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十三 谒见毛泽东

王宇明

                  
  赵寿山与卫立煌的指挥部取得联系后,他请求把十七师开到陕西三原进行休整补充,并很快得到卫立煌和蒋介石的批准。赵寿山自是高兴。随即率部西渡黄河进驻绥德,受到八路军萧劲光旅和绥德警备区部队及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大力帮助。八路军与十七师举行了联欢大会,召开了对日作战经验交流会,萧劲光旅长到十七师讲话,充分肯定他们的抗日战绩,热情赞扬他们面对强敌,英勇抗击、不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从而鼓舞了部队士气,增强了重返前线,坚持抗战的决心。
  八路军绥德警备区政治部,为了帮助赵寿山开展抗战救亡宣传鼓动工作,特为十七师组建了一个剧团,派八路军干部司锐(中共地下党员)为团长、袁烙(中共地下党员)为副团长。赵寿山非常高兴。为了纪念十七师在娘子关血战中英勇牺牲的爱国官兵,他命名为“血花剧团”,并赋诗云:“血花命剧团,想起娘子关;抗日怕流血,何必出潼关!”
  剧团一成立,就突击赶排了一批小节目,先在街上演出,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后在绥德师范学校礼堂演出,慰问十七师官兵。赵寿山也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节目有《放下你的鞭子》、《江山好》、《黄河大合唱》、《大刀歌》和《陆海空军总动员舞》等宣传抗日救亡、鼓舞部队士气的小剧、歌舞、杂技,演出非常成功。特别是在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时,许多官兵泣不成声,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部队的抗日热情。
  正当赵寿山准备率部赴三原整训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生怕参加过西安事变的十七师开回关中后再闹出什么事来,所以,他百般阻挠,反对十七师返陕。在他的抵制下蒋介石又收回成命。无奈,卫立煌遂电令十七师开赴山西洪洞县集结待命。
  在绥德期间,赵寿山最重大最有意义的决定是访问延安,谒见毛泽东。
  延安是赵寿山最向往的地方,毛泽东是他最敬仰的伟人。在西安事变时,他见过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等中共领导人,受益甚大。那时他就萌发了谒见毛泽东的强烈愿望。当时,他就毅然把自己惟一的儿子赵元介、惟一的女儿赵铭锦送往苏区,鼓励他们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革命的道路。近来,南汉宸和十七师地下党同志都建议他去延安看看。赵寿山想,现在是国共合作的高潮时期,我去西安途经延安,确实是访问延安的极好机会,不能错过。
  赵寿山为了慎重研究访问延安和今后部队的行动问题,他急电在西安的杨明轩(赵的挚友、参议、中共地下党员、常住赵家)、杨晓初(十七师军需处处长、中共地下党员)和常汉三(进步人士、赵的故友)来绥德议事。
  杨明轩接到电报后,他们三人及赵寿山的夫人黄居仁等一行急忙起程。途经延安时,受到边区政府的热情接待。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为了促成赵寿山访问延安,特派在抗大学习的赵寿山之女赵铭锦随其母一起去绥德看望父亲,并捎去了党中央对赵寿山的问候及希望他访问延安的重要信息。
  赵寿山与杨明轩、杨晓初、常汉三一起,经过在绥德缜密的研究,根据当时的形势和部队的处境,决定了四个问题:一是赵寿山访问延安,亲自向毛泽东汇报,请求帮助;二是执行卫立煌的电令,部队迅速开往晋南洪洞,争取留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三是加强部队的抗日教育和政治改造,切实执行三大禁令、四大口号,改善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四是请求中共中央多派些干部来十七师工作。
  1938年1月中旬,赵寿山命令部队东渡黄河向晋南转进。他自己怀着兴奋、渴望的心情,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受到毛泽东、叶剑英、林伯渠、张国焘的热烈欢迎和亲切会见。
  在延安,赵寿山由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罗瑞卿陪同参观了抗大。他们一边参观,罗瑞卿一边介绍:抗大是一所专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培养干部的学校。它的前身是红军大学。毛主席对抗大非常重视,他自兼校长,经常来学校讲课、作报告。他亲自为抗大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三句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赵寿山认真听讲,不住地点头:好!好!他们爬上山坡,参观学员们住的一排排整齐明亮的窑洞,观看了操场上严格正规的队列训练。学员们喊声洪亮,朝气勃勃。罗瑞卿说:我们是勤俭办学嘛,这一排排窑洞是学员们自己动手打出来的,这一块块操场是学员们自己动手开出来的。这叫住窑洞,吃小米,学马列,艰苦奋斗噢。赵寿山也风趣地说:这就是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像潮水一样涌向延安的原因吧。罗瑞卿听了也高兴地笑道:是的,是的。走着走着,赵寿山的视线停留在一条标语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罗瑞卿说:这八个字是毛主席为我们题写的校风,也是对学员的四条要求。
  一上午的参观和罗瑞卿对抗大办学经验的详细介绍,给赵寿山留下深刻的印象,明确了一个问题:八路军的干部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在延安,赵寿山最重要的活动安排是谒见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
  某日下午,毛主席派人请赵寿山到他的住处做客。
  赵寿山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边区招待所来到延安城南凤凰山下一个院内。毛主席掀起白布门帘出来迎接赵寿山,两人热烈握手问好。进屋后,毛主席亲切地招呼赵寿山坐下、吸烟、喝茶。
  赵寿山看到,屋内陈设极为简单:东边墙下放着两个装满书报的书架,西边墙下放着一张方桌和几把高低不等的木凳,屋中间生着一个木炭火,在墙角堆着少许木炭。赵寿山惊奇地发现:原来,中共领袖毛主席就住在这样简陋的窑洞里办公啊。
  毛泽东首先说道:“十七路军参加了西安事变,为逼蒋联共抗日立了大功噢。七七事变后,你们北上抗日,在保定,在娘子关,面对强敌不屈不挠,打得很英勇,大家辛苦了。”
  接着,毛泽东询问了十七师在娘子关作战和碛口整军情况以及部队的现状、具体位置等问题,赵寿山一一作了回答。同时,他提出抗战形势、统一战线、部队改造等问题,向毛泽东请教。
  毛泽东简述了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中国与日本两国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对比变化后,着重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作了阐述。
  毛主席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退到次要地位。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已由蚕食发展为鲸吞,战争越来越大,中华民族已经到最危险的时候。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要求抗日救亡。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只要我们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唤起全国人民,把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坚持全面抗战,长期抗战,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赵寿山一边倾听着毛泽东的谈话,一边仔细端详毛泽东。他身材魁梧,着一身深蓝色粗布棉衣,在袖口和大腿上都补着补丁。脸庞清癯,蓄着长发,双目炯炯,神采奕奕,感到在他的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谈到十七师的整训与发展问题时,毛主席指出:“要坚持长期抗战,一定要保持和增强部队的实力,搞好补充整训。杨虎城将军还在狱中,一定要保持十七路军的番号,使这支抗日爱国的武装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
  赵寿山说:“我们在娘子关一战,牺牲惨重,兵员锐减,干部奇缺,希望毛主席多给我们派一些干部。”
  毛主席点燃了一支香烟,笑着说道:“给一点可以,但不能多。主要靠你们自己培养。培养干部,改造部队嘛。”
  赵寿山赞同地说道:“我参观抗大时,罗教育长也同我谈过这个问题。我决心参照抗大的做法,办一个教导大队,大量培养新干部,把十七师建成一支抗日劲旅,配合八路军抗战到底。”
  毛泽东听了很高兴。遂从文件箱中拿出一本事先准备好的密电码本交给了赵寿山。毛泽东说:“这个密码本子叫‘子密’,你的代名为‘子云’。以后有事派人来用这代名和密码本就行了。否则,中央是不会相信的。”后来,赵寿山就是用这个办法和党中央、毛主席联系的,对北抗日寇、南斗重庆起了很大作用。
  对延安抗大的参观访问,特别是毛泽东的亲切接见、谆谆教诲,使赵寿山对共产党、对共产党的领袖、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的了解与认识一下子得到深化与提高。他当即向毛泽东明确表示:我愿意接受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指示,愿意参照八路军的治军经验,教育与改造部队,愿意留在敌后,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
  赵寿山从毛泽东那儿回到招待所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延安山坡上所有的窑洞灯光明亮。延河流水在灯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他抑制不住兴奋、喜悦、幸福的心情,见了随从人员就高兴地说:见到毛主席啦!见到毛主席啦!
  抗大的熄灯号已经吹过,延安城万籁俱寂。赵寿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如潮。他回忆着白天毛主席会见他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不由得又联想起去年7月9日蒋介石会见他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并将他们加以对比,他惊奇地发现那是多么的不同啊:
  毛泽东穿的是打了补丁的粗布棉衣,而蒋介石则身着高级呢料制成的将军制服;
  毛泽东住的是极为简陋潮湿的山间土窑,而蒋介石则住的是富丽堂皇的花园别墅;
  毛泽东是谦虚和蔼,平易近人,而蒋介石则是骄横跋扈,官气十足;
  毛泽东是宽厚纯朴,以诚待人,而蒋介石则是虚伪奸诈,口蜜腹剑。
  使赵寿山特别难以忘怀的是毛泽东衣服上的两块补丁。他感慨地自语道:穿着这样衣服的领袖怎么能忘记人民!对这样的领袖人民群众怎么能不拥戴啊!
  赵寿山虽然在延安只住了短短六七天,但他在政治思想上的收获却是很大的。使他无可置疑地认识到,中国的希望不在南京而在延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延安之行,历史地成为赵寿山“政治生命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