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银川机器面粉厂记略

徐世雄


  民国廿年代初,宁夏省城银川约有三万多人,吃面全靠几十家手工磨坊供应。这些磨坊全使用旧式石磨,用畜力或人力推动,产量极低,不能满足需要。
  1936年,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为解决他的部队和官商各界的吃面问题,成立了普利机器面粉公司,投资二万七千五百银元,其中官股占百分之六十,私股占百分之四十。厂址在今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处。机器购自天津盐双福成厂,有两部18马力和25马力的旧蒸汽机、12盘旧式石磨。机器是由当时电灯公司的原北平“永增”铁工厂的技术工人给安装调试好的。这个面粉厂,名为官商合办,实为马鸿逵控制。
  1939年,普利机器面粉公司被马鸿逵改为他所属的国民党第十一军面粉厂,直接受该军军粮局领导。厂长是由军粮局局长金钟秀的亲戚曹秀璋担任,回族,河北省河间县人。全厂设总务和工务两科,有九位技师,十三位职员,四十五名工人。每日生产二十一个小时,日产一万三千斤,不足军需。因此,马鸿逵又令十一军成立磨面代办所,强制银川城内的私人磨坊为军队加工磨面,规定每百斤小麦上交面粉八十斤。所剩麦麸全归私人磨坊,不再另给加工费。   
  1943年,十一军面粉厂因机械陈旧而停产。马鸿逵命令在宁夏银行内设的富宁商行出钱官办宁夏利民机器面粉公司,经理是任忠杰,主持日常生产业务的是陕西省绥德县人吴景山。
  利民机器面粉公司的厂房是两层小楼,共安装24寸的小钢磨四部、平筛一部。由宁夏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供电,昼夜生产,日产240袋面粉,每袋50斤,因是旧机器,常发生故障,小修尚可,中修和大修便需送京津等外地修配。此外,因电灯公司要保证马鸿逵公馆用电,所以面粉公司常停产。为避免供电不足,面粉公司只好将三班工人轮流生产改为两班。
  由于公司连年亏损,公司负责人曾想用提价的办法来弥补,但均遭到军政两界反对而未成行。从此,公司生产日衰,许多工人只好靠摆小摊做小买卖来养家餬口。    
  1949年lO月,宁夏人民政府将利民机器面粉公司改为宁夏人民面粉厂,并进行了扩建,把24寸旧钢磨改换成32寸新钢磨三台,又新安装一部刷麸机和其他设备,日产数十袋,全厂工人增至120多名。 
  1953年,该厂又建立了机制榨油车间,安装大型榨油机二台,每台每小时可榨油4O公斤至50公斤,出油率为百分之四十二。
  1962年,银川新建了一座大型现代化面粉厂,宁夏人民面粉厂便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西北近代工业》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