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汉中>勉县景观

上一记录               

诸葛亮与白头帕的传说

《陕南风物传说故事》


  三国时候,汉中叫东川,成都叫西川。东西二川都是蜀国的国土。蜀国的诸葛亮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他六出祁山都是以东川汉中作为前线的后方。他被封为武乡侯。武乡这个地方至今仍是汉中的一个乡镇。东西二川的百姓,过去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男女老少,头上都包缠有一幅一丈多长,一尺来宽的白布帕子来代替帽子,这种习惯至今在巴山里和平川上仍可见到,这是为啥原因哩?
  这得从诸葛亮在汉中屯田说起。诸葛亮最爱护老百姓。他在汉中时给大伙做了很多好事。他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奖励耕织,他经常下乡劝农,帮助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话说武乡乡下有个叫陈老大的人。他与妻子靠织布为生。织的布老是有毛病,总不容易卖出去。事情被下乡劝农的诸葛亮知道后,就叫他夫人黄阿丑上门去帮忙。黄阿丑是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她面丑心灵,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还是她帮助设计制造的哩。所以她被人称为军师的军师。
  黄阿丑帮助陈老大夫妻俩改进了织布机,织的布又细又匀又结实,人们争着购买。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陈老大夫妻俩永远记下了丞相的恩情。
  过了几年,诸葛亮在五丈原为国为民积劳成疾,病死在前线军中。遵照他的遗命,人们把他安葬在勉县定军山下。陈老大夫妻俩知道后,就将自己织的白布作了孝帕缠在头上,背后还拖了很长的尾巴。夫妻俩选了个吉日良辰提上雄鸡烧酒去到武侯墓前进行祭奠。
  武侯墓内,各地来祭奠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看见陈老大夫妻俩用自布戴孝,大家就模仿开了。他们祭奠完毕回去后,各地的人也照样仿效。就这样,很快就传遍了东西二川,蜀汉全国。
  人们因为太怀念诸葛亮了,都不愿把头上的孝凰取下来。但是,背后的尾巴,劳动起来又不方便。有人就顺手把它盘在头上。就这样,又一传十,十传百地都仿效了起来。大家都觉得这是对诸葛亮长久纪念的最好的表示。同时,还觉得这白帕还有实用价值:一是遮风御寒顶帽子用,二是可临时作带子;三是遇有丧事尾巴一拖就可去吊孝,不用另行准备,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把白帕变成一种民间的实用品了。

出处: 《陕南风物传说故事》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