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神内涵 > 理论联系实际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反对挥霍浪费、享乐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编著


  作为延安精神重要内容之一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去夺取胜利的精神风貌,是党的传家之宝。所以,党中央领导人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一直到胡锦涛同志,都一再强调并要求全党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都存在一些糊涂思想,党的作风上更存在一些与艰苦奋斗精神相对立的问题,我们必须澄清认识、提高觉悟、解决问题。
  其一,一些人认为“搞市场经济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他们看到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弄虚作假、制假贩假、走私贩私,或贪污受贿,或买官卖官,都可以迅速发财致富,就以为艰苦奋斗精神无用了。诚然,这些现象是存在的,有的还很严重。但我们更应看事物的本质。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运行方式,是为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动生产力的更快发展。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同其他经济运行方式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要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因为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产品,没有产品就无法进行交换和产生财富。所以,没有生产劳动及其创造出的产品这个基础,资本不过是一些无用的纸片而已,企业、公司的股票也只能是随时破灭的泡沫。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法则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谁想站住脚、发展起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本,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科技含量,从而生产出质量好、市场需要和欢迎的产品。而这只能靠扎实工作、勤恳劳动和艰苦奋斗才能得到,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偷懒的。弄虚作假、制假售假只能得逞于一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法律的不断健全,终归是要失败和受到惩罚的。同时还应认识到,我国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必然要受其引导和制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倡导通过诚实劳动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鼓励不劳而获的食利者阶层肆意发展,更不允许其成长壮大、长期存在,否则,就与资本主义没有区别,就不是社会主义了。至于通过违法经营、权钱交易致富的事,则是党纪国法决不允许的,现在党和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对此进行惩治,更没有什么值得赞赏和效法的。因此,看到市场经济一些消极因素和其运行中的恶劣影响,就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根本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对实践也是有害的。
  其二,一些人一听说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就认为与提高生活水平相矛盾,妨碍人们去享受生活,这是误解。诚然,艰苦奋斗精神当然包括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肆意挥霍,但并不是不要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相反,我们党提倡并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就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目标,就是要使人民群众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过上比现在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也启示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等不来,靠也不会来,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会施舍给你,只有靠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得来。也就是说必须靠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创造性劳动,使物质财富不断涌流并掌握着支配的权力才能得到。因此,通过艰苦奋斗而增加财富则是享受生活的根本前提。这是必须明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是不断消耗财富的过程。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劳动者素质和领导者工作能力、水平的限制,在一定时间里创造出的财富总量总是有限的,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又是不断提高的,如果不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不断艰苦奋斗地去创造财富,反而不思进取、铺张浪费,甚至肆意挥霍、大搞享乐主义,那有限的财富总量就难以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无法保证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其后果是很危险的。还有一个方面也是必须明确的,那就是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社会保障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人的生活还有不少困难,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出现不稳定,就难以使人民群众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我们不能不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不能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总之,无论从哪方面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不矛盾,要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决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精神。
  其三,更多的人则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在人们的生活已明显提高的今天,再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则是倒退。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奋斗过程,人类社会今天的一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无一不是经过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世界,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奋斗必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矛盾、问题和困难,奋斗的过程,就是不畏艰辛,探索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攻破难关、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就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甚至牺牲宝贵生命的过程。所以,奋斗又是异常艰苦的。奋斗与艰苦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如果将两者相比较,则首先是奋斗,重点也在奋斗,只有奋斗才可能前进。奋斗就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只有敢于奋斗又善于奋斗且不怕艰苦者,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知艰苦、怕困难而不奋斗者,只能停滞不前,无法改变已有的落后面貌和贫穷的窘态,如长期执迷不悟,结果必然是不进则退,最终被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所淘汰。中国古人云:“艰难困苦,王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说明他们也明白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我们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优良传统,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胸怀共产主义伟大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为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艰苦奋斗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思想。可以说,我们党和国家有今天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现在,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着艰苦奋斗。显然,这个艰苦奋斗过程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作风,而且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世界观,体现了热爱生活、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和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正确对待苦与乐、得与失和为党为国为民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反复证明,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支撑,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支撑,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支撑,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振兴中华和实现远大目标的强大力量,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有力保障。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要回头过苦日子、穷日子,恰恰是为了过好日子、富日子,不但不是倒退,恰恰是前进,一往无前不停步。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关于牢记“两个务必”的讲话中指出:“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发达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又强调: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我们应牢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中,永远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论延安精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编著;有林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