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今日报道>港澳台报道

  


张学良二三事黎泽济//大公报,1998.12.12


    以「二三事」标题﹐择要简括一个人的言行﹐大概是始于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后来以此命题的作者「实繁有徒」﹐例如梁实秋有《胡适先生二三事》﹐夏衍有《杨度同志二三事》。欧阳修诗云﹕「洛阳旧友一时尽﹐十年会合无二三」。「二三」不过约略言之。梁实秋那篇所言就不下十余事。
    略举个人言行﹐如剪裁得当﹐是颇能「阿堵传神」﹐反映出其人的真面目的。这种文字效果﹐区区此文自难企及﹐然心窃向往之。
    过去官场「用人唯亲」﹐几成惯例。何键是醴陵人﹐他做湖南省主席﹐多用小同乡。湘人套《四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讥讽他为「非礼(谐醴)勿用」。
    三十年代初蒋介石的外甥竺培风与笔者同时考入中央大学﹐读了不满一年﹐忽然辍学﹐听说是侍从室需人﹐他应召去当差去了。
    这样任用亲故﹐是当时官场颠扑不破的成规﹐张学良独能破此成规惯例。他手下一师长出缺﹐孙铭九(即西安事变中搜得蒋介石并背负之下山者)建议用张氏仲弟学铭﹐张氏批评他说﹕「你以为他是我弟弟﹐就能当师长了﹖师长是国家的公职﹐应该找合适的人做﹐决不能讲私情﹗」
    史书说「绛灌无文」﹐指西汉武将周勃灌婴未能知书达理。张氏虽出身军旅﹐似很注重诗书能读经史﹐他和赵一荻所生子闾琳才四五岁﹐就亲教他背古诗。
    一九三六年春节张召集军官训话﹐引了《孟子》「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并解释说﹕用现在的话来讲﹐「责难于君」就是下级可以批评上级。「陈善闭邪」就是下级可以向上级提出好建议。「吾君不能谓之贼」的意思是下级应当相信上级﹐不能认为上级办不到而不相信他﹐那就成为贼害上级了。
    当时他一心想抗日﹐而受制于蒋介石﹐惟恐部下不相信他﹐故引《孟子》的话加以告诫。这段《经》文﹐只第三句依己意变通解释﹐是颇与后来中国称道的「古为今用」的主张不谋而合的。
    他在台湾幽囚「解禁」后﹐写过一篇文章称譆周恩来很大胆﹐一九三六年敢只身到东北军防地与他相晤﹐文中引了「安省酖人羊叔子」的典故﹐可见他不但通《经》﹐后来于专研明史外更涉猎其他朝代的史籍。张氏在台﹐除潜心文史外﹐似更临池习书﹐一九七九年台《自立晚报》登有他写的行书条幅﹐规晋唐﹐极见功力。
    外界多以为张氏生活豪侈﹐据他身边工作人员赵新华说﹕张氏吃饭同卫士副官共一个厨房﹐饭菜的差别并不大。「他生活比较节俭﹐九·一八事变后﹐他就抽中国焜﹐喝中国酒﹐一般抽白金龙香焜﹐酒一般喝西风汾酒。」(见赵作《我在张公馆承启处》)白金龙和西风牌焜酒﹐当时极普通﹐张氏平民般的生活﹐与豪门孔宋食必珍馐﹐惟洋是尚﹐何其两样﹗
    张氏处事勇决果敢﹐一般人吸毒成瘾﹐沉溺其中﹐极难主动戒除。闻家兄叔平云﹕张毅然戒毒﹐洸宋子文安排﹐住进上海宏恩医院。由于毒瘾甚深﹐戒时极为痛苦。他叫人用白布将自己手脚缠绑在床栏杆上﹐头两天身躯在床上蹦腾转扭﹐状如癫狂﹐经过一连好几昼夜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终于一举戒绝。有人说他出国去戒毒﹐纯属揣测﹐他是戒了毒才出国游历考察的。
    戒毒后他身体日益强健﹐与以前的消瘦萎靡判若两人。一九三六年国民党举行六中全会﹐开幕礼成﹐摄影甫毕﹐一记者突然跃出﹐向主持典礼的汪精卫开枪﹐汪中弹倒地﹐赖张氏一脚将刺客踢倒﹐使之就擒。他临变不惊﹐勇制凶手﹐一抬腿竟能将人踢倒﹐实得益于戒毒后﹐体力增强﹐故身手如此矫健。
    他任剿总副司令时陕西省党部曾用特务手段暗捕他的两名部下﹐他再三要人﹐党部谎称没有捕。他说﹕你们没有捕﹐一定是土匪干的。一怒之下﹐下令调东北军对西安实行戒严﹐并派卫队4入省党部搜寻﹐砸门将两人带走。
    张氏如此敢作敢为﹐连戴笠也为之胆怯。据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送蒋回南京﹐一见戴笠﹐就不无自负地问﹕雨农﹐你们的特务工作是怎么做的﹖西安这样大的行动﹐事前竟丝毫没有察觉。戴笠回答说﹕对副司令我们不敢做特务工作。他答的似乎是实话。
    张氏胸怀坦率﹐用人不疑。骑兵团长刘桂五是东北军中的神枪手﹐临潼拘蒋﹐要用他打头阵。为了使刘熟悉地形并辨认蒋介石﹐事变前一天张氏特带他去华清池见蒋﹐洸辞说刘一心要抗日﹐说服不了他﹐请委员长亲加教训。据刘后来对张的秘书栗又文讲﹕「副司令胆子真大﹐他把我介绍给蒋介石后﹐迳自去邻室和蒋的左右闲聊﹐竟不怕我告密﹗」
    张氏在南京被扣﹐留在西安的财物近百箱﹐多半是各方显贵赠送的礼品。据保管员赵新华称﹕中有墨索里尼女婿齐亚诺送的两枝手鎗﹐一镶金﹐一镶银。这些财物于一九四五年运往重庆交与张的旧部于学忠。沧海桑田﹐世事多变﹐后来就不知所终了。
    张氏在东北的财物﹐据《邵元冲日记》一九三四年四月廿八日所记云﹕日寇侵占东北﹐「嗣为缓和张学良计﹐以其别墅所储货财古物装四百余箱运抵塘沽以交张。张谓东北四省之土地政权﹐及人民之生命财产﹐皆由我而失﹐我何能收回一己之财产﹐乃峻拒之」。
    敝屣私财﹐勇于自责﹐益以上举各事﹐不难窥见张氏之为人。屈指华夏近代贤豪﹐经历节操﹐堪与张氏比肩的人﹐可以说是极难其选的。 

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