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泉寺与法门寺的历史地望及相关问题浅析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佛教鼎盛时期之始,这主要依赖于隋文帝。他一生精诚信仰佛教,在执政期间,更是大力推崇倡导。昔日,隋文帝在潜龙得到一裒舍利,于是便在仁寿元年、二年、四年三次下诏派遣名僧分送舍利于各州,令其造塔,奉安舍利,遂建灵塔百余州。

    据隋《凤泉寺舍利塔下铭》载:“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岐州岐山县凤泉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①可见,岐州凤泉寺舍利塔即为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令于三十一州立舍利塔”之一。(《广弘明集》卷十七《舍利感应记》)在隋文帝建凤泉寺之前,岐州境内已有一座有舍利塔的寺院——法门寺。既然如此,隋文帝为何还要再建一座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凤泉寺和法门寺同处于扶风县西北的古代文明发祥地——周原,相距不过十二余里,但地望却完全不同。扶风县地势是北高南低,由山地到平原,山势险峻,原田肥美。

    法门寺位于平原之上。“南去渭水三十里,北去岐山二十里”。(《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四周被村庄所包围,没有苍松翠柏的掩映,也没有清泉的环绕。但可远眺巍峨陡峭的秦岭主峰,故碑载有“面太白而千叠云屏,枕清渭而一条翠带”之说。(《大唐秦王重修真身塔寺之碑》)另外,法门寺又处于关中出陇入蜀的重要通道和古丝绸之路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凤泉寺位于岐山之上。据清嘉庆《扶风县志卷三·山水·岐山》载:“县西北曰岐山……畤沟河出焉。俗即称漆水者也。前为凤泉山……俗称西观山,有隋仁寿元年舍利塔铭,称岐州岐山县凤泉寺,知古即名凤泉也,今俗分西观山为龙泉,中观山为凤泉,东观山为马泉。”可见,今人常说的西观山龙泉寺即为隋文帝时所建的凤泉寺。据载只因西观、中观二山寺院名俱凤泉寺,为便于区别才将西观山寺改名龙泉寺,与中观山凤泉寺合谓“龙凤呈样”之意。  
  
    中观、西观、东观三山,实属岐山东段三大支脉,三山间距二十余里,登上山顶,鸟瞰周原旷野,一览无余,真可谓“周原朊朊”。凤泉寺所在西观山上原有九眼泉水,现仅存三眼,泉水清澈甘甜。    

    从地望上看,凤泉寺和法门寺相差甚远,完全是两座不同的寺院,后人怎么会将二者混为一谈呢?

    据现代学者研究,法门寺始建于北魏中期,曾因其塔内瘗埋有释迦牟尼佛骨舍利而享有盛名。但经过北周武帝的灭佛,使初步兴起的法门寺遭到了灭顶之灾。法难之后,“厢宇外级唯有两堂独存”。(《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对于法门寺的这一衰败情景,隋文帝不是对它进行大规模的重建,而只是在仁寿末年,让“右内史李敏复修之”。(《重唐无忧王寺碑》)

    仁寿元年,隋文帝选址建舍利塔时,也没有将岐州境内的舍利塔选在法门寺,而是选在了距它西北二十余里的西观山上。所建的凤泉寺,规模宏大,塔工尤为壮丽。凤泉寺的名声大大超过了法门寺,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盛唐。就连初唐高僧道宣律师在写《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法门寺时,都含糊不清的从凤泉寺开头。这也许是后人对两寺产生错觉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在法门寺没有兴盛时,凤泉寺在唐代上层社会中影响是很大的。

    另外,从《隋书》中不记隋文帝修葺法门寺,而只记凤泉寺,也反映了隋代凤泉寺之盛况不亚于法门寺。

    正因为如此,使得今天一些没有来过扶风的人甚至包括著名佛教学者都“未知二者为一否?”(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10页)隋文帝为什么要建凤泉寺,而对早有盛名的法门寺却如此冷落。据《隋书·高祖本纪》载:“《西魏》大统七年(541),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直至十三岁。可见,文帝平步青云,以至最后君临四海,其青少年时代是在寺槛度过的。因此,文帝一生精诚信仰。竭力提倡佛教。一方面,文帝“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建经像。”(《佛祖统纪》卷二十九)并让“官写一切经,署于寺内。”(《隋书》卷三十五《经藉志》),另一方面,又在各地大肆建立舍利塔。岐州凤泉寺舍利塔即为仁寿元年所建。    

    隋文帝未选用岐州境内已有的法门寺,而另建凤泉寺,其原因是:

    一、从地望上看,凤泉寺优于法门寺  凤泉寺居于西观山上,山青水秀,风景迷人。在此,可鸟瞰周原大地,能远眺渭水大川,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其景致更胜平原上的法门寺一筹。法门寺位于周原之上,周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周王朝从这里崛起。其确立的周礼成为后世儒教思想的基础。对于精诚信仰佛教的隋文帝来说,将凤亲寺建在风景秀丽的西观山上,居高临下,大有压倒中国传统之道、儒教之意。    

    二、隋文帝在各州选建寺庙葬舍地,除地理位置外,还有他本人的思想因素  隋文帝从小生长在佛教寺院里,耳濡目染的都是佛教思想,后来称帝也与佛教分不开。因此,对佛教有种特殊感情,常以活菩萨自居。他一生大肆推崇佛教,广建寺院,大量翻译佛经,分发舍利于各州建塔,就是要体现他对佛教的虔诚。

    法门寺是过去帝王所建之寺,虽说这里埋有佛祖真身舍利,隋文帝还是以为应有自己所建寺葬舍利的功德。因此,他在西观山上建立了宏大壮观的凤泉寺及舍利塔。而对法门寺只是进行了小规模修葺,使法门寺在隋代受到冷落,以至于大业五年,因“住僧不满五十而被废,入京师宝昌寺,其塔故地仍为寺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直到唐初仍然是“一切都尽,二堂馀烬焦里尚存”(同上)的凄凉景象。

    三、隋文帝是个极信瑞应之人,他所选的建塔之地,不仅要是“风水宝地”  而且要有灵瑞存在。两寺尽管同处于“岐阳圣地”,但法门寺只具“位于凤鸣之境,鹑首之郊”。(《重修崇正镇法门碑》)②而凤泉寺所在的西观上有九眼泉水,相传西周文王在周原力图发展时,有“鸑鷟鸣于岐山,饮此泉水,故名凤泉。”(《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这里不仅有鸣凤所饮之泉,而且自古都是当地人们祈雨的场所。据西观山龙泉寺《新建观音山灵湫碑记》载:西观山禅林“有祷必应捷于影响者,则尤在云行雨施一事。③传说祈雨之事多有应验,这些均被隋文帝认为是灵瑞之所在,正好符合他迷信佛教瑞应的心理。于是“美其地泉,仍就置塔,俯临目极,城为虚迥”。(《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然而,凤泉寺自唐朝以后便衰落了。其原因是与法门存的兴起分不开。从道宣律师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所记的法门寺看,法门寺的兴盛是从唐高宗显庆年间开始的。显宗四年九月。内山僧智琮、弘静等向高宗请求开启法门寺塔时,高宗似乎对法门寺很生疏,当听说古老传云;“此塔一闭,经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后,才说:“能得舍利深是善因,可前至塔所,七日行道,祈请有瑞乃可开发”。(《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直至智琮等人在塔所,“臂上安炭烧香”,感应得舍利后,高宗对法门寺施以巨额供养并进行了大规模修复,还将舍利迎到皇宫供养。法门寺因此而昌盛起来,得到了极力提倡佛教的唐王室的重视,将其定为皇家御用寺院。以后每隔三十年左右都要将舍利迎到宫中供养。六迎佛骨舍利的壮举,使与法门寺近在咫尺的凤泉寺逐渐被人冷落,以至宋金时,民间传谓凤泉寺成了法门寺“八大副寺”之一。

    明清以后,对凤泉寺有过一些修葺。而且明成化年间的一次规模还不小,现今西观山龙泉寺内还存有确切记年的明成化二、三年的残碑。但这些都未改变凤泉寺的衰败情景。今天的西观山龙泉寺院建在半山腰上,座北向南。内有大雄宝殿,为仿明清之现代建筑:硬山式,开五间。系由民间募捐集资而建。——大殿门前土坎下有一凹陷土坑,传为隋文帝建凤泉寺舍利塔原址。土坑前有两眼龙泉深约两米,水清澈而沁香。下殿三间,悬山式,现代仿明清建筑。殿内泥塑佛像主尊为观音菩萨,两胁侍为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座下有一眼古泉,深约二米。此殿原名三霄殿。三霄原为道教尊神,却与佛殿同处一院,推测应是明中叶有道、佛合一的宗教政策之故。殿门前向南100米处,有两小山头,顶上各有一间小庙,名曰灵宫殿,俗曰黑虎宫守门。东殿山坡上有一大树,悬挂着1988年所铸大铁钟。寺内至今还保存有唐和五代时期的残毁佛像,院落、路旁和半山腰还有唐宋时的残砖瓦片,这说明唐宋时代寺庙建筑宏大。而今的西观山寺院规模已远不如昔。  

    注  释    

    ①碑现存扶风县博物馆。    

    ②碑现存法门寺院内。

    ③碑现存西观山龙泉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