用。同时把国家扶助同发扬自力更生精神,鼓励集体、个人一齐发展结合起来,把工程措施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使陕北建设专款在改变贫困面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年来,延安、榆林两地区新修基本农田60万亩、改造提高50万亩,新修水库23座,渠道110条,抽水站805处。延安、榆林两地区和淳化、旬邑、彬县新架输电线路2,700公里,解决了5个无电县的用电问题。新增电灌面积17万亩。新修县社公路70公里,社队公路1,087公里,新增通车大队146个。全区503个公社,社社都有了汽车。1978年,陕北老区穷队共有3,789个,3年来已用建设专款扶助了3,695个。受援穷队利用援建款治山、治坡、治沟,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贫穷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基本改变面貌的占25%,米脂县有64个穷队在一年之内就翻了身;有显著变化的占65%。
  四
  陕北老区可利用的土地面积有1.1亿亩,每人平均26亩,现有的农耕地、林草地仅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一半。土地资源丰富是陕北的优势。地下矿藏也很可观。据初步勘查,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数量大,质量好;食盐、石英砂、铝钒土、石灰石、瓷土、玛瑙等,藏量也比较大。正像周恩来同志多次指出的“陕北是个好地方。”近3年来,我们在陕北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是目前陕北的底子还很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要充分挖掘陕北的潜力,保证农林牧副工各业稳定地全面地增产,从根本上改变陕北贫穷落后的面貌,任务还艰巨,还需要我们坚韧不拔地进行长期奋斗。
  今后,陕北的生产建设任务,必须本着既要使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又要进行现代化的经济文化建设的原则,一面促进农业的稳定增产,逐步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一面广开生产门路,增加集体的积累和社员的经济收益,提高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争取尽快建成林牧业基地,并相应地发展工业生产。
  我们计划,首先实现胡耀邦同志同陕北人民提出的“一、九、八、五”的奋斗目标。就是到1985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实现人均1头大牲畜、9亩林草、800斤粮、5只羊。在工业生产方面,我们除了首先抓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积累高的轻纺工业外,还要搞好地质勘探工作,为将来开发和利用地下资源创造条件。
  总之,陕北是一个待开发的地方,资源丰富,潜力很大。只要我们坚决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依靠陕北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从根本上改变陕北面貌已不是遥远的事了。我们坚信,具有光荣传统的陕北人民,定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是马文瑞同志在陕西《农村工作通讯》上撰写的署名文章。
  

马文瑞论延安精神(中)/马文瑞著;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