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渭南>蒲城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石羊道情

《蒲城县志》


  又名“八仙戏”,流行于蒲城东乡石羊、南新、东陈庄等地。这个剧种保留下来的剧目有50余回。演唱艺人按其内容把它们分为两类: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称“戏”,其中又分“正转戏”(以修道成仙为内容,如《韩湘子成仙》等),“次正转戏”(以天子、大臣、名将、孝子为内容,如《古城会》、《子期论琴》、《郭巨埋儿》等)和“非正转戏”(以社会一般下层人物为内容,如《燕青打擂》、《杨八姐闹馆》等),其剧目主题明确,格式讲究,词语对称,文字简炼,成语典故较多,感染力强。以虚构情节为内容的称“曲”,—般主题明确,通俗易懂,诙谐风趣,富有教育意义,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如《二姐做梦》、《赶嫁妆》、《隔门贤》、《砸烟灯》等。
  石羊道情乐曲,起源于唐教坊之法曲,后来被道家用于宣讲宗教道德、法规、因果报应等。道情属曲牌体,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九腔已失传一个,留传下来的八个是:清江引(有阴阳波之分,艺人称为“戏引”)、金线吊胡芦、藕断丝不断、节节高(专用于《郭巨埋儿》)、大连相(专用于《卖道袍》)、推句子(专用于《三怕妻》)、高腔(专用于《卖道袍》)、皂罗袍(用此结束戏)。十八调有七个失传,留传下来的十一个是:大红袍(激昂悲怆情感,每段后有帮腔)、苦相思、蛤蟆跳门坎、哀连子(哭板)、剪花、拖音、笑板、塌句子、气头子、怒板、落头子(尾声)。道情音乐所用乐器有九种,所谓“八人共掌九样乐”。用于文场的有:四弦子(领导乐器)、胡胡(二把,伴奏乐器,一拉梅花调,一拉反调)、梅笛,用于武场的有:鱼鼓(指挥乐器)、简板、三才板、水水(金乐,由鱼鼓师兼奏)、云锣。每件乐器构造的尺寸比例、演奏方法,都有一定的神话传说和定规。例如鱼鼓:“鱼鼓本是一根竹,出在深山生在幽;打柴樵夫曾砍倒,鲁班注定二尺六。”它的奏法更为讲究,其声响超过所有乐器。艺人给弟子传授曲谱时,不念丝弦乐器,而把鱼鼓声响念在前面,丝弦乐谱则加而代之。三才板的演奏有这样的描述:“往上一打,鸳飞离天;往下一翻,鱼跃深渊;若拉波(腔)两个手哗啦啦里颤。”鱼鼓、简板既是指挥乐器,又是骨干乐器。人们按“八仙过海”的神话,把这两种乐器也说神了:“顶天立地的鱼鼓,降龙伏虎的简板。”石羊道情作为蒲城特有曲艺,1984年曾参加渭南地区调演,获得奖励。道情世家王东鲁,现已年过七旬,其父王云章(1956年病故)是蒲城出名的道情艺人。

出处: 《蒲城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