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辛亥革命中的哥老会

朱叙五 任松年 庞建堂 朱自洪 周端甫 朱霞轩 王丕卿 杨树森 胡景通


  (这份材料是根据有关人士的口述笔录,并参阅了一些清政府官方文件和片断零星资料综合整理的。——编者) 
  哥老会是旧社会群众性的秘密集团之一,散布的面很广泛,全国范围内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其成员的阶级成分,主要的是破产农民、失业的小手工业者,及游民无产者。中上层人物间或也有参加者,但为数不太多,又多半在他们自己人中间,也不完全公开,即所谓“打埋伏”。他们的政治目标不十分明显,但具有强烈的反抗清朝的封建统治的精神,并在清朝一代里,就陕西来说,发动过多次武装暴动,就中以白河县梁悦兴即梁和尚的纠集党徒,祭旗举事;延安府任汉瀧以闹教(天主教)为词,联络汉蒙民族,刊刻印章,制造旗帜、令箭,自称“提台”①等案件较为突出。哥老会的成员在集团内的地位中是彼此一律平等,而以一个山堂为中心进行活动,山堂与山堂之间,也没有此一山堂服从彼一山堂的义务,从而不可能形成一个全面领导的组织。它们在经济上倡导一种“梁山义气”,或称为“桃园义气”的精神,所谓“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饭同吃,有难同受”的口号,互相间执行较好。这就大大地便利哥老会内部的团结互助,也正适合于这些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者、游民无产者的要求。清政府虽然尽其压迫搜捕的能事,并订出加等治罪的法律②,企图防止、消灭这一集团,可是它越来越发展壮大。哥老会究竟于什么时产生,根据现有的材料看,还难于作出肯定的结论。但从它的那种较有条理的组织、互相在连系中的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手势”、在认识后的各样“礼节”和在盘问中的许多“问答”(自称为“条子”或“言于”)③,以及对各种事物称谓的专用辞汇等等看来,是有相当长的发展历程的。
  陕西究竟什么时候才有哥老会,也和全国一样,找不出可靠根据。从占有的材料上看,同治年间,陕西从外省流入大量“客民”,左宗棠进兵新疆时,他的队伍里,原有不少的“哥老会”哥弟,其后告假、遣散的“客军”留驻在陕西的极多,哥老会在陕西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正如陕西巡抚叶伯英给清廷的奏摺里所说的那样:“……连年垦荒,各省客民纷至畓来,且新疆军务肃清,各营告假遣勇,往来不绝,难免匪徒溷迹,而南山五方杂处,民情浮动,更复甲于通省。”又说:“自军兴以来,散兵游勇,随处麕集,往往私立山堂、口号,结拜订盟,会匪之风日炽。”
  哥老会在陕西散布的情况,从地域区分来说,大致上陕北少些,关中较多,陕南更多;从社会阶层来说,上层很少,中层少些,下层最多。它是一个群众性的秘密集团,又受到旧社会统治阶级的疯狂压迫。所以在这三个地区究竟有多少“山堂”④,每个山堂究竟有多少“哥弟”⑤,连哥老会自己人也不能够详细地说出来。根据极不完全的材料,知道的有这些:
  (一)太白山:坐堂大爷⑥李章墘,陕南石泉县人。新军中哥老会首领万炳南、张云山、同盟会会员钱鼎(定三)和他都好,是参与大雁塔歃血订盟的三十六弟兄之一。他在哥老会原是“背榜童子”⑦,绰号“麻明儿”,在石泉一带很有声望。
  (二)提笼山:坐堂大爷不详,曾于某年三月十五日在华阴县阳华村大庙开提笼山,发“会票”⑧,公举梁东升为“总兵”,缝有黄旗两杆,备有告示并刊有“扶汉军大总兵梁”的印信,会众五六百人,内口号是“兴汉灭党” (疑是满字之误),外口号是“功德胜成,天黑地暗”,约定四月十六日起事。
  (三)秦夙山:坐堂大爷马秉乾(回族),这个山堂是于辛亥起义时开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凤翔一带。
  (四)定军山:坐堂大爷马文伯(炳郁),沔县人。四柱⑨是定军山,汉江水,孝义堂,日月明(一般的四柱是山水香堂,这是日月明,详情待考),主要活动地在陕南沔县、略阳一带。
  (五)琥珀山:坐堂大爷不详,四柱是琥珀山,忠义堂,长清水,松柏香。活动地区在安康一带。
  (六) 贺兰山:坐堂大爷是高志清,主要活动在三边、内蒙古边境、宁夏东部地区。他在那一带很有威望,汉蒙民中有很多哥弟。
  (七)通统山:坐堂大爷是张云山(凤岗),四柱是通统山,梁山水,桃园香,同盟堂。这个山堂是辛亥革命前一年开的。张云山是新军中的司号长,新军扩充成协⑩后,升为司号官。陕西长安县人。他在哥老会中的地位并不高,只是为人和霭,善于交游,兼有处理事务的才能,为群众所喜爱,特别在新军士兵中有较高的威望。由于他的积极活动,初开山堂就吸收了一千多名哥弟,绝大部分是新军士兵,以后在陕西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上边这些山堂之外,还有从省外来陕西或陕西人在外省参加哥老会的哥弟,山堂的名称就更多了。新军中的哥老会,通统山并不是唯一的山堂,朱福胜、吴世昌、万炳南、马玉贵、刘世杰(他们所属山堂已搞不清楚),都是在哥老会中有地位的人,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一帮哥弟,虽然彼此经常互相联系,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思想上是一致的。但谁也不能够在新军的哥老会中形成全面领导的首领。张云山固然不能领导新军中的所有哥老会哥弟,可是在当时新军士乓中他们的哥弟较多,本人有一定的才干,也有政治野心,实际上是新军哥老会一支较强大的力量。
  宣统二年夏季大雁塔歃血订盟,标志着哥老会与同盟会由最初的联系,相互了解,进入联合行动的新阶段。同盟会原先对联系哥老会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些人认为哥老会分子复杂,没有文化,知识浅陋,对革命道理难于接受,力量分散,集中起来不易;还害怕机事不密,泄露风声坏事等等。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讨论。在泾阳柏氏花园会议上才决定哥老会、刀客都应当联系。新军中的哥老会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活动,特别是钱鼎的活动,他本来只有哥老会哥弟、同盟会会员的两重身分),已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接受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思想,但在实际行动上,还没有明确具体足以作为双方共同遵守的“约言”。大雁塔歃血订盟,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哥老会在封建社会里有长期的历史经历,其中带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如神前宣誓,崇拜关圣帝君,把鸡血滴在酒里喝血酒等,这样行径在今天看起来好象是很幼稚可笑,可是在当时的封建迷信的社会里,在精神思想上有很大的约束力量,并具休反映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上。清宣统二年(1910年)六月新军的头目人和很少的非新军哥老会头目人、同盟会的主要人物,在西安城南大雁塔(大慈恩寺)举行了一个结盟仪式,在大庙佛像前面供着关圣帝君的神位,供桌上陈列着香表蜡烛,由哥老会资格较老的朱福胜带领所有参与两方人员行叩拜礼,把一只大公鸡当场宰掉,鸡血滴在酒里融合起来,各人都喝一点,并在神前宣誓,誓词的意思是:“经过这次订盟后,彼此都应该同心同德,谁也不能三心二意,如有违背,神灵鉴察”。这样就算正式结盟成立了。此后把这次参与结盟的人称作三十六弟兄,实际参与的人数不止三十六名,所以这样称呼的原因是:哥老会习惯以三十六这个数字认作是一个吉祥的数字,符合三十六“天罡”的意义。哥老会的张云山、刘世杰、万炳南、陈殿卿等,同盟会的并勿幕、钱鼎、朱彝铭、党仲昭、张钫等都参加会了。在封建迷信的时代里,针对文化低、带有相当多的迷信色彩的哥老会首领来说,用书面订些条款约言,既有失密的危险,也不若这种歃血宣誓既容易接受,又简单有效。因此,大雁塔歃血订盟,进一步巩固了同盟会、哥老会的团结,为后来九月初一日起义打下良好基础。
  卒亥起义前,同盟会在新军中只依靠八、九个成员活动,由于清政府防范的严密,士兵们知识的局限性,还不容易接受革命思想,所以部队士兵中间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组织,而同盟会的八、九个成员,又都是中下级军官,他们对部队具有军事指挥权,可是对士兵都没有自己的组织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当然可以指挥如意,在革命事变中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士兵,指挥权就大大削弱,甚至完全失掉。哥老会则恰恰相反。他们很早就在新军士兵中建有和军队编制相适应的自己的组织系统,标有“标舵”,营有“营舵”,队有“队舵”,以联系掌握他们的“哥弟”。这些“舵把子”(11)固然不能把属于各个山堂的哥弟统一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能够很好地掌握属于自己的一帮哥弟,并紧密地联系着其他山堂的哥弟。各级“舵把子”,除张云山是协司令部的司号长(12)外,其余的都是护兵、正付目(13)士兵、伙夫等人物,他们虽在军事上没有指挥的权力,而在自己组织内部的领导力量很强。当军队建制打乱的时候,军事实力和军事指挥权自然而然地落在他们手里。九月初一日新军起义是被迫于九月初一日前夕决定的,没来得及拟定较完整的军事进攻计划,除炮营同盟会会员较多,部队是整个进城的以外,其余多是三三两两分散进城的。新军原有的军事建制完全打乱,迨将军装局占领,哥老会的各级“舵把子”和资格老的人物就各自把自己的一帮哥弟抓在手里,再吸引上一些非哥老会的哥弟而愿意参与的人,这样哥老会的首领们几乎都掌握着数目大小不同的部队,并从陆军中学收辙和军装局领去了相称的械弹。同盟会则不然,外县的会员固然不知道九月初一日被迫举义的行动,即使知道,由于当时同盟会的活动主要在一些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群众中并没象样的基础,再加上清朝在陕西官吏的严密防范,不可能把很多人集合在一起,作为自己的武装基干,在西安光复后,才招军买马,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攻满城时的主力是哥老会,东西路抗击清军的作战主力是哥老会,连很多外县的收复也是哥老会做的。
  西安完全光复,军政府成立,地方秩序逐渐恢复,赢得短时间的稳定,预计清军会对陕西发动进攻,首先着手整编当时掌握在哥老会头目中没有正规建制的队伍,以标为最大的建制单位,第一期成立了六个标。军政府上层领导人物,哥老会也占着重要地位,现胪列如下:
  大统领张凤翙,同盟会,原新军二标一营管带。
  付大统领钱鼎,同盟会兼哥老会,原新军队官。
  付大统领万炳南,哥老会,原新军一标三营X队正目。
  调遣兵马都督张云山,哥老会,原新军协司令部司号官。
  付都督吴世昌,哥老会,原新军二标一营左队正目。
  粮饷都督马玉贵,哥老会,原新军二标一营左队正目。
  付都督马福祥,哥老会,原新军二标二营左队队官。
  军令都督刘世杰,哥老会,工程队正目。
  付都督郭胜清,哥老会,原新军二标一营前队正目。
  第一标标统刘刚才,哥老会,原新军一标二营右队正目。
  第二标标统朱汉庭,哥老会,原新军二标三营X队正目。
  第三标标统郭锦镛,哥老会,新军炮营中队正目。
  第四标标统邱彦标,哥老会,原巡防队呐官。
  第五标标统邓占云,哥老会,原巡防队X X。
  第六标标统余晋海,哥老会。(这个标成立的稍晚一些)
  四路总稽直朱福胜,哥老会,原新军一标二营X队伙夫。
  大统领卫队统带陈殿卿,哥老会,原新军二标一营左队护兵。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一个时期里,军事实力基本上掌握在哥老会手里。这些新成立的部队不仅兵员众多,武器弹药也比较完整,再加上他们自己原有的内部组织关系,精神上、思想上也比较团结,从而在军事实力方面,哥老会有极大的优势。同盟会在政治、财政上居主导地位,但哥老会首领也有不小的发言权。以后随着东西路清军夹攻的需要,同盟会方面逐渐建立和扩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陆续编成三十多个标,由于武器弹药的来源缺乏,直至共和告成,这种相对的劣势始终未能扭转过来。
  辛亥九月初一日,西安光复后,诸事尚未就绪,十三日河南军已向西进攻,占领潼关。张钫沿途收集各县团队,及第一标刘刚才之一、二两营赶往赴援,二十日冒大风雪猛攻,激战两日,在王荣镇(哥老会)指挥之严纪鹏(刀客)部队配合下,把潼关收复。潼关甫经收复,由陕逃往甘肃之前陕甘总督升允督率马国仁部骑步千余人,向长武进犯,十一月初一日我前派驻长武之第二标第二,营石得胜部在英勇抗击后,全军复没。此时新编的五标(这时六标尚未编成,它是张云山到乾州后才成立的),除留防省城的少数外,多已调赴东路作战,而各统兵官又骄僭自专,不服调遣指挥,各自为政,互不相下,东西两路清军,挟其优势兵力,长驱直入,特别是升允指挥的西路敌军的压力更大,张云山在这样艰险的时候,慨然承担抗击长、武、乾、醴方面的敌军。万炳南自请承担防截凤翔方面的敌军,他们在地位上,一个是兵马调遣大都督,一个是付大统领,又都是哥老会中的首领人物,指挥那些以哥老会为主体的主力军,当然有很多的便利,实际上也确实给那时亲乱的指挥权,以统一集中的力量。自长武陷敌后,甘军未悉我方虚实,犹持重未敢深入,迨马安良甘军七营到达,侵占邠县、永寿等县,十月初十日,蒿店、监军镇一战,邱彦标以八千之众全部溃败,幸张云山扼守乾州,力疾堵截散队,封闭四城门,登陴防守,晚间多设灯火于城上,亲自持号周巡,时作各式号音以迷惑敌人,敌惊疑不敢进迫,乾州始得转危为安。但城北各处制高点,尽为敌军所占,可以瞰制全城,在军事上处于极为不利的态势。清军凭借他的有利条件,用优势火力掩护攻城队强攻,在张云山统率的部队严密堵击下,屡次溃退,又暗挖地道希图暴破城墙,也为城内截击未逞;升允无计可施,竟令他的管带罗开福率所部到北门外,跪地举枪诈降,打算趁受降时,乘机冲进城内,也被张云山识破,给以痛击,而仓皇逃窜。在两个多月中,张云山据守孤城,把清军主力牵制在乾(州)礼(泉)邠(州)永(寿)方面,大大迟滞了西路清军前进速度,减少对西安的军事压力,万炳南在凤(翔)岐((山)与清军崔正午部对峙,有力地巩固了西路战线的左翼阵地,以及张钫指挥之郭镛、魏进先、张建有等(哥老会)部队,另外有“刀客”严纪鹏与收编的河南王天纵部队,和清军血战于豫陕之间,潼关三得三失,哥老会的哥弟们都显示了拼死搏斗作战的坚决精神,如向紫山全军战死冉店桥,吴善卿战死礼泉,吴世昌大战咸阳原,负伤不退,但也有一触即溃的邱彦标,临阵叛逃的邓占云。
  尽管陕西辛亥革命当清军东西路夹击的时候,哥老会哥弟们对革命作了巨大的贡献,起了不小的积极作用,可是由于这一以失业破产的劳动人民与游民无产者为主体的集团,远不是自觉地革命组织,既没有显明的政治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没有严格的革命纪律,还沾染了许多旧军队的坏习惯与旧社会下层不光彩的作风,从而不可避免地在事变过程中产生不少的危害人民的越轨行动。在满城攻下,军政府成立的初期,万炳南派陈同公开地争着要当大统领,张云山据居南院和张凤翙旗鼓相当的唱对台戏,日常行文在兵马大都督的“关防”旁边盖“洪会公议”的小章才有效,六都督争权夺利,谁也不肯让谁,其余的各大小首领都争着要当大官,要多带兵,他们所有的人们,本来对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意义,并不怎样了解,错误的认为是哥老会出头的日子到了,到处增设“码头”,大量散发“布票”,广收弟兄,擅用公款,处理词讼,干涉地方行政事宜,俨然把“码头”置于地方行政之上,有的甚至于勒索抢刦财物,闹的民怨沸腾,激起地方民众义愤。绥德刘玉山就是被人民起来赶跑的,三原的陈坤山被张云山派人杀掉,其他各县也不乏这一类事例。至于军队的纪律更其是败坏不堪,不仅不服从指挥,不接受调遣,所到之处,滥索供应,甚至于抢刦奸淫。五标苟占标营初过乾州时,大量勒索供应物品,为地方人尺所苦恨,二次又来,乾州人鉴于第一次该营的行径,把城门关闭起来,要他们驻在城外,该营竟对敌似的烧毁南门而入,大肆抢掠,把那里洗劫一空。哥老会其余的营队,虽都没这样的突出,可是或多或少的程度不同的给人民带来不少损害。(韩兆鹗,冯经华、刘菌侬、郑自毅调查采访,王德安综合整理。)
  注:
  ①“提台”即提督,清朝于重要省分设提督,统辖全省水陆各军。
  ②大清律酌内,专门定有惩治哥老会党罪刑的条文。
  ③“言子”即暗语,哥老会内常用这种“言子”或“暗语”以试探对方是否为其会中人。
  ④“山堂”山取山寨之义,堂取同堂之义。“山堂”又名“香堂”哥老会开会收“哥弟夥”时。叫做“开山堂”或者叫做“摆香堂”。
  ⑤“哥弟”哥老会内部的成员,均以兄弟相称,故曰哥弟。
  ⑥“坐堂大爷”“龙头大爷”亦称““山主”,又称“香主”,因开会由其“主香”,故又有“香主”之称。
  ⑦“背榜童子”,系哥老会内传达决议、布置任务,并与各方面联络的负责人。
  ⑧“会票”,即“票布”因用布印制而成,故称为“票布”(间亦有用缎子印制的亦称为“票布”。票布、海底均为哥老会之秘密文件和证件,局外人不易窥知。
  ⑨“四柱”即“山、水、香、堂”之总称。
  ⑩“协”,清军制,约等于现在的旅。
  (11)“舵把子”,哥老会在新军各级编制的领导人。
  (12)根据庞建堂口述:新军当时营之下,设有四个队,每队有号兵二人,“号目”由号兵升任,而号目之上,则为司号长,统全协号目号兵者为司号官。
  (13)“护兵”,即警卫员,“正付目”即正付班长。
  《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