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神话故事传说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海味葫芦头

赵 剑


  西安南院门有一家字号叫“春发生”的海味葫芦头店,每天到这里就餐的顾客人山人海。人们品尝着这由猪肚、猪肠、鱿鱼、海参、熟鸡肉和细粉丝汤泡着的精白面“饦饨馍”不由得会问:这么一种鲜香滑嫩、肥而不腻的传统风味佳肴,何以会有“海味葫芦头”这么一个名字呢?又为何要以“春发生”为字号呢?
  相传,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这里就有一家经营猪肚、猎肠等“杂糕”泡漠的小吃店了。这家小吃店虽然开设在长安著名市场“西市”里。从地理上来说,的确是独占鳖头再好不过了,但它的生意却极其冷落萧条,不大有人入内就餐。店主哎着牙,经营着这“半死不活”的生意。有天,早市刚罢,店主心灰意懒地闭着眼睛在养神。
  “来一碗杂糕泡馍,汤要宽些。”突然一声响若宏钟的招呼声,把店主从梦中唤醒!他睁眼一看,只见小小的店堂里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身背沉重的药囊和一只大药葫芦。他赶忙招呼老人坐下,精心精意地做一碗杂糕泡馍端给了老人,自己笑眯眯地站在旁边看着老人用餐,等待着老人奈赞。
  “呸!”谁知老人刚吃了一口就吐了,随手把筷子往桌上一放,苦着脸不吃了!
  店主的心象被雪水浇了似的,凉透了!他低下头去,等待着老人的训斥责骂——谁知老人却和蔼地问她整个制作过程,他如实地答了,老人微微地点点头说:“这就对了,你的猪肠、猪肚全没有刮洗干净,再者也缺乏调料遮腥提味,因此这杂糕油腻多,且腥臭难闻,使人食之欲呕!掌柜的,生意不够兴旺吧?”
  店主羞愧地垂下头说:“请客官多多包涵,小子无能,今日里就准备关闭这个店!”
  老人微微点点头说:“我看你这人忠厚老实,只是制作杂糕尚不得法,可愿老夫传授烹制肠肚之法么?”
  店主连忙拱手拜谢,老人向他讲述了必须把猪肠翻洗刮制干净的道理和方法、工序,又将身上的那个大药葫芦摘下来送给店主,让他用葫芦里的香料作为调味品。店主听了,立即按照老人传授的方法先后通过十二道手续:捋肠子、刮肠子、翻肠子、摘肠子、回翻肠子、再次捋肠子、笊肠子,煮肠子、晾肠子。然后从大葫芦里倒出大茴香、上肉桂、花椒等调味品,入汤烹制杂糕,然后再配入从药葫芦里倒出的发海参、鱿鱼干。于是,杂糕的香气四溢,引来了满店堂的顾客。人们吃着,连声夸赞店主的手艺进步了;店主指着正要出门而去的老人说:“是这位老神仙教我的烹制绝窍!——师傅,你不要走,容弟子向你拜谢——对了,你老人家尊姓大名啊?”老人一笑,大步走出门去,消失在西市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这时客人中有人说:“掌柜的,你真是有眼无珠啊!你道那老人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誉满天下的药王孙思邈啊!”
  “药王孙思邈!”庙主如梦初醒,连忙追出门去,但若大西市,茫茫人海,何处去寻药王孙思邈!店主回来后,就把孙思邈赠给他的大药葫芦高高地悬挂在门口,表示对药王孙思邈的感激和怀念。从此“杂糕”也遂改名为“葫芦头”;又为“葫芦头”中加有孙思邈巡医采药东海时带回来的海参、鱿鱼等海味,所以就定名为“海味葫芦头”。
  西市上的这家海味葫芦头店越办越兴旺,后来发展为西上一家很大的饭馆,名震京师。
  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大诗人杜甫到了长安。有一天,他慕名到京师西市的这家海味葫芦头店中,品尝这京师特有的传统风味佳肴。他正津津有味地品尝这道美餐时,恰逢长安春季久旱喜雨,杜甫异常欢欣,向店主索来笔墨,在店堂的粉壁上,大笔一挥,写了五言绝句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很久以来,苦于给海昧葫芦头店起不出一个好名称的店主人,忽然灵机一动,取杜甫诗中“春发生”三字,书刻于金匾,悬挂在门首孙思邈的药葫芦的旁边,这个店名含义深广,既表达了万木逢春而生发茂盛的情景,又蕴含着“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的意思,还有来这里就餐1獭寓。得到叫寸运”当春“乃发生”的吉利话.因此,生意更加兴隆了,一直延续到今天。
  

出处: 《西安风物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