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今日报道>回忆与访谈

  


睹物思人:一只怀表见证历史//解放日报,2001.10.21


    也许在上海,曾经与张学良关系最密切的人当属孙铭九,可惜,孙老先生已于去年逝世。辗转寻得孙老先生的儿子孙德友,记者有幸听他讲述父亲跟随张学良将军的戎马生涯,以及关于他父亲与张学良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刚坐定,孙德友就取出一只绸缎的小方盒,打开,是一只怀表。表链不见了,用一根红丝带串着,轻轻捻动发条,居然还能走。已经发黄的表面上,一幅人物照片很醒目,孙德友说,这就是张学良。60多年来,这块怀表从未离开过孙铭九,每每想念少帅,孙铭九就从怀里取出,端详一下少帅的英姿,听一听“滴答滴答”的怀表声。孙德友告诉记者,父亲孙铭九与张学良的胞弟张学铭是同学,同学中还有后来成为张学良女婿的陶鹏飞。经张学铭推荐,孙铭九进入北平步兵学校参军。孙家是中农,从小,孙铭九受父母忠孝教育,学习非常刻苦。他小时候放过猪,拾过柴,能够参军并得到张学良的赏识很不容易。因此,孙铭九怀着感恩的思想,觉得军人应该对长官忠,对国家孝。其时,张学良保送一批优秀学生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就在出发前张学良接见同学们时,站在队伍里的孙铭九第一次见到了英姿勃勃的少帅。孙铭九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炮科,两年后,皇姑屯事件爆发。于是,他和一班同学提前毕业回国,被分配到沈阳步兵学校任教官,张学铭则任天津公安局局长。一次,张学良在上海参加完国民党的会议后直飞天津,准备回北平时,提出让弟弟张学铭选派可靠之人护送他从陆路回北平。当时,张学铭已是天津市代市长,孙铭九也在天津当保安队大队长。接到任务后,孙铭九挑选了10多个人出发了。孙德友听父亲讲,当时,孙铭九和副官的车在前,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车在中间,后面是一辆乘坐卫兵的中型卡车。到北平后的第二天,张学良就把孙铭九叫到办公室,拉拉家常,说了一些勉励的话。之后,他拿出一块用紫绒盒包装的怀表,说:“我在瑞士定做了一些表,这块送给你留作纪念。”孙铭九非常激动,马上立正敬礼:“感谢副司令栽培。”张学良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年轻人,好好干。”不久以后,经张学铭推荐,孙铭九来到张学良身边,先后担任机要参谋、侍卫营长、特务团团长等职,参加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并亲手活捉蒋介石。据孙德友讲,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要送蒋介石回去,孙铭九不理解,张学良说:“自己做的事情只能自己了。”这一别,就是半个世纪。解放后,孙铭九多次托人带口信给张学良,可惜都没有什幺结果。孙德友回忆,父亲曾两次给张学良写过书信,一次拜托台湾一位大学教授转交,一次拜托李敖。最后,李敖将孙铭九的书信编入他的书中,或许是想以这种方式向张学良转达老部下的怀念之情吧。90年代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名姓张的教授采访张学良,之后来上海采访孙铭九,当场把采访张学良的录像放给孙铭九看。孙德友说,当时父亲很激动,这是当年西安一别后,第一次看见张学良的形象。那一次,张教授带走了很多上海的照片。据张教授后来对孙德友讲,翻看这些照片,90多岁的张学良似感慨万千。当看到孙铭九的照片时,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窗台前仔细端详,对张教授说“就留这一张吧。”并自言自语:“人是好人,就有点单纯,像小孩子一样。”还关切地问起孙铭九在上海的近况。沧海桑田,在孙铭九的遗物中,几乎所有与张学良有关的东西都不见了,只有那只泛黄的怀表还在“滴答滴答”坚韧地走着,这似乎告诉人们:为全民族抗战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张学良,人们永远记得他。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