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宁强教案调查

政协陕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辑组


  按:在宁强教案调查访问中,为我们提供材料的人很多,主要的有:党松年(现住汉中)孙子绶(同上)傅翰卿(同上)陈篯伯(现住汉中,对此案曾进行过调查),左宗安(汉中天主教堂主教爱国会主任,对此案曾进行过调查),李圣学(汉中天主堂主教),杨昌明(汉中天主教堂神甫),黎光显(现住宁强),刘天祥(宁强中共县委干部,对此案曾进行过调查),张明远(同上),李文仲(现住燕子砭,死难者李云栋之侄),任永林(现住燕子砭,死难者李云栋之婿),任李氏(李云栋之女),赵文科(现住燕子砭青岗坪,天主教徒),赵文举(同上),潘兴民(现住燕子砭潘家坝,死难者潘长富、长贵之侄),潘兴金(同上),杨清祥(死难者杨海之侄),杨永元(死难者杨海之侄孙)等。
  一九○○年,汉中府属之宁羌州①,发生一件重大的教案,即燕子砭农民群众反抗天主外国教士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杀死了意大利教士及其爪牙。由此引起交涉,清政府对人民实行血腥镇压,对帝国主义赔款,谢罪了事。这样一个重大事件,已往公私记载绝少。解放后地方党政以及宗教界爱国人士,都极重视此一人民斗争的史实,分别进行过多次调查,惟以事隔半个世纪以上,人民中间传说虽然不少,而差异殊多,遽难作为可以凭信的史料。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曾于一九六○、一九六三年两次派员赴汉中、城固、古路坝、宁强、燕子砭等地进行调查、访问。现就历次调查所得资料综述如下: 
  一、宁强教案发生的时
  日及其时代性质
  宁强教案发生在什么时候?历次的调查多有差异。例如宁强县人民委员会文教科一九五八年编印的《乡土教材课本》载“……一八九八年七月间,刘昌海倡导群众数百人,集聚在燕子砭的嘉陵江河滩上,进行点团,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可耻罪行。革命群众一致奋起,涌进了教堂,杀死了帝国主义分子郭志德。”又如《城固县志稿》在康秉钧传中说:“……光绪二十八年,宁羌燕子砭人民仇杀教士……”。这两个记载在事件发生的时间上都有差误。今年(指一九六二年——编者)四月间的调查中,在汉中天主堂发现为教士郭西德立的石碑,碑文如下:
  郭君西德,泰西大意国人,生于同治二年五月二十日。光绪十三年升司铎职,十四年奉遣来华传教,后至宁羌州燕碥居焉。二十六年庚子,拳匪祸作,乱民闻风滋事,君遂于六月二十五日被戕,得年三十八岁。勒诸贞珉,用示不朽。
  从这碑记可以确定宁强教案发生在一九○○年,即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碑文上说的“拳匪祸作,乱民闻风滋事”,也正指出了宁强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这就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宁强教案的时代性质。可以断言:宁强燕子砭人民反对外国人传教和杀洋教士,正是庚子年弥漫北部中国的义和团反帝国主义运动的一个部分,虽然当时那里的人民群众并没有义和团一类的组织形式。
  我们知道,义和团运动是十九世纪末中国农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斗争。当时农民群众所以把仇视洋人作为斗争的中心目标的根本原因,是甲午战争以后,教会势力急剧地向内地扩张,特别是天主教深入农村设堂传教,使农民群众直接身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作为帝国主义侵略急先锋的传教士们,勾结封建统治阶级,处处欺凌中国人民,无恶不作,这就在农民群众身上撒下了仇恨的火药,一遇到其它导火引线,就立刻爆发起广大农民群众的怒吼。这正是义和团运动勃起的真实原因,宁强教案的起因也完全是这样的。 
  那么,宁强天主教外国传教士都有些什么压迫当地农民的事实,以致燃起群众愤怒的火焰?这里需要从天主教传入汉中地区说起。
  二、天主教在汉中地区的流传
  和帝国主义分子的作恶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明崇祯七年前后)天主教耶稣会神甫法国人方德望(P·Stephanus Le Fevre S.J.)来到汉中地区传教。初在洋县和城固的农村建立了几个“祈祷所”,作为传教的据点,以后渐渐发展。到了一八八五年(一说:在一八八七年)始成立汉中代牧主教区,第一任主教是意大利人安相廷(Mge.Antonucei Gregorio)。一八九五年安相廷被调回国,意大利神甫拔士林(Mgr.Passerini Giuseppe)调为汉中区主教。宁强教案发生,正在拔士林任主教时期。
  当外国教士初来汉中传教时,当地人民并不欢迎,相反的,人民对于洋人及其说教,都持排拒态度。这些外国教士采取的对策是首先联络官府和地方绅士,并尽力模仿中国人的习俗,给自己取上个中国式的名字,学中国话,习中国礼节,出入官衙,往来于缙绅之间,先求站住脚跟;其次是扮作医生或商人深入农村,把诊病施药和售卖廉价商品作为诱饵,求得接近农村人民。如此积年累月,他们渐渐吸收到少数信徒。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作为屏仗,引地痞流氓以为爪牙,从了解中国的内部情况以后,找到了“土地剥削”这种门路。遂用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土地,出租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实行对佃农的残酷剥削。他们把教堂设在象城固古路坝,宁强燕子砭这样偏僻的山区,正是为了这里的农民易于愚弄,便于压榨剥削。传教士们用骗取来的金钱,建起巍峨的教堂,利用这些雄伟的建筑物和神秘的宗教仪式,以威吓欺骗善良的中国农民,他们自己则修建宽敞华丽的屋宇(天主教通称这房舍曰“公馆”),雇用中国人作他们的帐房、仆役(天主教通称这些人曰“先生”),千方百计敲诈人民。传教士过着封建地主式的生活,有的竟霸占妇女,出入肩舆,直同土豪恶霸一般。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怎样攫取了大量土地。根据调查,天主教堂土地的来源约有以下几种:一、强迫教徒捐献土地,教民有不愿捐献者,便以停止“神功”相要胁;二、利用宗教特权,巧取豪夺得来——特别是在庚子以后,根据辛丑条约所享的特权;三、信教的“守贞姑娘”将其所有土地带进教堂,遂为教堂所有;四、以放高利贷所得利润及佃农交纳出租收买农民的土地;五、包揽诉讼,由胜诉一方贡献大量土地给教堂,等等。
  在这里我们着重看一看天主教外国传教士包揽诉讼从中诈取人民财产的罪恶。当时教堂公然以“保护教民”引诱人们信奉天主教,民间有因土地、财产纠纷涉讼者,便投入教堂求其包庇。洋教士既出入官府,清朝官吏畏惧洋人,其结果,得到洋教士保护的一方,往往虽理屈而诉胜。因此,民间就有“以十字,圣架号,不打官事不进教”②的话说。这里可以举庚子前后城固县一个事例,以见外国传教士包揽诉讼之一斑:
  清光绪二十年间,城固有一个富户衡士怡。家产颇丰。衡无子,死后,其妻衡张氏与嗣子衡长绪争夺遗产,涉讼多年,案久不结。后长绪受教堂蛊惑,入教求其庇护。洋人插手的结果,官府左袒长绪,衡张氏不服,上诉至汉中府,府亦久不能断,拖延五年之久。到了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奔西安,这时正值陕西旱灾,清政府因外患内忧,财政奇窘,号召富商巨室捐款救灾。衡张氏乘此机会捐银一万两,到省求见,竟蒙奖掖,授以“二品夫人”头衔,巡抚衙门并将张氏上诉状批交汉中府勒令从速了结,衡张氏回到汉中,满以为找到了这样大一个靠山,官事总可胜诉,不料知府开庭问案,衡长绪已因外国教士怂恿移住教堂之内,抗传不到。后经知府向天主堂主教拔士林一再疏通,暗里答应教堂提出的条件,遂由拔士林亲自带领衡长绪至公堂。拔士林主教是有清朝官衔的,来知府衙门之日,红顶花翎,一品顶戴,绿呢大轿一直抬至二堂,知府开中门恭迎进去,衡长绪也仗势昂然站立答话,衡张氏则匍匐在地,听候断决。最后终于把衡士怡遗产大部断归长绪,并由教堂代管,衡姓一份家业卒被外国教士龁吞了去。 
  自天主教传入汉中地区,外国教士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地痞流氓,千方百计欺压人民,诈取民财,截止一九四九年,在汉中、城固、古路坝三处占有土地三千五百多亩,每年收租谷、小麦五千余担。上述三处共有自用房屋一千多间,出租房屋五百多间。其它分散在农村的“会口”亦占土地共约五百余亩,年收租约一千余担。外国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行同强盗,他们到了愈偏僻的地方,愈无法无天,胡作非为;但偏僻的地方正是反动统治权力薄弱的所在,宁强燕子砭人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暴怒起来的。    
  三、宁强燕子砭人民反帝斗争概略
  燕子砭是宁强县西乡一个山区,街镇在嘉陵江边,依山傍水,一条狭长的街市。市的对面,一江之隔地名曰青岗坪,地方幽静,风景颇佳。一八八八年(光绪十四年)天主教汉中教区派神甫意大利人郭西德(P.Crescitlli algefico)来燕子砭传教。郭神甫看中青岗坪这个地方,想在此建立据点。当时青岗坪住户任姓家境富裕,房屋宽敞,郭神甫欲购作教堂之用,任姓拒不出售,郭乃放债与任姓子弟中之吸鸦片烟者,后遂藉词强占任姓房屋,由此教堂渐渐扩大,也照样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收买土地,放高利贷,榨取农民血汗。当地有土豪李占鳌(人称李四老爷)及其子李大银,都与神甫郭西德狼狈为奸,作威作福,而郭西德禽兽其行,奸淫妇女,秽声四播,人民尤深恨之。 
  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夏,河水暴涨,嘉陵江沿岸发生大水灾,人民被灾甚众;翌年又遇遍及全国的旱灾,燕子砭山区人民生活尤苦。天主教堂便利用这个机会,放高利贷,收买农民土地。到了一九○○年,年景好转,夏收有望,郭西德及其爪牙李占鳌等为要收回借贷,竟于夏禾成熟时,放纵无赖教徒在农民田里抢收小麦、菀豆,由此引起农民群众的义愤,遂于是年六月二十五日聚集三百余人,殴杀了郭西德等,宁强教案就是这样爆发起来的。 
  在调查中了解到当时有贡生滕尚贤、秀才李朝栋等亦参加了这一农民斗争。其原因有以下两说:一是教堂曾以办赈为名,给人民派征粮食,李朝栋、云栋家派十余石小麦,引起李氏兄弟的愤怒;一是滕尚贤有女,遭郭西德侮辱,滕贡生在当地负有声望,怒不可遏,而邻舍之受同样侮辱隐忍未发者,至此已不顾一切群起要和洋教士及其帮凶算帐。
  宁强教案的发生,从当时全国的形势看,它绝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这时义和团运动已经震撼全国,义和团农民队伍已进入北京,正在攻打东交民巷各国使馆;而帝国主义列强亦已挟其洋枪巨舰,组成八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奔中国而来,我大沽口已于五月二十一日失守;清政府的当权派——西太后辈,对义和团已由初期的镇压转而利用,想藉以抗击列强的大举入侵。燕子砭群众斗争爆发的前一月,即五月二十五日, 清朝皇帝已下诏宣战。在宣战诏书中有“……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指义和团——编者)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等语,可见当时人民反帝国主义的怒涛巨浪,势不可当,身受帝国主义洋教士直接剥削和凌辱的燕子砭人民就在这一浪潮的冲激下怒吼起来。与宁强燕子砭人民斗争同一时期,陕北人民为反对天主教堂外国教士的压迫和剥削。亦掀起了规模更大的群众斗争,这便是宁条梁人民群众围攻小桥畔天主教堂的著名事件。这都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反帝激流是多么猛烈。 
  至于燕子砭人民斗争的具体经过,言人人殊,这里姑且把天主教会出版的意大利文《郭西德传略》节录一段,略见其梗概:
  燕子砭是宁强山区一个小集镇,面临嘉陵江,登高远望,风景美丽。
  吾主仆人(指郭西德——编者)适逢到此。
  六月二十四日中午,忽传民众捉拿教友的消息,情况十分严重。正考虑如何处置。
  下午四时,从青岗坪来了一个姓杨的青年教友,一见神甫,哭泣地说:“神甫立刻离开此地。在大滩河杨嘉禄教友家已发生了严重的事情。听说(群众)当夜要来燕子砭”。
  郭西德一听这消息,事情不小,立刻派教友苏大爷去宁强州通知州官。苏在途中遇到被捆押的教友,于是,他拚命奔回青岗坪,想渡过嘉陵江往阳平关(此处驻有州判和军队——编者)去,但四处已被把守,不能通过。
  这时,郭西德十分焦急,他走到燕子砭税卡姚(即姚赤章——编者)那里去,以便从此设法脱逃。因姚卡长对神甫说,到他处去可保无事。
  当时神甫的先生(即仆役,姓周,教名雅各伯——编者)和杨兴隆会长(即教会所设会口的会长——编者)已看出街道布置百余人,神甫顿恐惧起来,又值黑夜,无法脱逃,只得走进税卡。税卡的人佯装镇静,神甫决定在税卡渡过这一夜。  
  晚九点钟,忽听外面有放炮声,接着传来群众的呐喊声,少顷,一大夥民众手执武器,冲至税卡门前,大喊“捉拿洋人”。卡长外表上装作难受,对郭西德神甫说:你看民众这么多,我无法阻挡,若是你敢出去,唯一的办法是逃走。
  神甫看见到处有人包围,便到后门外,跪在地上,为自己,为仇人祈祷。人们正要跑上山坡找寻神甫,忽然有人看见他,大叫:“神甫在这里”,当时神甫站起来,说:“我作了什么事?领我到官府那里去吧”,但话未说完,就有人用刀矛向他身上乱砍,一人砍断他的左臂,另一人手起刀落,砍伤了他的鼻子和嘴,他登时疼痛倒地。那些人把神甫拖到平地上。有个名潘牛娃的,用绳子捆绑了神甫的手脚,象抬小牛一样抬到街道中心。   
  次日天亮,人们杀死了郭西德,把尸体扔到河边大石头旁,被水冲入嘉陵江中去了。③  
  与郭西德同被群众杀死的,除“杨会长”外,还有李占鳌之子李大银,郭西德随身带的“先生”周雅各伯。④
  事后,宁强知州刘鼎臣(字珠生)亲至燕子砭,劝谕人民散去,并表示同情群众处死这作恶多端的洋人。盖因当时全国形势,朝野都在激烈反对列强入侵,刘知州也心想不让事态扩大,便于将来了结。等到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清室后帝逃命晋陕,对帝国主义屈辱求和,又转而镇压义和团反帝国主义运动的时候,对于宁强教案便采取严厉措施,知州刘鼎臣遂以“办案不力”被撤职。当时汉中知府傅世伟令总兵蔡某及新任宁强知州姚旭明(字熙伯)严拿聚众殴杀洋人的“祸首”。
  究竟谁是群众斗争的倡导者呢?传说不一,但就至今存在于民间的赞颂斗争中英勇人物的歌词:“五龙六虎四条牛,两个秀才赛诸侯”这句话看来,是这样的:五龙,指的是李朝栋、云清、云栋、云悦、泽栋兄弟五人;六虎,指的是杨俊、海、龙、耀、茂、春兄弟六人;四条牛,指的是潘长清、长富、长荣、长贵兄弟四人;两个秀才,则为在褒城⑤死难的李云栋和杨春华(八海河人)。这李、杨、潘三姓兄弟都是斗争中的重要人物。李家兄弟中,朝栋、云栋、泽栋为秀才,杨海为武举人,在那时当为有社会地位且有号召力者,潼家兄弟(乳名大牛、二牛……)皆系朴实农民。又据调查材料表明,李朝栋很可能是主要倡导之人,朝栋设馆汉中,事件发生时正在家乡;又素与滕尚贤为好友,而其侄女(云栋之女)嫁于任永林。永林便是青岗坪为郭西德霸占房屋的任家子弟。凡此,都为李氏兄弟仇视洋教的因素。有一说谓:李朝栋当事发之日点团(即集合农民),事遂起,这是可信的。教案发生后,朝栋与其弟云悦、泽栋均逃往甘肃,朝栋在通天坝地方躲藏多年,泽栋任文县黑笔师爷有年。
  四、清政府之镇压
  一九○一年,是“辛丑条约”订立的一年,清政府已由盲目仇视洋人,一变而为对帝国主义列强摇尾乞怜,执行帝国主义的意旨,在京津一带大肆杀戮义和团人民群众。对于宁强教案,当然也是依照帝国主义的要求办理。从是年一月起,侦骑四出缉拿燕子砭事件主要人犯,农民潼长富、潘长贵和武举人杨海先后被捕。燕子砭这样一个小地方,顿成恐怖世界,农民们已不能安于耕作,而清政府尤以要犯未获,追捕不休,秀才李云栋(字述棠)遂出而自首。云栋既出,株连渐已,被释救者不少。兹节抄李云栋坟前碑文如次:
  “……李生讳云栋,字述棠,……向馆汉皋,闻警归籍,乡人士已不宁矣。其母沈孺人顾而言曰:汝为一乡之士,今乡人有急,汝独不能为力耶?先生于是慷慨赴难。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同就义于褒中。时年三十七岁。……后有过其墓者,莫不曰:我辈无恙,皆先生之赐也。先生一死,所保全者甚众,固非自经沟渎者可比也。”
  但是,汉中知府傅世伟尤以为滕尚贤于此案关系甚大,而滕在宁强、西乡一带声望很高,如派兵捕拿,恐又激起民愤,遂再三请求汉中大绅康秉钧(字次衡,城固人)往燕子砭邀滕尚贤来汉中,因滕曾教读康家,与康有宾东之谊。当时傅力称只为结案,绝保滕之安全。滕后果被邀至汉中,住康家花园。旋傅世伟调凤翔知府,汉中知府由缪钟洛署理。未几,新任汉中知府杨崇伊由北京到任。杨初为军机大臣荣禄的幕宾,为人极酷,且见朝廷对外一味屈膝,列强又极蛮横,他对处理宁强教案早已打定主意。等他来至褒城,正遇宁案被捕诸人解往省城,即令暂收褒城县狱,适他到了汉中任所,立即下令将所有人犯一律杀于褒城。这是一九○一年(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八日事⑥。 
  在褒城死难者:李云栋、杨海、潘长富、潘长贵、杨春华。这是已经调查确实的。此外尚有死六人或七人之说,但无实据。
  杨崇伊知府褒城杀人后,尤欲置滕尚贤于法,终于康秉钧力争得免。又有一说是滕尚贤以银三千两,白木耳三十两贿杨乃免。
  兹抄录《城固县志稿》中有关一节如下:
  康秉钧字次衡……光绪二十八年,宁强燕子砭人民仇杀教士,西教士请惩祸首,且令宁西人民赔巨款,而人民团集据山水险,倡言仇教,案久不结,情势岌岌可危。汉中知府傅世伟恐激成巨变,再三敦请秉钧赴宁西说绅士滕尚贤出结此案。秉钧感傅公诚意,且为桑梓弭祸计,遂冒险往。滕绅既出,他绅亦次第出,欲速结教案也。讵意省宪忽调傅公回凤翔本任,以缪钟洛署知府。西教士狡焉思逞,尽翻前案,要求严厉。缪公正苦无术应付,而新任知府杨崇伊至自京,允杀宁绅之系教案者多人,滕绅不能释,于是宁民大哗,激成怨谤,乃有暗中放火及仇杀媚外者风说,府城戒严,秉钧以变生不测,大违初衷,忧愤成疾。后西教士恐失信于秉钧,卒宥滕绅,案遂结。
  宁强教案既已做到“惩凶”,而教堂仍不罢休,要求赔款,遂赔银五万两,款由宁强县西乡十八牌人民共负;并由汉中知府具名立碑以记此案经过,于燕子砭及汉中为郭西德立纪念碑,于宁强城内修建教士“公馆”一所,并罚宁强州停止县考五年,以案中李云栋、杨春华为秀才,杨海为武举人故。清政府为了献媚外人,还赏汉中主教拔士林一品顶戴,副主教康乐尧(P.Casuscelli)三品顶戴的殊荣。
  汉中知府杨崇伊为汉中天主堂立有碑文,此碑于解放后当孟守道主教逃跑时,逐字加以破坏,经调查时仔细摩挲,已得其文字大半,其中仍有不可辨认者,至为可惜。
  虽然帝国主义分子和清政府如此残酷镇压人民,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是压制不下去的,当李云栋等解往褒城,滕尚贤羁留汉中的时候,燕子砭一带人民“团集据山水险”,欲“杀媚外者”(城固县志稿语),滕尚贤之子滕光清即在群众练习土炮时走火丧命。 
  直到一九○五年(光绪三十一年)尚有刘长海、薛毓麟、成万富、沈万华等人捣毁教案石碑,与教堂抗争的事⑦。可见人民对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一直是斗争不息的。
  宁强教案中死难者的血并未白流,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宗教侵略的斗争,终于一九四九年和全国解放同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当时汉中天主教主教意大利人孟守道(Mgr.Maggi Giuseppe)被赶出中国,踢开了和梵蒂罔的联系;宗教界人士掀起“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爱国运动,把披着宗教外衣的外国间牒破坏者全部干净地肃清了,外国传教士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本文由李子健执笔 一九六二年)
  ①宁羌州,辛亥革命后一九一三年改设宁羌县,一九一四年改名宁强县。
  ②“以十字,圣架号”,是天主教《圣号经》开首的两句话。
  ③这段引文原系李圣学按意大利文意译,后经杨昌明校正,我们采用时又作了删节。
  ④据李秋(字问通)编著《拳祸记》(光绪三十一年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出版)载:“……宁羌州燕子砭村郭西德神甫,周雅各伯长随,杨兴隆司事,暨新守规之李占鳌、黄万魁、黄忠义、何文堂、唐贤关、赵全桂父子、胡凤山、沈荣、余天喜均受重伤,卒至致命”,似乎死者尚多。但在调查中,乡人提到“唐贤关”这个名字外,余无所闻。《拳祸记》编者在书中以拉丁文注明供稿人姓名,陕南部分供稿人为汉中主教拔士林。由此判断,其中不无夸大之处。
  ⑤褒城,原为一个县,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销,辖地划归汉中、南郑和勉县。
  ⑥在褒城惨杀李云栋等人的时日,有几种说法,而潘长富坟前的记墓碑很清楚,其文曰“……潘老府君讳长富,行二,生于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九月十三日丑时,卒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八日丑时。”
  ⑦刘长海,燕子砭上清河人,为洪帮大爷,收徒弟很多,有势力,其山堂曰“光明山堂 ”,他反对教堂和外国教士欺压人民,常向教堂寻衅,教徒有人指往日教案石碑曰:“敢反对教堂者,看此碑”,刘愤而打碎石碑,推之入嘉陵江。教堂遂勾结官府对刘压迫,为此又立一碑,碑文如下:
  “州正堂赵为勒碑晓谕以安民教事:照得教堂奉旨宣传天主圣教载在条约,凡我中国人民均应恪遵,口口中外一体,畛域不分,乃有上清河无知刘长海、薛毓麟、成万富、沈万华等,与教堂嫌疑起纷,而以谣言煽惑民心,以致民教失和。经教堂照会道宪派妥委员查余捏造谣言,大干律令,理应照办。该刘长海等畏罪甚愧,不敢出头露面,暗求该牌贡生陈鸿渐转托下牌滕尚贤、李友松甘愿作保,一同诣教堂代为认咎乞恩,已蒙本堂大司铎康大发仁慈宽容,开天高地厚再造之恩,恕饶不咎既往,网开三面,准其了息。除原了息情形会禀道宪外,合行立碑晓谕,为此示仰閤州军民人等知悉,尔等务各安守本分,一视同人,再勿捏造谣言,诲谤教民,教民不得平空滋事,欺侮百姓。自示之后,如有民教交涉事件,本州自应查照条约持平办理,本堂亦宜自秉公道,无所偏袒也。以警戒此,倘敢再有效尤者,绝无从宽,以垂不朽云尔。其各遵照母违特示。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吉日立。”
  刘长海后于民国三年被杀于宁强县,其致死原因,迄未查出,但上距教案发生已十四年,即距刘之毁碑亦有九年,后传刘长海为宁强教案主要领导人,实误。
  附:宁强教案碑文
  查外洋传教历年已久屡奉
  保护载在约章万民共遵□□□□□教虽□□□□□□聚众寻□之事庚子京沽事起风
  声远播愚民惶惑宁羌州属燕子砭地方遂有不逞之徒戕毙洋教士郭西德及教民杨会长
  等一案当将保教不力之署宁羌州知州刘鼎臣撤参并经前署府傅缪先后与教堂议约以
  郭教士教民命价银五万两论处正法人数于燕子砭为郭西德置买坟地建修经堂于宁羌
  州城内修建教士公馆三□□□余案内人等皆拟 充军年限举贡生监生傅参□□持两
  载因为在逃人犯弋获无期惟李荣栋等□名业经正法卹银业经将□□终□□去冬本府
  凤翔□作□□□□□□□不□即□□不能一日安遂□□古路坝教堂□□
  朝廷护持之意□□□□□了结拔士林主教□康乐尧深明大义不鄙余言一经宣布
  皇仁即□□□定局前□作修公馆众人□乃改为□□□□前议在逃之姚赤章若不拿获正法
  命价银四 亦改为牌坊一座旋以建坊费巨□□银二千两以助建修学堂之用但添立
  碑石三处以表其事案□□□□□□□□□未获者概免缉拿一了百了不留余蒂禀由
  抚宪升会同总督宪崧奏闻
  □□赏主教拔士林一品顶戴□□□□□加康乐尧三品顶戴该主教等感激
  □诚□诚□□过后涉事□□□公平□□众教民不再以此□酿成巨案我地方官亦当持
  民教化□□□□□□□
  □□□□□□焉
  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二品衔花翎前翰林院编修掌广西道监察御史巡视西城察院
  护理分巡陕安兵备道在任候补道三品衔陕西汉中府加知府加一级随带加三级纪录十
  五次常熟杨崇伊撰书
  光 绪 二 十 九 年 岁 次 癸 卯
  《陕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