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汉帝陵概况 > 西汉帝王葬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汉帝王葬俗-汉代风水

韩养民,韩小晶


  今日当你北出咸阳,涉过如歌的渭河水,向前一望,蓝天白云之下,坦平的渭北高原之上,人造的山岳,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绵延百余里,或龙蟠,或虎踞,或覆斗形,或为坊形,这就是闻名遐尔的西汉帝陵。这些帝陵,浑厚凝重,昔日他们曾把中华文明推进到一个空前辉煌的境界。他们的陵墓也以巍峨壮观的气势,尽显帝王雄厚基业,展示汉王朝一统天下,气吞宇内的雄风。同时,这些帝王陵又处于上佳的风水宝地,它们的营建、选址,都是在当时堪舆家(即风水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各个皇陵的形状,千差万别,分别表示了陵主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汉陵,既是汉代风水理论的产物,又是后世风水先生心目中的风水经典宝库。
  风水,是古人进行环境选择的学问。轻清之气上升为风,重浊之气下聚为水,风与水和谐而万物顺畅。众所周知,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到气候、风向、风力、水源、水势的变化,并对该地区的人们产生利害程度不同的影响。当人类的生产能力低下,劳动效率较低,而且人们的科学文化也不发达的时候,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就特别至关重要。集中探索居住环境——包括阳宅和阴宅环境对人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上佳的生产、生活环境,正是风水所努力解决的问题。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经说过:“风水之始,避风及水而已。”《吕氏春秋·孟冬纪》说:
  葬浅则狐狸担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
  这就是风水的起源。
  因此,古代风水学说中有许多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理论。即使在今天,我们在选择生活空间、营造生活环境时,也应总结传统风水的合理因素。
  商周时没有坟丘,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因为营造坟墓,坟墓的选址就成为人们理所当然要思考的问题了。战国时代,人们要求葬地能够避免水泉之湿、蝼蚁之害,连呼吁节葬的《墨子》也说葬地环境要“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让死者在冥间有一安宁、静谧、稳固、安全的地方,避免飞禽、走兽、虫蛇对死者的伤害。而帝王葬于高陵之地,水泉难及高,蝼蚁难上陵,飞禽走兽难达于深处。因此,战国时代,风水比较强调实用的目的,还没有汉晋时代藏风聚气的追求。
  到了汉代,关于葬地选择风水的思想,在吸收阴阳五行和《周易》八卦学说的基地上,获得了重大的进展。汉代是谶纬学说最为发达的时代。《周易》学说中的象数派和阴阳五行学说有机结合起来,使人生预测、国运预测等占卜学说风行一时。葬地风水思想也伴随着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茁壮成长。
  首先,在汉代已出现“风水方位之书”。
  风水思想在秦时已有较大的影响。秦大将蒙恬曾奉秦始皇之令修筑长城,广开驰道。秦始皇死后,蒙恬被赵高矫诏逼死,当时民间流传说,蒙恬之死,因他修长城、开驰道时绝了地脉。“地脉”说法,正是风水的特征。据《水经注》卷八记载,汉成帝时营建昌陵的借口之一,就是延陵的风水不吉利。《史记·日者列传》和扬雄《甘泉赋》中多次提及“堪舆家”,汉儒许慎曾说,堪,天道也;舆,地道也。风水师就是其中一部分。这些风水师在谶纬学说影响下,也努力将自己的思想用著作表达出来。《汉书·艺文志》中有《堪舆金匮》(十四卷)和《宫宅地形》(二十卷)两部书,日本人泷川资言认为这两书正是“风水方位之书”。也就是汉代已有相地相宅的著作,但葬地风水的系统化,是晋代郭璞《葬经》的问世,才算完成。之后,出现了以相地看风水为职业的人。
  其次受“天人感应”说影响,风水吸收了祸福感应观念,使葬地风水成为风水中的重头戏。
  丧葬习俗中的祸福感应说在汉代已出现。人死后,选风水宝地建坟墓,使子孙兴旺发达,得到护佑,这一现象在汉代已经流行。《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丧父后,在三位神秘的书生指引下,选择了一块坟地,声称:“葬此地,当世为上公。”从此,袁安子孙世代任九卿甚至位列三公,“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汉末割据的袁绍、袁术就是袁安的曾孙,祸福感应说进入风水以后,随着人们头脑中对葬地环境的选择思考,逐步形成了葬地环境决定着活着的人的命运这一观念。风水学说到这时才真正形成。 

风水与西汉陵/韩养民,韩小晶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