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神内涵 > 理论联系实际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践行毛泽东群众观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毕远佞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毕远佞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奠基者,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提出者,是党风概念的创立者,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概括者。自毛泽东之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使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蔚然大观、形成体系。但诚如毛泽东所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群众观是党克敌制胜、长期执政的武器而不是“钝器”。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贡献还不仅是他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观,更在于他本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使之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全部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不仅是理论体系“活的灵魂”,而且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共产党人特有的、最高层次的、最先进的价值观。
  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关键一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学习和重温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深刻领会毛泽东的群众观,对于继承优良传统、转变党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不仅要深刻认识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精髓与灵魂,更重要的是,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语行动中、在基层组织的执法行为中切实贯彻群众观。也许如延安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建设一样,在今天,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①,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却关系着人心向背和党的存亡成败。
  一、践行毛泽东群众观必须坚定宗旨意识、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党的宗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取向,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党在长期奋斗的历程中形成了如下认识: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坚持共产党人特有的、最高层次的、最先进的价值观。上述观点,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本宗旨的基本思想体系,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中国法宝”,是全体党员应时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宗旨意识。
  毛泽东的宗旨意识终生执着而强烈,时刻要求党的干部关心群众利益,关注群众生活。在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时刻想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反复强调:“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②
  树立了群众观点,有了群众工作的方法,明确了走群众路线的方针,还必须要有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自从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一开始并没有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个概念,而是较多地提到了为群众服务的说法。比如1943年10月,在《论合作社》一文中,他这样解释:“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时候,延安召开的许多重要会议,都会贴出一条标语,叫“为群众服务”。后来到1944年9月,在纪念张思德的讲话中,毛泽东才进一步把“为群众服务”明确为“为人民服务”。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更深层次上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他阐明了党的出发点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论述,深化了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论认识,使群众路线理论上升到哲学高度,标志着我们党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都趋于成熟。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理论认识的成熟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两大理论的形成。
  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概括的党的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目前,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干部动辄“当好群众的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说明“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宗旨意识已经异化。践行毛泽东群众观需要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和改革多管齐下。牢固树立、不断增强和切实践行宗旨意识,是共产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是否优良的试金石。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领导能力、工作作风都是直接的、经常的、重大的考验。而牢记宗旨意识,才能准确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秉持宗旨意识,才能赢得民心获得支持;增强宗旨意识,是8500万党员必须始终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凝聚13亿中国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的动力之源。
  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人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今后一段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践行毛泽东群众观必须坚持开拓创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延安时期,毛泽东反对轻视群众物质利益和对群众竭泽而渔、诛求无已的思想和做法。毛泽东指出:“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③实践证明,感谢群众疾苦,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根本所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的群众观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坚持实干富民、实于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于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陕西发展也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2011年全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3.2%,陕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7.8%,居第23位,处于全国中下游。六大监测类别陕西仅有民主法制、文化教育两大类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资源环境四大类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要清醒审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经济欠发达依然是陕西的基本省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是陕西的突出矛盾,增收富民依然是现阶段陕西的紧迫任务。把破解矛盾、科学发展、增收富民作为现阶段的紧迫任务,把握重点,聚焦热点,打破利益集团固化的藩篱,才能真正体现三秦群众的共同期盼,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
  三、践行毛泽东群众观必须坚决反对腐败、永葆干部队伍清正廉洁
  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并深刻论述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④全国解放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预见到: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的党这种地位的变化,给党创造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新条件,同时也容易使党内滋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骄傲自满等不良作风,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比以前大大增加,因此,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⑤,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这些颇有先见之明的论述,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指针,同时,也是继续坚决反对腐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种身份的转变,使党面临着完全不同于革命时期的新的考验。脱离群众是最大的考验和最大的危险,腐败会给党带来灭顶之灾。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的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长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在《人民日报》撰写的《好作风出战斗力》一文中直言不讳:“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最难做到的是居安思危,最要警惕的是腐败、享乐之习侵蚀我们的优良作风。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一段时期,社会不良风气在军队也有反映,个别领导干部玩物丧志、蝇营狗苟、贪污腐败,影响极坏。”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显示,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3759件,结案63906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8429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584人。全国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81391件,涉案金额222.03亿元。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律检查机关累计接受信访举报660.6万余件。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55144件,结案153704件,处分142893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34464人,给予政纪处分38487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8.3亿元。2012年,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698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961人。2013年,反腐力度前所未有,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2532件,结案173186件,处分18203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50053人,给予政纪处分48900人。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有31人。中央坚决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等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也说明了反腐倡廉的艰巨性。陕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12年全年受理信访举报18897件(次),初核8485件;立案5032件,其中地厅级10人、县处级10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575人,其中地厅级10人、县处级103人;移送司法机关172人;挽回经济损失1.69亿元。实事求是地说,人民群众对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影响恶劣的腐败案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情况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必须有壮士断臂的精神和勇气,否则,确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专题教育片《苏联亡党反思录》说明殷鉴不远,希望能使全党惊醒觉悟。习近平总书记告诫:“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四、践行毛泽东群众观,必须坚守“生命线”、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最具有原创性的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学说中最复杂和最带普遍性的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认识论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党93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脱离群众,革命战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会由胜转败、遭受挫折;坚持群众路线,党群关系鱼水情深、水乳交融、血肉相连,党才能在极其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由弱变强,从延安局部执政走向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风景这边独好”“风卷红旗如画”。抗战时期,美国军事观察组来华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今天,不走群众路线就可能走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就可能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切实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基础,落脚在实践。毛泽东大力倡导并力行的群众观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锐利武器,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标杆。毛泽东的群众观业已彪炳史册,延安时期党的全部实践中蕴含形成的“延安精神”更应历久弥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现实指导作用,是全党当前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努力传承的精神财富和借鉴运用的正确方法。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毛泽东群众观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延安时期是党的历史上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全党与群众血肉联系、水乳交融,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目前,坚守党的“生命线”,有效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对于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三个陕西”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陕西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的发祥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只有深刻理解毛泽东的群众观、大力弘扬毛泽东的群众观、切实践行毛泽东的群众观,才能更好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也才是对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感情上最好的缅怀和事业上最好的继承。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1.
  ③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⑤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8—1439.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长寿,樊为之,王天丹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