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榆林>神木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郎山的传说之山神庙后退记

《神府煤田故事集》


  听说山褂庙原先紧挨二郎庙背后,也是修在二郎山前山头上的。为什么今天就退到这座山的末尾子上了呢?这是有根由的。
  原来,自打二郎爷爷镇山以后,这座宝山的名声就一天比一天大,谁都知道这山下埋着王母娘娘撒下的珠宝。所以,过往的神圣都想到这里来落个脚,找个受香烟的地方。这就把个山神爷忙得整天团团转,应接不暇。
  有一天,竹简响动,书车临门,来了个孔老夫子。他说这座山如此清静,正是个展卷课读的好地方,叫山神允许他的贤人,弟子们来这里给他盖座庙。山神一想,念书认字最是好事。老夫子至今还有如此诲人不倦的雄心,小神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一口答应。
  不料,过了几天,云头开处,青牛落地,又来了个老君爷爷。他看到这山脊上连续几峰起伏,就赞美道:“果然不愧为王母藏宝之地,真是名不虚传啊!”于是他也示意山神,容让他的信徒们来这山头上为他建立个香火道观。山神又一想,这太上老君,上通玉皇大帝,下统五金工匠,神通广大,势力不小。我这个小小山神纟起他来,连芝麻大小也没有,伺况今后难免有求告他的地方。越想越觉得惹不起,也就只好答应。
  又是一天,天空晴朗,忽然天上五彩缤纷,祥云漫漫,原来是西天佛祖驾到。过了好长时间,猛然传呼山神。山神拜见佛祖,佛祖问山神:“这山头上可有释家寺院?”山神马上回禀佛祖:“这山上虽然来过王母、二郎、孔子、老君,但是他们都不曾削发沙门而看经念佛,哪来的释家寺院。”佛祖听后,尽管慈容不变,可也还是睁开慧眼,一扫身边众位佛僧,告谕大家:“教化人心向善,可以消灾免难,普渡众生,此乃极为要事。”这位老佛祖遂即降下法旨,要地方僧众筹集布篱,在这山头上修座大雄宝殿。这山神虽然知道地皮已经不多,可也不敢违指,只管叩头答应。
  谁知道这三答应、两答应,反而惹出不少事来。一天,三教门徒蜂涌而至,都要占用中段山脊上那块高凸的平台来为自己的教主修造。秀才要修文庙,老道要盖道观,和尚要建寺院,他们各持自己意见,整天争争吵吵,互不相让,闹得山前山后没有个安静的地方。山神爷无可奈何,就只好请命二郎,等待着他来处理。有道是“不怕官、单怕管”,二郎神到底是本山主神,他一来,三教派的信徒们都立旋停止吵闹,平静下来。二郎神说:“儒释道教,各有各道。文章、经典和法术都是为教化人心,除邪免灾的。今天,这山头之大,就那么一点儿。盖一座堂也不宽敞,怎能允许你们各教派自立门户?依我之见,应把‘三教不和’之势改变成‘三教一堂’之局。大伙共建一座‘三教殿’,让你们三家的教主坐在一起受香烟吧!”经二郎君的调停,这座“三教殿”就修起来了。
  这样一来,山神庙前是二郎庙,山神庙后是三教殿。可是,时隔不久,各路神仙陆续又至,都提出要地盘的要求。但凡来的神圣。都比山神大些。如不顺从,他们就说山神“只攀权贵,轻视大众”,闹得山神进退两通、哭笑不得。事实上,山头神仙不断增加,山头地方还就那么大小,来一位神仙修一座庙,那是说什么也办不到的事。最后,山神爷只好把自己的庙地让出来,让给各位神仙,叫他们按二郎神既定的办法,效法儒释道三位教主共坐一堂,又修起了个“诸神殿”。诸神者,各位神仙也。可是,这并没有完事儿。类似的情况还是一再出现。山神的小庙也就一次一次地颇着山脊向后一退再退。三退五退,最后一直退到娘娘庙后的后山畔,和土地接头。两位小神也就将就着伙住在一起。
  然而,山神爷还是没有因此而安定。不数日,又有上千仙家和神将也来找山神问事。山神只好告诉他们:“我现在这座小庙庙,已经是名曰山神庙,实际上是和土地神共居。如果再向后退,就退出了山尾巴。那我就再不能称为山神了。所以,我求诸位仙家、神将,或者归教入流,或者另找下处吧。要在本山落脚,小神实在无能为力了!”于是那些舍不得离开这座宝山的,就只好附座于三教殿门前的各处庙堂;想自立门户的,也就各奔前程而去。从此以后,这座山上最末尾的那座山神庙才再没挪动。

出处: 《神府煤田故事集》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