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铜川>铜川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耀州窑

《铜川风情要览》


  宋朝著名的“耀州窑”,实际在铜川市黄堡镇。当时因同官县归属“耀州”,故名曰“耀州瓷”。耀州瓷器始于何时?宋朝熙宁元年(1068年)建黄堡镇。因“黄堡旧有陶场,居人建紫极宫祀其土神。”熙于中(1073年),将“紫极宫’改建为“德应侯庙”,华原郡(耀州郡)知州、“尚书郎阎公奏封其神为德应侯”,并塑晋朝人柏林像“配享”。宋人张隆为《黄堡镇瓷窑德应侯碑记》铭文说:东晋晋穆帝永和中(345—356),有一高寿老人,名柏林,游览到黄堡,“酷爱泥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火窑甄陶之术,由是匠工得法,愈精于前矣。”按此说法,黄堡旧瓷窑应始于东晋。按考古工作者卢建国同志的科学发掘和研究:铜川的瓷器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黄堡镇瓷窑德应侯碑记》(今存陕西省博物馆)记载:宋朝时,“居人以陶业为利,赖之谋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并记载了烧造的过程,“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均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煅炼累日,赫然乃成。”敲打瓷器,铿锵有声,“视其色,温漫如也。”因“人犹是赖以为利”,窑场规模较大,器泥很多。为节省劳力,“陶人”设法利用水源,沿漆水河之上,每天插土入河,流水将土冲往山侧,淤泥纯净,名曰泥池,“殊无毫发之余混沙石之中”。瓷器色纯质好,远销宋境,成为黄堡一带人民的“衣食之源”。“耀州瓷”的技艺影响到了北方,远及南方的“越窑”。另一种说法是“越窑”影响到了北方。
  黄堡镇何时废停,何时转入铜川的陈炉镇,没史书记载。《同官县志》卷二十二《宗教祠祀志》载:陈炉镇建瓷窑后,把《黄堡镇德应侯庙》移建到了县东南三十里的陈炉镇。“不知移自何年,据粱板记为‘周至五年创建’。明朝万历、天启”,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光绪年间各重修。《同官县志》卷二《建置沿革志》载:“村长五里有奇,居民沿崖以瓷砖砌洞而居,上下左右,层叠密如蜂房”。及瓷煤均盛。明清时期,陈炉镇瓷窑多而兴盛,从清朝陈炉镇进士崔乃镛写的咏“陈炉镇”诗中可以得到见证:
  岭上楼云岭半霞, 苍崖碧树出人家。
  层层洞口琼云护, 九岛三山向背斜。
  有巢营庙周陶复, 郁郁千家烟火迷。
  山外遇看长不夜, 星流月奔互参差。
  一轮旋转地浮空, 范土为形物象工。
  炽炭洪炉如炼石, 前民利用酬神功。
  “耀州窑”毁于南宋末年。七十年代在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下,才又恢复。仿造的宋瓷已畅销国内外。如今陈炉陶瓷厂规模较大,大小两个厂,工人达近千人;黄堡镇有陶瓷、电瓷二厂;庄里镇有一较大规模的陶瓷厂。市上还专门成立了陶瓷研究所。铜川的瓷业与煤矿业比翼双飞。

出处: 《铜川风情要览》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