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战时财政经济纲领

星光 张杨


  一、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伟大的全民抗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爆发的。
  当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于1937年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各主要帝国主义强国争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斗争空前尖锐,最富于侵略性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了摆脱新的经济危机的威胁,决意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建立了柏林—罗马轴心,并武装干涉西班牙和进军莱茵非武装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意法西斯集团同英法帝国主义之间的大战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在远东的日本帝国主义,早已把灭亡中国征服世界,作为其“基本国策”。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的东北后,1936年又进攻华北。为了逃避新的经济危机,决心趁英美忙于应付希特勒德国在欧洲造成的紧张局势,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正式形成的时候,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以逞其灭亡中国独霸东亚的狂妄野心。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军事“演习”,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驻守在卢沟桥附近的国民党29军,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抵抗日本的侵略。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遭到中国守军的抗击,从此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共中央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即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7月13日,延安全市共产党员和机关干部紧急集会,毛泽东在会上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要的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同时,红军也迅速集中待命,随时准备开赴民族解放的前线。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阶层人民纷纷动员起来,组织募捐团、慰劳团、看护队、战地服务团等组织,搜集枕木、麻袋,帮助军队构筑防御工事、抢救伤员、送水送饭、运送弹药等,积极支援前线,极大地鼓舞和配合了军队的抗战。
  为了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集中全民族力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共产党作了更进一步的努力。
  1937年7月15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在庐山将中共中央所拟定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给蒋介石。宣言指出只有民族内部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变为独立自由的国家。并且提出了三项抗日的基本纲领:(1)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要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战争,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2)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3)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首先须切实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改善人民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纲领,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宣布四项保证:(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现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直接危害了四大家族和英美在华的利益,国民党以及英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在全国抗日怒潮的推动下,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中国不再求苟安,准备应成。他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要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的生存。
  在同一天,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邵力子、张冲在庐山继续进行会谈,经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宣称在此存亡危急之秋,全国国民应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并表示承认中国共产觉的合法地位。至此,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为了实现全民族的全面抗战的路线,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作出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并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即:(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3)全国人民的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抗日的外交政策;(6)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10)抗日的民族团结。在关于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纲领中,提出“财政政策以有钱出钱及没收汉奸财产作抗日经费为原则。经济政策是整顿与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战时农产物自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以及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救济失业,调节粮食,赈济灾荒等重要条款。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具体化,与中国共产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基本上相同的,因此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但是这些纲领政策,除抗日一点以外,国民党都不愿实行,而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则成为普遍的行动纲领。
  三、边区政府的成立和施政纲领的公布
  根据国共两党多次谈判,国民党承认了边区的地位。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正式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并经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33次会议通过,使之成为国民政府统辖下的一个特区政府(当时未行文)。边区所辖计有:陕西之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神府、延川、延长、肤施(延安)、甘泉、富县、旬邑、淳化、靖边、定边、安定(子长)、安塞、保安(志丹);甘肃之庆阳、合水、镇原、宁县、正宁、环县;宁夏之盐池、豫旺等26县,首府延安。并指定上述地区为八路军募补区。
  1937年秋,边区实行了普遍、直接、平等、不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了各级议会和政府。
  陕甘宁边区是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地方政权,边区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保安司令部、保安处、审计处;另设有高等法院,在边区政府领导下,独立行使司法职权。
  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下,边区军民为打退日寇进攻,清除匪患,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破坏,作了艰苦不懈的斗争。
  1937年底,日寇侵占山西以后,即调集兵力进攻边区。1938—1940年,先后九次向边区进攻,妄图消灭边区,打开进攻大西北的门户,进而占领西北,达到其灭亡中国的目的。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留守兵团和保安队,在沿黄河自卫军和人民的积极配合下,打退了日寇的进攻,保卫了这个抗日的中心堡垒和大西北的屏障。
  抗战初期,边区一些党政领导人,受了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在统一战线中,对国民党顽固派只强调团结,不敢进行必要的斗争,犯了投降主义的错误。首先是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蚕食边区、侵占边区土地,不进行反击,使边区的范围大大缩小。其次,在边区境内划出所谓“统战区”。这种“统战区”包括关中、陇东、绥德三个分区,富县全县、子长的瓦窑堡、折家坪,以及延安、甘泉、延长、延川县市区等广大区域。在“统战区”内放弃原有的民主政权,让顽固分子恢复反动政权,或者让顽固分子的政权与民主政权同时并存。这些反动政权实际上是国民党派遣特务,偷窃边区政治、军事情报、散布谣言,进行反动宣传,勾结汉奸土匪,破坏边区的据点。再次是对地主的复辟活动也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有不少返回边区的地主,强迫农民交还已经分得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的债务。尤其是张国焘在1938年4月逃跑以前代理主席期间,对顽固派的活动有怂恿包庇的罪恶,使政府工作遭受了极大地损失,边区出现了混乱状态①。
  1938年5月,边区中央局进行了改组,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直接领导下,边区纠正了投降主义路线的错误。5月15日,发布了毛泽东所写的有历史意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严厉谴责了国民党顽固分子的罪行,明确宣布:“(1)凡在国内和平开始时,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动。(2)凡在园内和平开始时已经建立及在其后按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实行改进和发展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组织及其他民众团体,本府本处当有保护其活动,促进其发展,制止一切阴谋破坏之行为。”②布告对维护边区社会经济秩序,制止顽固分子对边区的破坏活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大作用。
  边区经过士地革命后,原有的土匪已基本消灭,但是在抗战以后,在日伪和顽固分子的收买、勾结、组织、派遣下,土匪特务纷纷混进边区进行破坏捣乱。这些有组织的土匪多达40余股,人枪不下2000。其中有著匪赵老五、张廷芝、夏老么等,他们除了打家劫舍杀人越货以外,专门对边区进行破坏,曾在劳山劫车妄图危害周恩来,枪杀抗日军人家属、退伍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抢掠合作社、破坏国防交通,勾引少数部队譁变等等。
  边区政府在人民支持下,大力进行了剿匪工作,消灭了大小股匪。基本肃清了边区境内的匪特,保证了社会治安,使人民能安居乐业,进行生产建设。
  1938年,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以后,在日寇的诱降下,国民党政府的政策起了很大的变化。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了敌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英美派则采取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诬蔑陕甘宁边区政府为“非法组织”,绝对不能令其存在,加强对各民主党派,特别是对共产党的压迫,逮捕、监禁、杀害共产党人和爱国青年。与此同时,并不断制造磨擦事件,侵占边区土地,进行骚扰破坏。从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边区周围被国民党军队前后占去淳化、旬邑、正宁、宁县、镇原、豫旺六个县城及村镇数千处,共计面积约30640平方公里,占边区总面积的24%,人口约50万,占边区总人口的1/4。”③
  当国内外形势逆转的时候,为了团结抗战,巩固边区,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林伯渠主席、高自立副主席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边区政府两年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总方针,提出团结边区全体人民,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实现三民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会议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选举边区政府委员15人,林伯渠、高自立当选为正、副主席。
  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并于1939年4月4日公布施行。施政纲领本着拥护团结,坚持抗战的方针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原则,结合边区的环境与条件,制定了关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等方面的28项条款。在民族问题上:坚持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收复一切失地而战;实行民族平等权利,联合蒙、回民族共同抗日。在民权问题上:发扬民主政治,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机构,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发扬艰苦作风,厉行廉洁政治。民生问题上:确定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人民由土地改革所得的利益;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及其他可能开办之工业,奖励商人投资,提高工业生产;保护商人自由营业,发展边区商业;厉行开源节流办法,增加收入,减少开支;废止高利贷,政府举办低利借贷,奖励合作社发展。
  施政纲领贯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照顾了各民族各阶级的利益,对团结边区人民参加建设,发展抗日力量,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①《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对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②《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92页。
  ③《陕甘宁边区幅员的说明》,1944年。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星光 张杨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