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延安>洛川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洛川蹩鼓

郭金华


  洛川蹩鼓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扎根于陕北黄土高原。其如瀑洪宣泄而来的勃然气势,粗犷、有力、猛烈火瀑的磅礴气氛,恰似黄河之水天上来。洛川蹩鼓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出的农耕文化,它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憨厚与淳朴、坚忍与勤劳的品德。
  洛川蹩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兴盛起来的,用鼓手的话来说:“不愁吃,不愁穿,打起蹩鼓心舒坦。”老鼓手则羡慕的说:“我们打鼓一辈子没出村,岁娃们把鼓敲到了北京和广东”。笔者多年来随蹩鼓在全国各地演出,如云南、沈阳、长沙、广州、深圳、兰州、汕头、堪江等地的专家学者无不交口称赞为“中国民族之魂”。
  一 
  洛川县志记载,洛川在禹贡时属雍之城,商时期属西河国地盘。公元前一千多年属周人活动地区。可谓是地接关渭风承周秦。
  传说在古代的魏长城烽火台都置有鼓和柴火,遇到敌人袭击或紧急军情则点火击鼓报警,用以调兵遣将。军队出征要击鼓助战,得胜回营要鼓乐相迎,鼓是古代军队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而历经千年岁月。在洛川蹩鼓之乡如黄章、旧县镇一带,均有魏长城及烽火台的遗墟。蹩鼓的鼓形建制,极似于秦俑坑发现的鼓的遗骸,俑坑鼓为扁圆形体,腔径68厘米约二尺,面径、高均和现在洛川蹩鼓所用之鼓相似。看来蹩鼓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军中萌生。
  传说蹩鼓之乡黄章,原名皇丈,在汉唐时期,这里曾有过皇帝的行宫,皇帝的丈人随同皇帝出巡曾住在这里,因而得名。
  著名画家、学者靳之林看了洛川蹩鼓后认为:“洛川蹩鼓从其传统装束叫人一看就是秦汉风格。”无独有偶,我们在长沙演出,一位学者看后说:“看了你们蹩鼓,使我想起秦始皇当年统一六国雄风”。西汉时,“鼓吹”乐兴起,为皇帝所用,称为“皇门鼓吹”。蹩鼓起源于军事也受到“骑吹”影响,传统蹩鼓表演时有如万马奔腾之状,其跨步表演有如骑马之势。洛川地处我国北方,是“骑吹”较早产生的地方,有人认为东汉公元(189)年匈奴人南下洛川一代,传来“茄”“角”“鞞鼓”等乐器。(鞞鼓扁而小的一种鼓)并据《说文》解释为“骑鼓”。推论:洛川蹩鼓受“鞞鼓”的影响形成,这一推论有待进一步考证。
  从乐器发展史来看现在蹩鼓所用的三种打击器必然是逐渐完善的。西汉时“鼓吹”兴起,并有“短筲铙歌”(据载:)西汉钹由天竺传入)蹩鼓在铙传入后才能加入。魏时才产生了锣。那么现蹩鼓中鼓、锣、镲这三种乐器也须经数百年才完善到今天的样子。
  唐时“倡优杂技不息于前,鼓吹繁声亟闻于外”。鼓乐(鼓舞)在民间已相当普及,宋代的“讶鼓”在形制、系法和表演颇似“蹩鼓”,大小相近,均为胸前腰系,以表现军民生活为主。由此可见,蹩鼓萌生于春秋战国,初成于汉,发展于唐而成就于宋。打击乐器渐趋完善而吹管乐逐渐游离于外,最后成为一种独立的鼓舞形式。蹩鼓于民间社火各种形式结合成为综合性广场艺术。并借助民间节令、庆典、社祀、礼仪等民俗活动一直承传至今。
  二
  近代,蹩鼓主要是在年节“社火”活动时表演,逐渐发展成为大场鼓、小场鼓、过街鼓三种形式。
  大场鼓由伞头、鼓手、镲头、锣手、文身子(也叫拉花子包头)组成。表演时一般由两上伞头前导,伞头带瓜皮帽,身着蓝长袍,一手持伞,一手挥蝇甩子,脚行躜躜步在前指挥先导鼓手人数不限,但必为双数,随后击敲蹦跳前进,镲手、锣手根据鼓手而定,以四鼓、二镲、两锣的比例增长,鼓、锣、镲服饰相同,均为古代武士打扮。锣手多由顽童担任,活动在队尾,文身子人数不限,但必是男女各半,统一在鼓队的节奏下行进。鼓队有时退到场外围成一圈,敲打锣鼓为文身子在场内表演伴奏,中途,还增加有狮子、旱船、推花车等表演,两个伞头轮流在场内唱秧歌,先唱“四六曲”(内容即兴演唱),后唱较长的曲子如“二十英雄”、“十绣”等长秧歌曲子,一唱众合,至高潮时蹩鼓队进行表演,其它都逐一退场。
  小场鼓也叫单演鼓,当地叫“蹩鼓队”或“蹩鼓秧歌”,没有文身子。以黄章乡现头村为代表的演出,一般由伞头前导,后边依次出场的是两镲手、四鼓手、四镲手、四锣手绕场一周后伞头退出场外,由两镲手指挥,依一定的场图如“蝎子打尾”、“白马分鬃”、“十字对打”、“对阵交叉”、“三角阵冲锋”等场图变化表演,鼓手们奔腾敲击,跳跃旋转,愈演愈烈,再引出场外。
  过待鼓仍由两个伞头前导,顺次上场,一般均为两路纵队脚走十字步前进,在敲击拧摆时,鼓手们活动幅度很大,每个几乎占到三四平方米面积。
  “蹩鼓”有严格的一套从艺过程,从小学蹦锣、再打镲,二十岁左右才能当鼓手,名鼓手四五十岁才能当伞头,故伞头在鼓队中是最有权威、最受尊重的长者。
  由于不同村落民间艺人在本村传徒授艺,使洛川蹩鼓鼓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风格。以黄章现头村为代表的“现头派”突出“双蹩”,表演时双脚同时跳起、下落、上身后仰,动作粗犷、有力。以旧镇洛生村的洛生派突出单蹭跳,鼓点较慢,稳健而豪放。永乡阿寺村派突出“拧摆”,当地称“文鼓”,动作潇洒、隽永。各派表演,均有很强的即兴性,兴致高时打得很花哨,使人眼花缭乱。
  “蹩鼓”虽发展出不同流派,但总体风格统一,都最讲气势,这种气势包含着洛川人的剽悍、豪放的气质,包含着他们千百代人与荒漠贫瘠搏斗的坚忍毅力,潜藏着这 里深沟巨壑、雄浑地貌的浩大情怀。
  三
  蹩鼓是洛川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广场艺术。不仅有文化娱乐价值,又是重要的礼仪工具,此外,还有一定的军事用途和健身功能及鼓舞生产的作用。
  文化娱乐价值:汉《淮南鸿烈》载:“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故钟、鼓、管、箫、干(盾)、戚(斧)、羽、旌,所以饰喜也。”即说到钟鼓等乐器,干、戚等舞具都是为了娱乐高兴,鼓乐一直是古代人娱乐时秧歌活动的显要形式。年节来到黄章,处处可听到鼓声,村村有鼓队,户户有鼓手。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顽童,都会打“蹩鼓”。蹩鼓手各显其能,得意发挥,如痴如醉,若癫若狂,执锣顽童戏嬉其间,随节奏演出各种怪相,使村人快愉无比,此时人的求乐本能自然显露,他们沉浸在自娱的欢乐之中而忘掉一切。这种愉悦的深刻程度超过了他们欣赏任何艺术所得到的快乐,所谓“锣鼓敲不响,睡觉都不香”、“蹩鼓一敲,送走愁肠”。
  蹩鼓用于礼仪:鼓乐作为礼仪工具,为古之遗风,《诗经》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周礼》有“灵鼓六面,以鼓社礼祀。”西汉时用“鼓吹”于仪仗,历代官府的“击鼓升堂”等都是鼓用于礼仪的表现。洛种各村落均有自己的社祀(或多村共同在一杜祀中),每个社祀都有确定的时间,到时倾社人员出动,举行祭祀活动,社人通过社祀,祭祀先祖,祈求上苍保佑金社人丁兴旺,六畜平安,和睦团结,繁荣昌盛。如黄章乡的黄章庵为正月二十三,现头村的高才庙为二月二,阿寺村为三月三,北谷社为七月七,祭社及各种大型庆典活动,作为仪仗,都要蹩鼓队来“壮声势”“显社威”,以示仪仗之庄重盛大。
  军事用途:《周礼》载:“鼓长八尺,以鼓军事”,又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渔阳鞞鼓动地来,”梁红玉击鼓助战等都是鼓用于军事的著名事例。“蹩鼓”表演时鼓手着古代武士服饰,两路纵队出场,并有包含着军事色彩的“白马分鬃”、“蝎子打尾”等场图变化,鼓手打击时呈马步状奔腾向前,如同军士在战场冲锋厮杀,个个战裙摆,靠旗飞扬。精神抖擞,热血激荡,打得激烈狂放,技艺超群的就是力量的表现和勇敢的化身激荡,为众人敬慕推崇,此大有民兵军训中操练之效能。
  健身功能:祈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古人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将疾病灾疫看作是鬼魅作祟,以“鼓舞”驱之。《图氏春秋》说:“岁前一日击鼓驱疫之鬼,谓之除害,亦日傩。”击鼓驱鬼,虽属迷信作为,假实质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表现,击鼓虽对于细菌、病毒毫无杀伤力,但能提神坚志,鼓舞精神。现代科学证明,人在精神萎靡时抵抗力下降,而在精神振作时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疾病为患。另外,舒展肢体,参加蹩鼓表演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故对增进身心健康大有好处。
  鼓舞生产:《周礼》载:“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面,以祈田祖。”鼓早已用来为取得生产丰收服务,历史上,先祖曾用于驱赶、围猎鸟兽,亦用于鼓动生产,如《农书》又有“薅田有鼓”的记载。洛川人民在争·取丰收中素有用“蹩鼓”祈雨的习俗。其形式为迷信,实则是人在愚昧状态下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同自然界斗争的一种手段。祈雨神的仪式相当隆重,一般有“抬楼桥”及敲“蹩鼓”两种形式,大旱之时,各个“社祀”都上庙院祈雨。“蹩鼓”走在最前面,名曰“鼓乐先导”,到庙院后,由法师和长者、会长先烧香吊表,磕头礼拜,再从神佛香案前的器皿中取水向人们泼洒,“蹩鼓”在这时开始表演,随即人们欢腾跳跃,等待雨的降临。洛川“社祀”源于古代“祭社”。据载,夏时祭祀土地的地方叫“社”,社呈五色土,并植松树,以为夏社的向征。商汤迁夏社,改杜为稷,仍祭农神。相传最早置社于轩辕黄帝,洛川的“社祀”即其遗风。当地群众认为打蹩鼓可祈得丰收,有“鼓打烂,吃饱饭”,“鼓声响,粮满仓”的民谣,实则是通过打“蹩鼓”调动人们生产热情,驱除懒惰,进行潜在的农作、耕织动员宣誓的手段。
  独具特色的洛川蹩鼓自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受中央电视台邀请,由文化局、文化馆组织二十七人的蹩鼓队赴长沙参加“东方之星旅游晚会”的拍摄。这是洛川蹩鼓首次在中央电视台露面,当我们在演播室彩拍时,许多人还没有看过蹩鼓表演,表演结束好多人都傻眼了,蹩鼓震慑了在场导演的和外地演员。看着鼓手挎这么大的鼓竟能这样跳动,在他们看来真不可思议。总导演激动地说:“太好了,这就是八亿农民的形象,我给你们队员加点”,后来导演吴济榕女士曾来信告诉我:这台晚会要送给国外留学生看的,曾在欧洲、东南亚播放非常受欢迎。近年来,蹩鼓已走出黄土地,他和安塞腰鼓、宜川胸鼓被誉为延安三鼓。曾参加了沈阳首届优秀秧歌大赛,云南的全国舞调演,广州欢乐节,深圳的特区之春民间艺术大荟萃。兰州首届丝绸之路鼓舞艺术节等大型演出,频频获奖走上影屏,进入千家万户。

出处: 《陕西民俗采风 陕北陕南卷》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