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章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一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编著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比人民群众对国共两党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生动地讲述了在同国民党争夺抗日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中,为什么全国人民特别喜欢共产党。他说,第一,因为它不但有了政治方向,而且始终坚持了这个方向;第二,因为它有了一种作风,一种奋斗的习惯。它对于每个党员,除了教育他们坚持政治方向以外,还要他们有一种作风。这里所说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地反映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使自己的政治主张成为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这表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坚决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并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争取人民胜利的前途。这正如毛泽东勉励抗大学员时所说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便能够最后战败敌人。”①在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因而,在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它的首要内容,是它的灵魂。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体现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除了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之外,没有自己一党的私利,因而它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国家的命运,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通过自己正确的主张,为广大人民指明前进的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通过自己的纲领、路线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起到引导和向导的作用。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人的党,也就是教育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使它能够夺取政权并引导全体人民走向社会主义。”②“党是阶级的先锋队;它的任务决不是反映群众的一般水平,而是带领群众前进。”③毛泽东也同样强调:“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④为了引导群众前进,党就要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任务的有效途径,作为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因而,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的领导,即通过政治领导来发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这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无产阶级“经过它的政党实现对于全国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⑤这种政治领导,就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决策的领导,也就是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各革命阶级进行争取解放的斗争,通过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其中,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决定意义。
  无产阶级政党强调政治的作用,是同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它在正确指明经济决定政治的同时,又强调政治对于经济的巨大反作用。一切剥削阶级利用其占有的生产资料,剥削失去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反映在政治上也存在统治和被统治、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因此,在经济基础中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同样在上层建筑中也就包含着阶级对抗的内容。统治阶级必然要运用一切政治力量来维护这种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维护其统治地位。被剥削、被压迫阶级为了推翻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制度,也总是首先在政治领域进行革命,根本目的就是耍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并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彻底清除旧的经济基础,建立和发展新的经济基础。历史昭告我们,任何革命阶级只能通过政治上的革命才能够实现经济上的解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公开树起的一面旗帜、一座灯塔,有助于人民群众了解前进的目标,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之奋斗。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及其野蛮的侵略行径,使得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因而,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光明的前途,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及时地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明坚持持久抗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一正确的斗争方向,从而最大限度地把中国人民动员、团结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之下,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为自身的利益而战。正是在这一正确政治方向的指引下,实现了党提出的“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又如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党依据当时的形势和人民的意愿,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即贯彻七大主张的通过民主的联合政府的途径,实现建立新中国的目标。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党又及时地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转入战略进攻后不久,党又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纲领,领导中国人民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毛泽东曾指出:“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⑥他还说,不让群众知道党的政策,是我们有些工作不能做好的基本原因之一。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也使我们认识到,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会起到使群众认识真理,动员和团结群众的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的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团结起来,才能汇集成战无不胜的革命洪流。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迫切需要有远见的坚强的引导者与向导,因为这样的引导者和向导,是人民群众争取胜利的必要条件。”⑦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只有通过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全部工作,才能真正唤醒、推动、启发和组织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充分相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作用,使他们团结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巨大的作用和威力。它不但能够保证党的队伍步调一致,而且也是动员和团结广大群众的重要条件。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二、要保持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
  1938年4月1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讲的一段十分通俗的话,对我们理解什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很有帮助的。他说,共产觉有一个方向,政治的方向。这一个方向,全国人民都以为是好的,那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完成民主政治。这个政治方向是代表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的。共产党,从它生下来的那天起,就决定了这个方向。对外,因为帝国主义压迫我们,我们就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对于国内,有些东西都老了,都腐朽了,必须打倒,建立民主政治。这是中共十七年来提出的总方向,全国人民都赞成的总方向。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大家想想,民主政治建立以后,我们毕业了,还升不升学呢?有的,就是社会主义大学,它可以给人民最大的幸福。你不能够走完民主的路就不往前走了,要走的,那就是社会主义的路。可是,你要到社会主义去,就必须先走现在的路,按照现在的方向走。为什么全国人民特别喜欢共产党呢?因为它不但有了政治方向,而且坚持了这个方向。有人说,共产党常常有变化……我们说,我们是变的。十七年来共产党变过三次:第一次,1925到1927年的国内战争;第二次,苏维埃运动;第三次,九一八事变以后到现在的第二次统一战线。的确是变了的。但是,有没有不变的呢?有的,就是总的方向没有变。第一次大革命为的是什么?打倒帝国主义,完成民主政治。苏维埃运动为的是什么?打倒帝国主义,完成民主政治。这次的抗战,还是为了这个总的方向……中共十七年来都是忠诚于民族解放事业的。它不但有了受全国人民欢迎的政治方向,而且还坚持了这一政治方向……我们爬过了最难爬的山,过河,过草地,而且不怕杀头,几十万党员牺牲了,却依然前进,死的死了,活着的踏过他们的血迹,依然高举着鲜明的旗帜前进!
  根据毛泽东这个讲话的精神,我们理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一要正确,二要坚定。
  什么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给我们指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总的政治方向、奋斗目标不变,但具体政治任务却需要随着国情、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实践要紧密结合,革命的原则性与革命的灵活性要辩证统一,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要辩证统一。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有着不同的具体表述。在抗日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具体化为实现全面持久的抗战,达到“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具体化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纲领。
  “坚定”,意味着实践上、行动上的“始终坚持”、“持之以恒”,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带领群众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行动上应具体体现为不论在何种艰难困苦、尖锐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始终坚持工人阶级的立场;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正确把握党的当前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区别与联系,把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坚定正确”就是要做到以下四个“始终坚持”:
  (一)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工人阶级的立场
  政治是阶级的政治,政党是阶级的政党。没有正确的阶级立场,就没有本阶级政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党的性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坚持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靠共产党人坚强的党性来保证。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和升华。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大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工人阶级的产生、发展都是和大生产相联系的,它代表着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因而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创造者。但是,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无产者的作用、任务和使命就是率先起来同资本进行革命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把一切被剥削的劳动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只有始终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才能自觉地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方向。同时,只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才能将中国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品质,升华为彻底革命、不屈不挠,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只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才能将中国工人阶级的“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定为人生的目标,并保持这种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将其升华为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只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才能将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友爱、集体主义、遵守纪律的优秀品质,升华为对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的模范执行。
  (二)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大会上的讲演中,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经过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提倡,从党的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载入党章。
  毛泽东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的宗旨、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高度概括。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⑨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⑩由此可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党坚定不移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广大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作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最终消灭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这一根本利益,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通过自己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并为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忠诚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曾指出:“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11)推而论之,忠实地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同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
  (三)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12)事实表明,只有这样一个党,才有可能提出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才有可能带领群众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中国革命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是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民主的伟大革命。延安时期经历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这场伟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个大而弱的中国同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次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它要求战争的领导者能够通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并指明战胜侵略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中国革命斗争经历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够完成”一样,抗日战争如果“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祖国就不能保卫,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成功。”(13)解放战争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总决战,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同样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能够始终自觉地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牺牲精神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中国革命的任务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能够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革命运动的实际进程,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把革命斗争引向胜利;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队伍,能够在思想和政治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从而能够在中国革命运动中发挥战斗司令部的作用。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正像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党,一般地已经学会了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斗争的武器,已经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了。这时在全党确立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使党能够紧密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从而使党能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时通过艰苦的革命斗争,已经造就了一批“懂得马克总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14)的治党、治军、治国的优秀人才。这表明,党已经具备了应对复杂环境和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能力。也就是说,党具备了承担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即现实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样的双重任务,有能力把抗日战争的胜利引导到人民的胜利。
  (四)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党的当前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毛泽东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每个共产党员都应为此而奋斗,绝对不能半途而废。”(15)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在中国的条件下,如何把最终目标和当前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能不能树立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社会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在民主革命时期,主要的任务不是反对资本主义,而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以取得民族独立,反对国内封建势力以取得人民民主;主要的群众不是工人,而是广大的农民。因而,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如何把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同最低纲领(包括最低纲领实现以后的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成为一个突出而重要的历史课题。
  在党成立之初通过的文件中,就提出党的纲领是要以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来说,这表明一个初生的党就做出了符合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作为党的现实的基本任务,又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反映出幼年的党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规律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党的二大虽然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但对社会主义革命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还不能做出正确的说明。虽然在这之后党内有一些同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过理论探索,但毕竟没有形成全党统一的认识。相反,在党内却产生过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二次革命论”,以及要在民主革命的同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一次革命论”。这些错误主张曾长期困扰着党,并先后两度把中国革命导入歧途。这既不利于完成当前的革命任务,也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的前途。
  毛泽东在这方面进行了正确的探索。早在大革命时期,当全党尚未完全摆脱“二次革命论”束缚的时候,毛泽东就强调指出:“企图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他提出: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应该首先建立一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其“终极”目标才是实现“世界大同”。这初步指明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结。大革命失败后,如何判定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成为一个关系党的路线正确与否的重要问题。正是根据地建设的实践和反对“左”倾冒险主义斗争的经验,使党深化了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关系的认识。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上篇与下篇的关系,即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毛泽东说:“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16)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的指导原则。
  毛泽东确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联结点问题。也就是说,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决不可能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17)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必由之路。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又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它既存在资本主义的因素,又存在不断生长的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了。”(18)毛泽东领导制定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就反映了上述特点。拿经济纲领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其经济形态是:“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19)毛泽东指出,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所以必须实行“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方针。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还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成分,以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同时,对资本主义经济要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这主要是:一、不能动摇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二、要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和劳动条件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加以限制,使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得到限制,若任其自由泛滥势必危害整个国民经济。与此同时,毛泽东更强调新民主主义国家必须优先发展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国营经济,使这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导向的、决定性的作用,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强大的物质基础。这种立足于现实又为未来发展准备条件的策略思想,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纲领中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共产主义理想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但要最终实现这个目标,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都要通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才能逐步达到。因而,如何处理现实的发展阶段同终极目标的关系,是正确指导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既要反对超越阶段的“左”倾空谈主义,又要反对那种“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潮。这两种错误都曾给中国革命带来过重大损失,党正是在同这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③《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⑦《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2页。
  ⑧《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4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1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
  (1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2页。
  (1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0页。
  (19)《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3页。
  

论延安精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编著;有林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