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景帝阳陵 > 阳陵风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景帝陵南阙门

胡芳


  在景帝陵陵园四周墙垣正中,曾经屹立着四对巍峨高大的阙门,它们凌空而起,重重飞檐依次递进,双阙对峙,阙门洞开,粗犷豪放,大朴不雕。门阙的屏护中是景帝陵高耸的封土,站在帝陵的南侧,仰视帝陵陵园的高台巨阙,在雄浑气势中折射出的是繁荣强盛的大汉雄风。如今阳陵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高大的陵园墙垣也崩塌了,只有帝陵陵园四面的阙门土台依然高高挺立,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当年的辉煌。
  在四对陵阙中帝陵南阙门保存尚好,1997年考古工作者对阳陵帝陵南阙门进行了保护性的发掘和清理,发现保存完好的大型阙门遗址一组。
  在景帝陵陵园南侧,一对高大的三出阙夹道对峙而立,三出阙的平面由大小依次递减的三个长方形组合而成。立体地看三出阙是夯土筑造的高台建筑,阙台之上筑有阙楼,外侧排列的两重阙身称为子阙,连接子阙的最高大的部分称为主阙。阙台与阙楼依次递进增高,凌空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三重飞檐翘角,表现出雄奇威严的气象。
  南阙门遗址由一组两座三出阙对峙而成,主阙部分残高6.2~3米,黄土土质细密,夯筑后坚硬如石。以西边一阙为例:残存阙址东西长约17米,南北宽约8.2米,顶部有建筑遗址,面阔四间,进深两间,地面有汉代方砖铺设。估计是当年守卫者俯视监察的角楼。
  两座门阙遗址合计东西约阔131.5米,上下收分显著。双阙的中间为中央夹道,宽5.5米,长25.5米。门道两侧分别有东、西、内、外四塾与主阙相连接。①塾是门两侧的堂屋,四座塾屋平面均呈长方形。整座阙台的外周有回廊环绕,塾和回廊地面均铺有方砖。廊檐之外砌以卵石散水,内高外低,呈鱼脊形,属汉代铺设散水的典型手法。
  阙门内的外塾,主、副阙台的基础以及隔墙均为夯土筑就,土质坚硬,土色为红褐色或黄褐色。夯土外壁抹有1—2厘米的草拌泥。在抹光的夯土墙上先施以白灰面,然后涂为朱红色。
  阳陵帝陵南阙门整体结构合理,双阙左右对称,布局严谨,规模宏大。这组帝王规格的“三出阙”时代早,等级高,保存完整,是我国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阙是最有特色的中国古代礼制性建筑,实际上就是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的台堡。台上有屋的建筑也称“榭”,是驻卒、临望、御敌的碉堡。阙的前身是“观”,观的位置最初在城墙以内或附墙而筑,没有必要两两相对,后来建在了宫墙之外,才发展为两观左右对峙。因其“中间阙然为道”,于是称之为“阙”。②
  门阙制度是统治者最关注的礼制内容之一,汉代是我国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寺庙、衙门、贵邸都可按一定的等级建阙。其中宫阙和陵阙最能反映出拥有者的地位和尊卑等级。
  汉代定制:一般官僚可以用一对单阙,太守及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可以用由一正阙和一子阙组成的二出阙。三出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由一正阙和二子阙组成的三出阙。在汉代,用阙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僭越会招来杀身之祸。
  汉昭帝时,大司马将军霍光死,其妻在霍光墓园起“三出阙,筑神道”,被认为是侈大之举遭弹劾,引来灭门之灾。这件事作为霍氏僭越不轨的事例被史书记录下来。
  《白虎通义》说:“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高祖时丞相萧何在长安建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十分宏伟壮丽。刘邦当时责问萧何说:“天下成败尚未可知,为何有此大兴土木之举?”萧何对刘邦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何以重威?”刘邦才心悦诚服。其中道理正如唐诗所云:“不睹皇居威,安知天子尊”。巍峨的宫阙、陵阙更多地体现的是其精神功能,标表宫门以壮王威而别尊卑,具有扬威与镇慑作用。
  汉代的陵阙和宫阙大抵是要涂成红色的,阳陵帝陵南阙门的阙台四壁和顶部留下了遍施朱砂的印痕。汉代崇尚红色,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象征王权与胜利。汉代的高台巨阙巍峨雄浑,力量和气势就是它的本质,朱红色使高大粗砺的阙台更显得饱满而硬朗。这里的红色是对大汉王朝的称颂,是汉代辉煌的象征。
  阙又是朝廷或地方政府张贴政令告示之处,使万民视之。皇宫的阙门高大宏伟又邻近政权的中心,便于百姓观看和传播,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古今注》说:“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缺,故谓之阙。”虽不免望文生义,也道出了阙的另一性质。臣子到了阙下,就是到了皇帝的家门口,顿起悚惧之心,不由得检点自己的行为,在君王的威严面前有所敬畏。
  阙又是一种界标,在没有墙垣的情况下,限定宫城和陵园禁地的范围。
  近年来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秦陵西面的内城和外城之间有一组南北相对的三出阙。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调查唐代帝陵时,发现乾陵南门土阙残存基石为三出阙。说明门阙制度一直沿袭至唐代仍盛行不衰。唐墓壁画中的阙,富丽堂皇,高大宏伟,像工程图一样严谨完整。
  历史上有关阙的记录比比皆是,但秦汉时期的皇室宫门之阙,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下来的很少,而汉代帝陵陵园中仍可散见阙址台基的遗存。阳陵帝陵南阙门的发掘,是研究汉代阙门建筑形制的宝贵资料。 
  阳陵帝陵南阙门是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珍品。为了妥善保护这一珍贵遗址,文物保护部门在南阙门原址上建筑了保护性大厅,采用了仿汉代陵阙的建筑模式,力图重现两千多年前艺术家的精美设计,重现汉景帝陵陵阙的力量、气势以及它的千古雄姿。
  ①焦南峰:《汉家陵阙》,《中国文物报》1999年11月30日。
  ②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阙·阙门》,文物出版社,1991年。 

汉景帝阳陵探秘/胡芳.—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