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十五 在朱德、彭德怀指挥下(下)

王宇明

                    
  在朱德、彭德怀指挥的日子里,十七师和八路军的关系十分密切。
  八路军总部对赵寿山和十七师部队非常关心。彭副总指挥、左权副参谋长和陆定一部长,经常到十七师看望赵寿山师长,指导部队工作。他们同赵寿山促膝交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讲述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介绍八路军政治工作经验,鼓励他们坚持西安事变的宗旨,发扬十七路军的革命传统,不断促进部队的团结与进步。
  赵寿山对朱总、彭总也十分敬重。对八路军总部的作战命令坚决执行,不打折扣,总部召开的各种会议、举办抗日干部训练班,赵寿山都派人参加,对十七师产生了良好影响。
  3月24日至28日,朱德总指挥在沁县小东岭召开东路军高级将领军事会议。与会者有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师以上军官 30多人。赵寿山师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由彭德怀作报告,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必须改造旧政权,实行民主政治。(二)军队要实行战时的政治工作。(三)要武装群众,发展游击战争。最后是朱德讲话。除了分析抗战形势外,着重讲了游击战、运动战、政治工作和官兵关系、军民关系等问题。在赵寿山的建议下,刘伯承师长讲了游击战战术问题。
  当时,晋东、晋南的长治、临汾等重要城镇相继失守,阎锡山已逃到黄河西岸。所以,赵寿山对坚持山西抗战缺乏信心。这次会议使他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抗战信心,学习八路军游击战和政治工作经验,对促进部队的团结与进步起了很大作用。
  会议结束时,朱总司令邀请与会将领观摩一二九师响堂铺战斗。
  一二九师侦知,河北涉县日军十四师团近日可能派出一个较大的汽车运输队经东阳关向黎城运送军用物资。经八路军总部批准,决定在涉县和东阳关之间的响堂铺打一个伏击战。
  3月31日上午7时30分,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陪着国民党将领到达响堂铺附近山头观战。可也巧得很,不到半小时,日军汽车运输队果然耀武扬威地开了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国民党九十四师师长朱怀冰有点急了,对刘伯承说:“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了,你们怎么还不开火?”刘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前线指挥员徐向前,见敌人已全部进入我军伏击圈,即下令开火。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升起,埋伏在公路两侧山上的八路军用迫击炮、机关枪、步枪一齐开火。时间不长,徐向前见日军混乱不堪,遂下令吹起了嘹亮的冲锋号,两面山上的八路军战士,一个个如猛虎下山冲向公路。护车的日军仓促应战,以汽车为依托,拼命抵抗,激战两小时,战斗胜利结束。
  不一会儿,徐向前来到观战阵地,向朱总司令报告战绩:此次战斗,历时两小时,毙伤日军400多人,击毁汽车180多辆,缴获迫击炮4门、各种枪支300多枝,以及大量弹药、罐头等军用物资。大家听了,热烈鼓掌,备加赞扬。国民党第三军军长曾万钟赞叹道:“八路军的游击战真是名不虚传啊!”赵寿山格外高兴,他深有感触地说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今天有幸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八路军的游击战秘密、迅速、坚决,战术十分灵活。虽然打小胜仗多,但是积小胜能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今天歼灭敌人三百,明天歼敌人五百,几个小仗加起来就是一个大胜仗。这样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在朱德、彭德怀指挥的日子里,十七师大力改进了部队政治工作。
  赵寿山十分重视学习八路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大力改进部队抗日宣传鼓动工作,着力提高官兵的民族感情,增强战斗力。他在《自传》中谈到这段经历时是这样讲述的:
  当时,彭副总司令主持东路军,十七师在他指挥下,游击敌后,半年有余。这期间,关于部队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1)成立战地服务队、血花剧团,进行对当地人民的宣传、组织及武装各项工作,配合部队对敌作战。(2)各营连选派指导员,从事连队政治工作。(3)选派班排干部40余人,赴东路军受训。(4)常请彭副总司令到十七师为干部讲抗日战略战术及抗日政治工作。(5)向当地地主、富农和商人借军队给养等。(6)先后克服晋城、长子、沁县、高平、壶关等城市。①
  赵寿山仿效八路军设政治部的做法,在十七师组建了战地服务团,委任武志平(中共地下党员)为团长。其主要工作:一是开展地方群众工作。每到一地,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亡,动员群众支援前线。二是开展部队内部的宣传鼓动工作,出版刊物《战地》,宣传部队英勇杀敌的模范事迹,鼓舞抗日士气,活跃部队生活。
  搞了一阵后,赵寿山感到领导不得力,工作缺乏生气。他为了进一步加强战地服务团的工作,特将在西安的参议崔仲远 (周恩来曾告他崔是中共党员)调到前方,指示他重新组织战地服务团,血花剧团也归并在内,崔仲远任团长、武志平任副团长。服务团设组织部、宣传部、武装工作部、群众工作部、妇女儿童部,人数增至五六十人,绝大多数是八路军派来的抗大学生和安吴青训班的学生,其中有许多人都是共产党员。如宣传部长司锐、组织部长申敬之、妇女儿童部长赵铭锦以及血花剧团的袁烙、梁芬、刘雪等人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在战地服务团的努力下,十七师的抗日政治工作,轰轰烈烈,非常活跃,对增强部队战斗力、鼓舞部队士气,起了很大作用。
  时任十七师参谋处处长的进步人士于景祺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是这样描述的:
  这一时期,尽管在敌后处于四面包围之中,与外界隔绝,但官兵的精神生活却非常愉快。有仗就打,不打仗的时候,不是开会学习,就是做文艺活动。血花剧团轮流到各处演出。战地服务团政工人员到宿营地,就做群众工作,集合群众开会宣传。因此,地方群众对部队倍加亲切。群众组织得很好。用鸡毛信方式传递消息,消息封锁得很严密。如有敌特混入,可立即发现逮捕。记得在高平附近,有一次就捕杀了三个汉奸,暴尸田野。另有一次在横河镇捕获了一个汉奸。血花剧团有个女同志,叫崔汉卿,要求由她亲手枪杀了这个汉奸。这就说明当时在部队中每个同志对敌人的气愤和憎恨的心情。②
  在晋东南抗战的日子里,十七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血的代价。
  1938年夏,蒋介石为了巩固在陕西的独裁统治,彻底将杨虎城十七路军的势力逐出陕西,继1937年11月囚禁杨虎城之后,又免去了孙蔚如陕西省主席的职务,由他的嫡系将领蒋鼎文接任。遂将原十七路军的部队改编为三十一军团,孙蔚如为军团长,辖三十八、九十六两个军,开赴山西中条山抗战。赵寿山升任三十八军军长(李兴中为九十六军军长),奉命开赴中条山归还建制。
  赵寿山接到归还建制的电令后,他首先考虑到,在晋东南历次战斗中为国捐躯的三十七位烈士的英骸还散寄在各处,实不足慰死者之灵。今要他去,甚感不安。为了永远纪念先烈,他决定将散寄各处的英烈遗骸集中安葬于高平董峰山上,树碑志哀,以旌忠魂。
  赵寿山师长的建议得到高平县抗日政府和各界抗日团体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遂在高平县原村乡窑头村辟地三亩,筹款建碑。
  纪念碑呈方塔型,分两层,高190厘米,四面刻字。正面向南,刻有赵寿山题写的“陆军第十七师抗日晋东南各战役阵亡烈士纪念碑”。背面刻有高平县自卫队献词“精神不死”四个大字。在东南刻有高平县县长刘涵森撰写的碑文,在西面刻有高平县农民救国会的献词。在碑一层左右两面刻有三十七名阵亡烈士的名字。在正面刻有赵寿山师长撰并书的纪念文:
  夫死有重于泰山亦有轻于鸿毛。盖当死而死则死重于泰山,不当死而死则轻于鸿毛。诸烈士捐躯报国,马革裹尸,振我民族之精神,惊彼倭奴之心胆。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光明磊落,死重于岱岳矣。寿山与诸烈士共患难、同生死已非一日,尝策励诸同志曰,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今诸烈士竟克践斯言,赍志以殁,其壮烈为何如耶?!回忆诸烈士与倭寇交绥之际,出入于枪林弹雨之中,折冲于九死一生之地,此仆彼继,恐后争先,当是时也,天地震怒,风云变色,卒使倭寇胆落,惊相溃窜,成功成仁,二者兼备。寿山痛悼之余,惟有躬率在生同志,秉一贯之初衷,继烈士之壮志,矢勤矢勇,再接再厉,驱日寇出中国,收失地之版图,以慰诸烈士在天之灵,而尽我军人卫国之职。妥述数语,用志纪念。
  弹指之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纪念碑仍然完好矗立。每年清明节时都有很多学生前来扫墓,倾听老人们讲述当年十七师将士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雄事迹,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①赵寿山:《自传》,《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420页。
  ②于景祺:《三十八军抗日战场战地见闻片断》,《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15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