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神话故事传说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安白鹿原传说

《三秦采风》


  走出灞桥,沿着弯曲如蛇的河堤东行不远,便看见一座兀然突起的台塬,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26公里。婉如一道山水画屏,云气岚光缭绕腰际,遮挡东南半壁,这便是白鹿 原。为什么叫白鹿原?是因周代栖住白鹿得名。“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原上”。西汉时,白鹿原上有珍贵动物糜鹿亦称白鹿,俗称四不像,唐代,亦有帝王在白鹿原获麋的记载,以后一度绝种。
  白鹿原雄踞关中一隅,南眺巍巍秦岭雄姿,北俯关中平原壮丽河山。历代都是兵家安营下寨之所。司马迁在《史纪》(项羽本纪)里记载:“沛公屯兵霸上”。“霸上”就指紧傍灞河的白鹿原。相传宋朝大将狄青也曾率兵在这里驻扎过,故原上最大的村落叫狄寨。狄寨东街小王村,相传为晋文公重耳避难处,重耳因王位继承之争逃出属地十九年,曾流落到秦国的白鹿原上,就住在小王村,小王是他的从人对他的尊称,还有一种说法是,介子推舍身割肉给重耳吃,为纪念介子推,人们改村名为孝子村,以后叫转音了,即现在小王村。此处因有狄人居住故得名“狄寨”。环绕着狄寨的其他村落也以营寨而得名,分别称做保旗寨、张虎寨、下寨、南寨、北寨等。这些营寨互为倚仗,浑然一体,呈牛角形两翼排开,有猛虎下山之威势,实为白鹿原上一大奇观。白鹿原下鲸鱼沟的得名,相传是秦朝时期,朝廷在白鹿原上横征暴敛,粮仓累累,但周围百姓却吃草根、树皮充饥,白鹿原下伏卧的巨鲸为此抱打不平,愤怒之下翻了个身,将囤粮全部埋在黄土原下,然后拖着尾巴冲出白鹿原直奔东海而拉下了一条大沟。
  白鹿原东坡有个突出部位称凤凰嘴,在此地有个“没灵庙村”,村南即汉文帝霸陵。霸陵地形是天然形成,五丈见方,周高中低,象八角,状似井,故被称为“八角琉璃井”,相传汉文帝刘恒有一次出城狩猎,看到此处中间低而四周高,便对随从大臣说:“此处地形颇类墓状,东眺骊山,西望灞水,北有渭河,南凭南原,朕百年之后,当葬于此。墓深五尺即可”。臣僚唯命是从,治坟于窑村岩畔。
  竣工之后,朝廷命驸马前去检验,看是否遵守圣嘱,可是当他发觉墓深仅有五尺时,便咆哮如雷:“百姓死后墓深五尺,难道皇上也同百民一样吗?”督工虽再三申辩,但附马坚持再挖三尺,督工无奈,只得命工匠再挖三尺。谁知下挖犹可,一挖后竟将墓底宝物尽行冲散。一支梅花鹿向东驰去,今天“白鹿原”据说就是由此而得名。一支凤凰直向南飞去,落在南原,即今天霸陵“凤凰咀”。一只蝎子向东爬行,到斜口镇后被追梅花鹿的士卒用车子压死,后变成一块石头,绛色有纹,酷似蝎形。此石至今犹在。鹞子飞到今天的”鹞子岭”上。
  驸马弄巧成拙,献媚不成,反成杀头之罪。他披发带枷,到残陵受刑。当行至霸桥的“读书”村时,公主见状,叫监斩官将其披发割去,今天的“读书”村就是“头削”的谐音。“没灵庙村”,是因汉文帝刘恒生前偃兵务农,节用减刑,卒前嘱咐:要因山埋葬,不另起高坟,不要改变那里的地貌和地名,因霸水名陵号,规定宫廷戴孝不要超过三寸,不要禁止人们娶妇嫁女,饮酒食肉等等。传说汉文帝埋葬的先天晚上,灵柩停放在寺庙中,忽然一夜大风,文帝的灵柩被风吹到凤凰嘴,并埋葬得很好。
  老百姓不知道内情,故称“没(莫)灵庙”。其实是文帝遗嘱让打破停柩七日的传说,不举行丧礼,即日埋葬所故。

出处: 《三秦采风》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