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汉中>汉中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汉中的由来

《汉中市志》


  在远古时代,汉中盆地就是一个好地方。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有一天,突然从盆地中心冒出了一条小黑龙。小黑龙身后是一个望不见底的万丈深坑。坑内“咕咚咕咚”地直往上冒水。水越来越大,淹没了人们的庄稼和房屋。小黑龙对纷纷往高坡上搬迁的人们说:“我是一条神龙。我从地心打了一个海眼,直通东海。你们必须为我修庙塑像,天天进贡,日日来朝。要不,我便要把你们这里变成水乡泽国,把所有的人全淹死!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家乡遭受灭顶之灾,就凑钱凑料,在海眼上面修起了一座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黑龙庙。香案上供的是小黑龙龙头人身的塑像。大伙天天轮流着把好酒好肉敬献给小照龙。小热龙的要求满足了,高兴得把已经冒出来的海水赶回东海,并堵上了海眼。
  时间长了,小黑龙胃口吃大了,它又提出每天要吃一头整猪一头整羊。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忍气吞声,节衣缩食地照办。可是,欲壑难填,小黑龙又不满足了,又提出每天要吃一个童男一个童女。要不,它又要发大水,淹死大伙。
  人们这下又发愁了。谁也不忍心把儿女往龙口里送呀?家家都拖儿带女、离乡背井地往南北山中逃走。小黑龙见大伙不答应它的要求,气得又把海眼拔开了。于是,滔滔不绝的大水又咕咚咕咚地往四处直冒。要不了多久,良田被淹没了,村庄被淹没了。来不及往山里搬的人被淹死了好多好多。
  眼睁睁看着家乡要遭受灭顶之灾,有人说:“好汉不吃跟前亏,还是忍痛满足小黑龙的要求吧!”这时,从人丛里走出了四个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彪形壮士。年长的一个说:“小黑龙的胃口是永远填不满的。退后一步死,向前一步生。我们要和它斗!”
  一个白胡子老汉说:“我们能斗得过吗?”年长的壮士说:“人多力量大。我们只要心齐,总要把它斗败的!”“说得好!有志气!有志气!”白胡子老汉点了点头说:“赖活不如好死,我看就这么办!”“行,斗!”于是,在四个壮士的带领下,纷纷伐木为筏,代犁为剑,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手拿各种武器,由白胡子老汉擂鼓助阵,向龙王庙里的小黑龙进行了围攻。
  小黑龙想不到一向温顺的凡夫俗子们这么齐心,不觉大怒。他纵身飞向了空中,张牙舞爪地直扑为头的四名壮士。
  四名壮士站在最前面的一只竹筏上。他们每人手拿一支大鱼叉,雄赳赳气昂昂地还击。
  战鼓咚咚,杀声震天。一个壮士被龙爪抓伤了,第二个壮士又上来了。第二个壮士负伤了,第三个第四个壮士又上来了。就这样与小黑龙进行了拚死的搏斗。小黑龙再凶也敌不过众人。就在四个壮士先后倒下去的时候,小黑龙也是遍体鳞伤、血流满地,一命呜呼了。
  祸害除掉了。人们就合力铸造了一口几千斤重的大铜钟,用几十个人抬上,倒扣在龙王庙里的海眼上。由于铜钟很重很重,海眼周围又是很软很软的淤泥,就深深地陷进了地里,扣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海眼扣死了,水祸消除了。人们为了纪念四位英勇战死的壮土,就在原来的龙王庙里给他们各塑了一尊像,背靠背地高坐在神龛上。神龛下面就是那口大铜钟。杀龙勇士受到人们的虔诚朝拜。以后,人们就把深陷(汉中方言读汉)于地的铜钟取名叫陷钟。又因为陷钟地方处于汉江的中游,久而久之,汉钟与陷钟两者相混,就叫开汉中了。
  传说一代又一代地口头相传了下来,到了唐朝年间,大诗人社甫由陇入蜀,经过汉中时,曾在此结草为堂住了下来。他听到了传说,还特意搬掉四个壮士的塑像,发现神龛底座下,果然是倒扣着的一口大铜钟。杜甫用耳朵贴近一听,里面果然有“咕咚咕咚”的流水声。他才信以为真,又将塑像复原了。
  由于陷钟的下面是海眼,每天早晨,都有水蒸气象轻烟一样袅袅上升。汉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就是指的这个地方。 

出处: 《汉中市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