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名称谈

樊英峰,刘向阳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园规模宏大,气势不凡。与其它唐陵相比,有许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陵园名称非同一般。除了它本身的历史称谓以外,还有一些俗称,这些俗称散见于有关文献中,现归纳整理,并稍加分析,以飨有志于乾陵研究者。
  1、乾陵,即唐高宗陵。史书记载,公元683年12月,高宗李治死于洛阳之贞观殿,次年5月,灵驾西还,8月葬于乾陵。史料文献如两《唐书》、《唐会要》、《资治通鉴》等都是如此记载,因此,乾陵一词最早是唐代人的称呼,大概始于公元684年初即营建乾陵的过程中就已确定了,因此,属历史的称谓,是陵名本来的真实取义和严格的称呼。至于为什么称乾陵,那是因为这座陵园恰好位于唐代长安之西北方向,而西北方位在八卦的“乾”位上。又《易经·说传》上称:“乾,天也”,唐高宗生前尊号为“天皇”、“天皇大帝”、“天皇大圣皇帝”等,所以把埋葬天皇大帝的陵自然就称乾陵了,乾陵就是天陵。上述分析表明,乾陵最早是对高宗死后埋葬所在地而言,并不涉及其它人。
  2、姑婆陵,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俗称。姑婆一词中的“姑”,当地人读“瓜”音,而“瓜”与“阿”字系同韵字,音近,姑婆陵即瓜婆陵,也即阿婆陵,它们均属于叠韵音转现象。据考证,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阿”字就已成为亲属称呼的词头,如称祖父为“阿翁”,父亲为“阿爷”,祖母为“阿婆”,这其中也包含了对老年人尤其是对老年妇女的尊称和敬称之意了。而武则天在世时,民间已有歌谣,称呼武则天为阿婆了,如唐代张鷟在其《朝野佥载》一书中写道:“咸享已后人皆云:‘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后果则天即位,至孝和嗣之,阿婆者,则天也,三叔者,孝和为第三也。”就是在唐代之后的宋金明时期,还有人称呼武则天为阿婆,如明代的《乾州志·卷之下四十》中录金代人杨遣的一首诗,曰:“牝鸡一啄血波流,天下何缘不姓周?今日阿婆心力尽,乾陵秃似老曾头”,明人魏槐川在诗中也写道:“阿婆顿忘贞观事,野老指传嗣圣年。”那么,姑婆陵其实就是因称武则天为阿婆而得名。《乾陵志稿》上有清末光绪举人邑人梁文典的《乾陵怀古》诗,诗中写道:“帝后威严从昔显,姑婆名号至今传”。由此可见,正式称呼姑婆陵这一名称大概最早开始于清末时期,其实,在当地老百姓中间,称呼姑婆陵的普遍现象并不亚于称呼乾陵,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这位已故女皇的至尊可敬的心情。
  3、柏城,是因乾陵陵园建成之后,遍地植松柏而得名。《资治通鉴·229》云:“山陵松柏成行,以遮蔽陵寝,故谓之柏城”。唐人在陵地植柏,是由于他们认为松柏为百木之长,又能驱逐“好食亡者肝脑”的“罔象”。同时这种形式也是沿袭了汉陵的做法。《太平御览·954·木部·柏条》云:“长安诸陵,柏树枯倒者,悉起生叶”。可见,汉唐两代,在陵地植柏已成为一种习俗。
  唐代帝陵陵园与神道两旁遍植松柏,一般三里见方,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这种气势以乾陵柏城规模最为浩大,方圆40公里,幽深雅致,至为壮观。所植柏树,其树纹奇异,非同一般,甚为珍贵。对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题诗《柏床》,赞曰:“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朝为风烟树,暮为燕寝床。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元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华彩诚可乐,生理若已伤,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4、山陵,是因陵寝建在梁山而得名,其实,山陵的称呼是相当古老的,大约在战国时期,由于国君的坟墓越修越大,外观犹如高山,因而,其坟墓又称“山陵”。《水经注·渭水》云:“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宋史·朱熹传》:“若夫山陵之卜,则愿黜台史之说……。”梁山地形,海拔1047.9米,陵寝建于其上,更显其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山依陵出名,陵靠山显势,可谓珠联壁和,相得益彰了。
  除了上述普遍称呼之外,还有武后陵等其它叫法,但都极为个别,在此不一一列举。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樊英峰,刘向阳.—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