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六章 第一节 三三制政策——1



  一 三三制政策的提出
  三三制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的一个重大创造,是这个时期政权建设符合规律的发展。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政权建设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则是三三制政策得以提出的客观前提。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立即领导所辖的23个县的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普选运动,年底完成了县、区、乡三级政府的选举任务。1939年1月,由各县复选产生的各阶级、阶层和民族的参议员,组成边区参议会,召开了第一届参议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边区政府组成人员,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规定了反映各阶级抗日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标志着边区已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接着,边区各级参议会和政府进行了改选,形成各阶级代表参加的各级政府。固林、延长、安定、曲子四县县、区、乡政府选举结果各级所占百分比是如下表:
  陕甘宁边区建立的有各阶级、各民族参加的民意机关和各级政府,这只是实现了由工农民主制到抗日民主制的转变,但还不是完善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因为,政权组织中的人员成分,几乎还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1940年初,延安县中区五乡在突击完成征粮工作中,为了达到改进与创造征粮工作的方式方法,由乡政府提出用民选方式组织征粮委员会,其办法是每十二、三户的居民中公选一个代表,结果全乡共选出27个委员组成征粮委员会。其中共产党员只有李国章等9人,其余高俊银、马生银、王天福等18人均系非党人士。这些非党人士,有当地富有者贺有力、绅士张克仁、延玉仁等,均积极参加工作。征粮委员会在延安县委和延安工作团的领导与帮助下,正确的发扬民主,在群众中进行充分的宣传解释和动员,精确调查统计,积极组织粮食入仓。该乡原定340石公粮的计划,不仅提前完成,而且超过了11石4斗4升,全乡各界人民都认为今年公粮出的公平,出得愿意。延安县中区五乡征粮委员会组成的新鲜经验,中共边区中央局即时给予肯定并号召在边区各地推广运用。毛泽东对这个经验很重视,批示指出:“共产党员只有与多数非党人员在一道,真正实行民主的‘三三制’,才能使革命工作做好,也才能使党的生活活跃起来,如果由党员包办一切,则工作一定做不好,党员也会硬化不进步”。①
  晋察冀边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实践,也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抗战初期,日寇兵分数路向华北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迅速南撤,旧政权土崩瓦解,广大地区陷入敌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自8月起,分批开到华北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广大人民群众也起来投入抗日战争,成立战地动员委员会,救国会、自卫会等带有政权性质的群众组织,游击队、义勇军、自卫军也逢勃发展起来。到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即晋察冀边区初步形成。1月中旬,在阜平召开了晋察冀军政民代表大会。在大会的宣言、通电和决议案中,明确提出照顾各阶级利益的政策,并以无记名投票选举出宋劭文、聂荣臻、胡仁奎、刘奠基、李杰庸、委凝先、张苏、孙志远、吕正操等9人为行政委员会委员,组成晋察冀边区政府。这些委员,当时除聂荣臻是共产党员身分外,其余都是国民党晋冀两省的省县官员和国民党军队的军官。这是在较广泛的区域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尝试,为建设各抗日阶级合作的联合政权又创出新的经验。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晋察冀边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经验和延安县中区五乡组建征粮委员会的经验十分重视,认为它“带着推动全国建立统一战线政权的性质,为全国观感之所系”②坚持抗战和建立根据地政权密不可分。为了适应、巩固和发展人民抗日的革命局面,指导“在晋西北,在山东,在淮河以北,在绥德、富县、陇东等地建立新的政权”③,使各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设统一化,规范化和制度化。1940年3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给党内的指示、在党的高级干部会上的报告中,全面的总结和概括了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人员分配,施政方针,基本政策,明确提出了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实施三三制的政策。
  注④
  ①陈正人《在实行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中延安中区五乡征粮委员会的创造及其意义》。
  ②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1991年6月第2版第741页。
  ④于呜:《陕甘宁边区怎样实现了民主制度》、《群众》1940年1月10日版。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