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渭南>合阳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提线木偶戏

《合阳县志》


  合阳提线木偶戏(简称“线偶戏”),俗称“线猴戏”、“线胡戏”或“小戏”,是江淮以北唯合阳独有的古老剧种。源流久远,据传“起于汉而兴于唐”。已故线腔名老艺人党生坤早年回忆:咱县线偶戏曾为汉王立过大功。当年汉王北征匈奴,被围困平城,冒顿妻阏氏主攻正面,情势危急。代国(国名)王子是对河—带人,看过咱的线戏,又知番邦详情,向陈平献计说:“在下深知匈奴冒顿之妻阏氏英勇善战而又极妒,每恐有美女夺其宠。西河(今合阳)傀儡戏楚楚动人,栩栩如生,莫若使工匠大而为之,妆扮美女,原仍以线系之,借夜月舞于城楼,令其望之,必可解围。”平从其计,果然成功。此即民间所传“西河木偶退番兵”的故事,与唐《乐府杂录·傀儡子》中的记载完全吻合。唐代杜佑《笔尘》中记载:“傀儡子汉末使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好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帏帐之上(外)”。《明皇实录》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东王乡莘里村原小戏楼上嵌明万历年间碑石载:“每逢春秋圣节,献演小戏,以答慈庥”。“小戏楼”即线偶戏专用舞台。明代崇祯六年(1633)合阳著名举人李灌,对线偶戏从人物造型、脸谱、服装设计、提线技巧,到唱腔、音乐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并编写了《黑山记》、《白汗衫》、《五灵庵》等剧本。此期间,线偶戏曾随商帮南下苏州、扬州演出。清代乾隆至同治年间,线戏又南下苏州、扬州,北上京城前门外演出。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黑池王玉蕴线偶戏班曾往甘肃、河南、山西巡回演出,后流布于河南灵宝、山西芮城一带。
  建国后,随着专业剧团的成立,在提线木偶戏的偶人、提线、唱腔、舞台等方面不断改进,演出效果大大提高。1955年4月,合阳县晨光线剧社赴首都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大会,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场汇报演出古典历史剧《打金枝》、《周仁回府》。苏联莫斯科国家艺术馆通过外交途径,收藏合阳线偶戏偶人艺术形象一套。国家“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评论家朱丹在《戏剧报》题为《木偶戏皮影戏的发展情况和艺术成就》的评论中称赞:“木偶《打金枝》中公主的表情活画了一个娇媚任性的闺阁千金”,“合阳线戏的曲调在西北一带是很有特色的音乐,称为线吼调,具有一种悲壮激昂的情感”。1956年,晨光线剧社又参加陕西省戏曲观摩会演,演出传统剧《白汗衫》,获一等奖,线偶腔生角名流王化南荣获表演一等奖。1986年,法国一电视台摄影记者专程到合阳拍摄线偶戏影片(16毫米)带往法国,合阳线偶戏进入国际文化交流行列。1989年5月,党文辉(亲娃)参加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省中年演员“农行杯”大奖赛,演出线偶腔传统戏《花柳林》,获表演一等奖。同年国庆节,县委副书记李克明带领合阳提线木偶剧团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秃子闹房》等折子戏,获纪念金奖。
  偶人 合阳线戏木偶造型自成一家,与隋唐雕塑艺术一脉相承。早期偶人高约二尺六七寸,主角、次角和杂角的形体大小一致,且人身扁平,缺少手、足形象,但偶头雕饰讲究。旦角偶头面如满月,眉毛修长,弯如新月;杏眼含情,挑角似芒;鼻若悬胆,鼻准丰隆;口似樱桃,唇漫笑影;形象雍容丰腴,秀媚动人,酷似唐三彩女俑造型。丑角“癞包子”偶头造型及脸谱,据传为北齐郭秃形象之仿制,为本县偶人独有。偶头雕刻及粉饰,历来由本县艺人自制,近代最著名者当数知堡乡项村狄运昌。50年代,本县线偶戏参加北京会演后吸收外地之长,偶人加厚内胎,身长三尺左右(依角色大小各异),手设活动关节,可执拿道具,逼真感增强。60年代起,偶头从福建、广州购进,形象虽更趋逼真,但惜失自有特色(唐俑风格)。今只有郭家坡等民间班社,尚有传统偶头。
  提线 偶线据角色不同而设,早期多至五根线,系于头、项背与上肢。50年代提线不断增多,现一个偶人已有提线20多根,且线的长度增加,改为高台表演。艺人巧妙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予木偶以艺术生命,表演栩栩如生。
  唱腔 合阳提线木偶戏有其专用声腔线胡腔,其演变中曾分“花柳派”、“将家派”和“冤仇派”。清代中叶,以“戏状元”杜进虎及王玉蕴为代表,将线偶戏唱腔由原来粗犷的声腔渐改为雍容典雅、热烈浓艳、斯文淡远、蕴藉轻俏宜演爱情剧目的声腔,故称“花柳派”,又称“斯文派”。因此派艺人多居县东南乡,亦称“南派”。“花柳派”之后,以颜喜牢(红眼娃)为代表,演唱上以热烈爽朗、豪放激越见长,多演“锣鼓戏”、“武戏”,故称“将家派”。因其艺人多居坊镇地区,亦称“北派”。民国初年,艺人六八儿(王武汉)吸收“花柳派”与“将家派”之长,擅长于表演压抑、愤懑、痛撕人心之剧情,观众称其为“冤仇派”。
  音乐 合阳线偶戏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能融声情于一腔之中。其主旋律源于合阳古老的民间曲调,其乱弹调又与老秦腔(同州梆子)相似,在高昂、激越、强烈、急促之中,含细腻、柔和、缠绵、悱恻之美。唱腔板路,本腔调部分包括《慢板》、《二倒板》、《二八板》、《小滚白》、《大滚白》和《尖板》;乱弹调部分包括《慢板》、《二八板》、《带板》、《二倒板》、《尖板》和《喝场》。管弦乐器主要是皮线胡琴,也叫“母胡胡”(为本剧特制胡琴)。另有笛子、唢呐、大号(亦叫长杆号或“儿马号”)。弦乐曲牌有《十娘奉琴》、《猛开花》等9首。唢呐曲牌有《水龙吟》、《石榴花》等16首。打击乐器有暴鼓、板、堂鼓、马锣、手锣、大锣、铰子、铙钹、钗子、铮子、梆子等,曲谱18首。县线偶剧社琴师魏润生(伏六乡中雷村人)一书,被誉为“台里红”,著有《合阳线戏音乐》,曾于1955年赴京演出。
  剧目 据老艺人相传,合阳线偶戏剧目约500余本,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是县线偶剧社李银选(知堡乡临皋村人)主演的“三箱(厢)”(《百宝箱》、《囊哉装箱》、《西厢记》)、“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琬钗》、《双凤钗》)以及《蝴蝶杯》、《白汗衫》、《梅花簪》等。还有一部分艺人们即兴创作的折子戏,俗称“捎戏”,如《秃子闹房》、《卖杂货》等。
  舞台 在四、五米见方的地面上,四角栽四根长约4米的柱子,其中段一周捆绑四根木檩作下围横粱,上铺木板等作演出的前后台;柱子顶端架四根粗椽作上围横梁,梁上搭数根木椽,且覆芦席,两侧及背后以布帐围遮,舞台即成。然后,在离木板前沿一米左右的正中,横放一蒙有深兰色帏帐的木架作布幕。幕正中缝宽六、七十公分、高三十五公分左右的扇形白布,上写班社名称。幕的前后为前场和后场。舞台左侧是乐队,其余为提线艺人的活动场所。前檐接檐处还向前伸搭芦席作遮檐。檐下挂明灯两盏(旧时为油灯或汽灯)。柱子上贴有对联。夜间远远望去,俨然一座富丽堂皇的小戏楼。
  建国后,提线木偶戏改为“高线”和“低线”两种。低线舞台如上述,高线舞台设置似大戏舞台,有前幕、边幕、二幕、底幕、天幕。前幕与二幕中间横搭约一米宽的木板,为前场。二幕上面及周围以钢管、螺丝固定成长、宽约四米左右的方形铁架,在高出前场台面两米处铺设木板,供提线艺人居高表演。

出处: 《合阳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