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周至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楼观台的传说

姚友访 王钟晓


  周至县东南十五公里的楼观台是我国道教的著名宫观,相传古代杰出哲学家老子李耳曾在这儿讲过学。楼观台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之美称。它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不仅山青水秀,文物荟萃,而且还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浪漫传说和神话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几则。
  说经台·青羊宫
  相传公元前十世纪的周康王时,秦州(今天水市)有个高人名叫尹喜。他学识渊博,声闻遐迩。他特别喜欢钻研天文星象,并以此来探究人间祸福,推测世道变异。他寻芳觅幽,踪迹不定。后来他漫游到了周至县神鹫乡闻仙里,见这儿山明水秀,竹修林茂,就欣喜地定居下来。他在此地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楼观便由此而得名。
  由于他学富才高,周朝授他大夫之职。有一天,他仰观天象,发现一股紫气由东向西而来(这就是后世对联横细“紫气东来”的由来),状如龙蛇。他存神默思,知道有一位圣人要过函谷关(今灵宝县境内)。于是他辞去了大夫的显职高位,讨了个函谷关令的差事,专门恭候圣人的到来。他派人每天将关前打扫四十里,清水洒道,黄土垫路。他对手下人说:“如发现异人立即报告。”这样一直过了好多天。
  有一天,关前来了一辆青牛车,车上坐着一位老人,童颜鹤发,神彩奕奕,赶车的是一个年轻的童子。手下人看这老者不俗,便急忙报告尹喜。尹喜闻言大喜,立即整好冠带,双膝跪地迎接老者入关。原来这位老者并非别人,而是由楚西游来秦的老子,给他牵牛的童子名叫徐甲。老子在函谷关盘桓了一百多天,讲经布道,谈玄说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尹喜对老子崇拜得五体投地,执了弟子之礼。老子在这儿为他传了七百二十道符。
  后来尹喜又把老子请到他定居的地方楼观。老于就在现在“说经台”这个地方筑台讲经,宣传其道家学说。尹喜请求老子著书以传后世,老子便授于尹喜“道德五千言”(即后来流传的《道德经》)。至今,说经台的石碑上还镌刻着这部著作的全文。后来,道教产生后,认老子是教主,楼观也就成为道教发祥地了。
  再说老子在楼观讲学告一段落,便要起程。尹喜苦留不住,只好恋恋不舍地相送,并要求跟随老子同往。老子临行前,在炼丹炉炼了一炉“飞升神丹”,他食一半给尹喜吃一半,并说:“你道行不深,还需将道德五千言诵读三年,千日后,你再到蜀郡青羊之肆(即现在成都的青羊宫)找我吧。”说罢,老子在现在西楼观(距楼观台十五里左右)那儿脱下肉体,骑牛进了西楼观的吾老洞,往蜀郡而去,至今人们还传说吾老洞直通成都青羊宫的井底呢。
  尹喜将老子的肉体埋葬在西楼观的山上,现在那儿的“老子墓”就是传说中的见证。
  之后,尹喜完全遵从老子的训诫,摒弃一切杂念,苦思道家精妙,修身养性,三年后终于得道成仙。于是他便前往蜀郡拜谒师傅。
  再说老子进吾老洞后,将那青牛变成了一个青羊。他到蜀郡后,第二次投胎到现在成都青羊宫那儿居住的一个姓李的大官家里,到尹喜寻访他时,他已三周岁了。
  尹喜到蜀郡后,到处打听“青羊之肆”在何处,问来问去,无人知晓。他好生纳闷,一日正在街上行走,看见两个童子赶着一只青羊,他忽有所悟,忙问:“你们将羊赶往那儿?”二位童子说:“我家老爷三年前生一公子,最喜欢玩青羊,两天前羊丢失了,我们这才好不容易寻见。”尹喜听说公子出生三年,不禁大喜,便对童子说:“你们对公子讲,北方尹喜来了,能见一面否?”两位童子回家将此话禀过公子。公子说:“让他来见我。“一霎时,李家的房子高大了起来,三岁小孩变成了一丈高的金身,地下涌出了一座精美的莲花座。老子现了真身,端坐上面。李家二百多口人都大惊失色,慌张失措。老子说:“我是太上老君,不要疑惑。来的是我的徒弟尹喜。”说罢,老子将青羊化作一座大山,他引着尹喜徐徐攀登,直升到了天上。他们朝见了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赏赐尹喜许多东西,封他为二十八天的天主。这以后尹喜随着老子到处传道,据说他们同化了九十六家外道,八十一个胡国。尹喜还著了很多道家修养的书,被称为“九天仙伯文始无上真人。” 
  (讲述人:蒙圆合,七十九岁,楼观台道士。)
  闻仙沟的传说
  在“说经台”南面,有一座山峰叫炼丹峰,至今上面还有一个砖砌的炼丹炉,传说是老子当年冶炼金丹的地方。在炼丹峰的左侧,有一条花木葱笼、秀逸幽深的山沟,沟口有一个洞,名叫“吕祖洞”,据说是吕洞宾当年修道成仙的地方。这条沟名叫闻仙沟。沟名何缘而得?这里面有—段颇具神话色彩的传说。
  据说在北宋年间,西岳华山的陈抟老祖来周至县遨游,周至县的县令热情款待,并陪着他一同游览楼观台。他们瞻拜了说经台,又漫步了丛林院,后来便进了如今的闻仙沟。他们一边欣赏着优美的景色,一边愉快的聊着天。
  他们正走之间,一个道士打扮的出家人带着一个童子走了过来。那道士一见陈抟老祖,问好不迭。两人谈玄说妙,异常投机。县令不通道家精奥,只好呆站一旁,如听天书。
  他们欢洽地谈了一会儿后,那道士取出三枚枣子,两红一青,他自食一枚红的,送给陈抟一枚红的,而将那颗青的送给县令。周至县令接枣在手,心中好不气恼,心想:我乃堂堂一县之长,民之父母,这一贫道见了不打躬磕头已属可恼,给一颗枣己够小气,更何况还是一枚青的,真是岂有此理!当时便想将枣子弃置地上,只是觉得那样做有碍陈抟的面子。道士身旁的童子见状,求县令说:“大人既不爱食此物,那就赏给小人一饱口福。”县令便做了个顺水人情。那童子接枣连忙称谢,随即一口吞下。他们又兴高彩烈地说了一会儿话,然后那道士躬身稽首,说还有别的事,便分手了。 
  道士走后,县令不高兴地问:“刚才这人是谁?”陈抟诧异地说:“你不认识他?”县令说:“不认识。”陈抟说:“这就是唐朝进士吕岩,得道成仙,世称吕洞宾。”县令闻言,顿足失声:“嗨,那你怎么不早说!不过,他也太瞧不起人了!”陈抟哈哈大笑:“我还以为你早就认识他呢!只怪你肉眼凡胎,错失仙缘。你以为那是几颗普通的枣子么?不是,他是刚从瑶池西王母那儿赴罢蟠桃宴会归来,带的枣子名叫‘火枣’,是天上之物,吃了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县令听罢,连声长叹,懊悔不已,暗暗抱怨自己刚才妄自尊大,拿腔作势,以致错过良机。他对陈抟说:“烦请你告诉他,明日让我再睹仙颜,以慰平生。”陈抟见他语意恳切,便说:“好吧,你明天再来。”
  第二天,县令早早来了,进了沟口,急急忙忙往里走,累得满头大汗。当他过一个山坡时,看见一个农妇和一个小女孩正在赶路。他没在意。等他碰见陈抟老祖时,忙问:“吕仙人来了没有?”陈抟诧异地说:“怎么,你没见他?”县令说:“没有呀!”陈抟问他路上可曾看见什么。县令便把遇见农妇和小孩的事说了。陈抟叹息道:“那就是吕仙人化的嘛!一个农妇一个女孩不是两口人吗?两个口字不是个‘吕’吗?”县令听他这么一讲,只怪自己粗心,悔恨不已。他再一次求陈抟老祖给吕仙人说情,让自己再见一面。陈抟不好推托,便约定县令明日再来。
  这天,周至县令起得格外早,等他到沟口时,天色才朦朦亮。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往沟里走。过一道小溪时,他看见一个老汉赶着一群羊过溪。这群羊全是白色的,毛纯得很,没有半根杂色的。老汉赶这只过去,那只又跑过来,累得老汉满面汗水,气得老汉脾气大发,怒不可遏。县令本想向他打问一下见没见吕仙人,可看他怒冲冲的样子,便不好意思开口,迟疑了一下,便匆匆前行了。等到见了陈抟,陈老祖问他:“今天见仙人了吧?”县令只是摇头。陈抟又问他路上碰见什么没有。他便把老汉赶一群纯白色的羊过溪的事说了一遍。陈抟仰天长叹:“你又错过机会了。老者赶纯白色的羊,不是‘纯阳’么?那是吕仙人的道号麻!事不过三,怨你无缘,我再不好意思向他开口了。仙人有哪个肯随便现出真身的?”周至县令悔恨交集,只好惆怅而归。
  由于有上面这段只闻仙人名,难见仙人面的故事,后来这条沟便起名“闻仙沟”,流传至今。
  (讲述人:王明琪,七十九岁,楼观台道士)
  显灵山的神话
  在闻仙沟的右侧,有座“显灵山”,山势平缓,并不奇特,但却有段神奇的史话。 
  相传在唐开元廿九年闰四月廿一日晚,唐玄宗李隆基驾幸兴庆宫,观罢宫娥彩女们千媚百态的歌舞,饮毕琼浆玉液的桃花美酒,刚刚放下夜光宝杯,自觉不胜酒力,略有醉意,于是玉山倾倒,和农而眠于龙床,不觉进入梦境。在梦中他见到一位童颜鹤发大耳美髯的老人,手持如意钩向他说:“我是你的远祖,现在京城西南百余里山中,你差人去找,我自然会见到你们的。”玄宗正想请教治国之道,老人忽然不见。醒来后,知是作梦,但却和真事一样,略加思索音容宛在。玄宗很惊讶,立即差人去找,果然在这座山中挖出了老君的石像一尊,迎至长安,供于兴庆宫大月殿。事后玄宗自己标榜说:因他勤于国政,又爱万民,感动了老君,因而老子显灵给他,于是大赦天下。
  事后玄宗曾多次驾幸楼观台老君庙礼拜,他很有文彩,给楼观台留下了不少绚丽多彩的诗章。
  这座小山因为有了这段奇怪的神话而得了名。李隆基为了纪念此事,还勒令铭石为裨,现在楼观台“宗圣宫”遗址中有—通唐名书法家苏灵芝撰写的“唐老君显见碑”,上边就记载了这段史话。
  “洞天福地”的来历
  何志强 商静波 搜集整理
  楼观台声名赫赫以后,引起了同教“教友”的嫉妒。他们结伙成帮,或五、六个人一伙,或一、二百人一群,组成教匪,持枪弄棒,予谋抢劫说经台上的珍贵文物。
  为了防御教匪,保护文物,周围三乡五堡的乡亲们,推选了一位懂得拳术的长者做师付,带领小伙子们练拳学艺,楼观台筑起惊钟楼,广收徒弟,一早一晚诵罢经典也练功舞剑。台上台下组成了联防,并约定若遇不测敲钟为号。
  耍刀弄枪,挥棒舞剑,需眼尖手快,脚腿灵巧。有一远方弟子,自幼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到处乞食度日,方丈念他可怜,便收留在楼观台出家。这孩子无名无姓,生性极为憨呆,人们都爱他叫瓜道人。
  瓜道人自然不能练枪,方丈只得吩咐他在山门外司炉房挑水烧火,供当地乡亲们进山打柴采药时饮用。
  他干活勤谨,对人和善。乡亲们见瓜道人招待得好,都愿到这儿歇歇脚,泡上碗山茶。
  山门,离化女泉少说也有二、三里地,一路坑坑洼洼,忽上忽下,象在云雾中迈步,挑一担水可不容易啊!
  瓜道人真个有股傻劲,三星未落他便捞起水桶,一天天,一月月……从春挑到夏,又从夏挑到春,肩膀磨破了,腿脚跑肿了,可是一天也没间断过。
  开始挑,免不了打趔趄,练着练着,腿上有了工夫,力气也够了。挑起水来,只见他高抬脚,轻落地,麻溜利索极了。
  一天晚上,刚刚打罢三更三点,师徒们呼噜呼噜地睡得正香。这时,瓜道人便一骨碌爬起来,收拾桶担,准备又到化女泉去挑水。他推开山门,惊呆了。月光下,一伙教匪,简直象飞来一群蝗虫,正向山门扑来。为首的红胡子“道人”纵马走在队前,后边还隐隐传来马蹄声。瓜道人一看此情便猜出了八九分,他二话没说,转身就向说经台跑去。
  猛地,被葛藤条勾住了脚,竟摔倒在地上。红胡子“道人”一惊,嫉恨的火苗掠过心头,他纵马跃到瓜道人跟前,手心痒痒,飕地拨出雪亮的长刀,向他的头顶砍去。说时迟,那时快,瓜道人急中生智就地一滚,避过了这一刀,又来了个“猫儿扑鼠”向前窜去。红胡子“道人”扑了个空,甩响皮鞭,“叭叭叭”在马屁股上连抽了三下。这马立即竖起两耳,捉起屁股,长嘶一声,四蹄腾空而起,直向瓜道人追去。他那里知道瓜道人的腿脚是练出来的,跑起山路来如草上飞一样。只听见“飕飕”的脚步声和“得得”的马蹄声,一前一后,好一阵的紧追猛跑。
  从上善池到惊钟楼,坡陡路滑,枣红马猛不防打了个闪,“扑通”跪倒在地,任凭怎么抽,却打着响鼻,周身象水泼了一样,眼里冒出了血,一步也不肯前行。瓜道人心中大喜,腿上更来了劲,几个箭步便奔到了惊钟楼。
  “当当当……”敲响了钟,惊醒了三乡五堡的乡亲和台上的道长。一时,无数松明火把向说经台汇集,禅院内也燃起熊熊篝火。
  红胡子“道人”看着瓜道人还不住地敲着惊钟,气得火冒三丈。他又把刀横在胸前,弃马呼叫着向惊钟楼冲去。
  这当儿,瓜道人却昂然而立,哈哈大笑。就在这一瞬间,一条黑影飞起一脚,只见一道寒光划过,那刀掉在地上。红胡子“道人”朝刀扑去,刚弯腰,瓜道人冷不防推红胡子“道人”一起跳下深渊。
  教匪们见此光景,人人惊得目瞪口呆,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弃马丢刀,翻山逃窜。
  乡亲们和众师徒赶走匪徒,满山遍岭寻找瓜道人。月光下,只见红胡子“道人”脑浆迸流,尸体不全,倒挂在树叉上。瓜道人却安详地躺在半山腰一个洞穴里,周围满地生辉,金光笼罩。人们认为这是一块好福地,噙住眼角的泪水,在此安葬了瓜道人,并在墓旁刻着“洞天福地”四个大字,以作纪念。如今,墓虽然不在了,但“洞天福地”四字依然存在。
  (讲述人:任发融,55岁,搂观台道士)
  

出处: 《咸阳风物风物传说选》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