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节 民间劳动互助的恢复

星光 张杨


  一、边区的“劳动互助社”
  在文化、经济比较落后的陕甘宁边区,进行生产主要依靠人的劳动力。这里本来就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许多青年参加了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总后方,边区曾经先后动员3万青壮年参加了八路军,此外,还有许多人参加了地方工作与各种抗日组织及工矿企业,因此,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农业劳动力缺乏的矛盾,边区的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劳动力的组织与调剂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参加劳动互助社、妇女生产学习小组、杂务队、义务耕田队等组织的人数总共181643人,参加劳动的妇女39750人。1939年底,全边区参加劳动组织的有249163人,占全边区人口的20%。
  但是,从内战时期就开始组织的“劳动互助社”等组织,却实际不起什么作用,“基本原因是由于他们不是农民群众自愿的组织,而是自上而下地按乡、村抄名单式地组织起来的空架子。许多农民还认为他们是政府为了动员义务劳动的组织,所以他们愿意自己组织变工、扎工而不愿意把‘劳动互助社’等充实起来。”①因此1940年以后,就都非正式地取消了。
  二、民间旧有互助组织的恢复
  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用各种办法减轻人民的负担,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边区农业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边区的耕地面积连年来迅速扩大,农业人口不断增加,粮食产量节节上升,牲畜也有较快的发展,因此,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经过土地革命的地区,农业发展更快,对劳动力的要求更为迫切,虽然增加了大量的移民难民新户,而劳动力仍然感到不足。如何调剂农村劳动力,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已尖锐地提到边区农民的面前。在这样的形势下,延属分区的一些地方,就自发地恢复了民间原有的劳动互助,延安、安塞一带的扎工的数量,1940年大致已达到并超过了土地革命以前的水平。
  耕牛、农具、种子的缺乏,是贫苦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严重问题。边区农民“不患无地可耕,而患无力去耕”。整个边区约有1/3的农民缺乏耕牛和农具。一头牛的劳动力等于两个人的劳动力,没有牛农民就不能多种地,也不能深耕,生产因之也不能发展。边区政府为了解决耕牛、农具、种子等问题,发动农民互相调剂,即以行政村为单位,以人力换牛力,粮种春借秋还,不加利息等等。如1940年延安县给难民就调剂了10220亩土地、279头耕牛、49.43石粮食、6.5石种子。此外,政府还通过各种合作社帮助农民解决困难。这种调剂工作,帮助了贫农,也不影响富有者生产的发展。
  民间旧有的劳动互助,主要是组织变工队和扎工队。这些劳动互助形式在边区有长远的历史,是农民在农忙时间进行互助临时组织起来的。因为是基于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因而比“劳动互助社”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这种劳动互助组织的优越性,没有引起当时领导机关的重视,变工、扎工还处于临时的自发阶段。
  ① 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编:《陕甘宁边区的劳动互助》,1944年。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星光 张杨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