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文物的特色

樊英峰,刘向阳


  有人说,陕西旅游分为东西两线,东线看秦俑,西线看乾陵。乾陵到底有哪些东西可使旅游者慕名而来呢?乾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位皇帝合葬之陵;它拥有一批数量多、体积大的石雕,构筑了三座等级较高的唐代地下宫殿;出土了一批题材广、品位高的唐墓壁画;陈列着雕刻精、表现强的石刻线画;还有造型美、种类全的唐三彩,正是这些盛唐时期的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使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这些遗产的丰富内涵构成了乾陵地区文物的六大特色,是当今旅游观光者目睹之主要内容和乾陵文化内涵的精华所在。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唐代文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特色同样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过去,对乾陵文物研究者虽然很多,散见在报刊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亦不少,但系统地叙述却数量不多。这篇文章试图从以上六个方面对其作一个简略的叙述。
  一、世界陵墓史上独一无二的两位皇帝合葬之陵
  中世纪时期,世界上有14个封建国家先后出现了28位女皇和诸多位男皇帝,这些皇帝死后都没有合葬,唯独东方的中国有两位皇帝合葬,其葬地——乾陵堪称独一无二的合葬之陵。
  中国封建社会2300余年,近300位皇帝与君主执政,死后都是单独成陵,或是与其皇后葬归一起,始终没有两位皇帝合葬,唯独乾陵具备这种特性。这两位皇帝既是男女两个性别,又代表两个不同朝代,还是一对恩爱夫妻,真是“一座陵里埋着一对夫妻,夫妻两个都是当朝皇帝。”
  既然有人说乾陵是天下奇特之陵,那么,它奇在哪里?特在何处,我们还是通过实地考查,来看一看它的实质所在。
  首先,它是“依山为陵”的典范。
  乾陵依山而建,山曰梁山,梁山是一座挺拔俊秀的山峰,据统计,全国各地起名梁山的山峰很多,唯乾县境内的这座梁山极为特殊,与众不同。它海拔1047.9米,由三座山峰组成,鼎立相处;主峰最高,位置居北,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圆锥形石灰岩质山峰,南二峰较低,相互对峙,海拔900余米,上有一对土阙,那是当年高大阙楼的遗迹,群众称为“奶头山”,是因为南二峰的形状恰似妇女乳房的缘故。梁山的地势特点足以显示皇权高于一切、唯我独尊,因此就成为选作陵园的风水宝地。而乾陵的建筑形式正是充分利用了梁山的自然形势,依山筑陵。主峰是陵墓主体,南二峰自然形成陵园门户。在此之间有一长达约1公里、宽约20余米的南北走向的低凹地带,是陵墓之神道。整个陵园的建筑设置都在梁山主峰和周围的黄土台地上,因此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乾陵依山为陵,山曰梁山,陵曰乾陵,陵借山势雄伟,山依陵园出名,陵园建筑形势突出,合理布局特殊,不愧为唐十八陵中最雄伟的“山陵”。
  其次,它是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突出体现尊君“思想”。整个陵园从南至北,前后三道门阙,象征着长安城的三座宫门,表示帝王居住的深奥秘密,三对土阙相间隔的区域,分别似长安城的外廓城、皇城和宫城。
  地宫是陵墓主体,座北朝南,高踞于陵园最北,即“皇帝”居住之处,这一部分似长安城的宫城。
  自宫城朱雀门至南二峰之间,排列着石人石马等,象征着天子出巡的仪仗队,或是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衙署机关。这一部分似长安城的皇城。
  自南二峰往南至第三对土阙之间,分布着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的墓葬,这一部分就是长安城的外廓城,大大小小的陪葬墓就是当年的“坊里”。
  第三,陵园规模宏大,表现之一,陵园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资料得知,内城(宫城)总面积约230万千方米,外城周长40公里,整个陵园总面积约有20万亩。表现之二,陵园建筑高大壮观,如阙楼,不但是唐十八陵中气势最雄伟的建筑,也是历代帝王陵墓门阙之最,据实测,陵园第二道门东阙残高14米,加上乳峰本身高度40米,那么该阙就达50余米,又如玄宫,位于海拔1047.9米的山峰之上,就其高度来说,仅次于昭陵(1187米),陵园中的石刻,个体形制规模硕大,两通石碑都是历代群碑之冠。
  第四,它拥有几个名称,除了乾陵这个正式称谓之外,它还有别称,如姑婆陵、山陵、柏城等,这些名称足以反映出人们对乾陵神秘莫测和崇敬之情。
  第五,它是至今未被盗掘的一座帝王墓葬。根据文献记载可知,关中唐十八陵,其中17座均遭盗掘。唯“乾陵风雨不可发”。60年代,考古工作者重点全面勘查乾陵时,未曾发现盗洞痕迹,尤其是对地宫隧道的科学发掘之后,这种结论进一步得到证实。
  乾陵利用梁山主峰和南面的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若果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时间里,站在乾陵正东约3公里处,远眺乾陵,你就会发现,它宛如一位妇人仰面躺在那里,主峰为头,峰顶上的小树林成了妇人飘逸潇洒的长发,南面的两个小峰恰好是妇人之双乳,一付神气活灵活现。有人说这是一副完美的美人图,有人说它应该是一座完整的巨大雕塑,还有人说,它就是东方的维纳斯。总之,不管怎么说,这大地上的睡美人和女皇武则天联系起来一点也不过分。若果是这样,那么,女皇高高静躺在山上,自己的形体就化作了山川模样了。
  如果站在陵园第一对土阙之间,仰望乾陵,它又似一个稳固的笔架,难怪有人说这是一座笔架山。
  站在西乳峰远望主峰,当你的视线从主峰向东扫描时,猛然发现,它又似一头雄狮俯卧大地。
  位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乾陵会看到三处不同的景色,留下不同的印象。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选择,很难说清了。
  二、拥有一批数量多、体积大的石雕
  乾陵石雕就其地面之上来说,分别位于乾陵陵园四门之外和部分陪葬墓之前,是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地下出土的石刻看,主要集中在已发掘的五座等级较高的陪葬墓之内。这些石刻的名称是;石槨、石门、石墓志、石幔帐座。1959年对乾陵地宫的隧道进行了全部揭露,暴露在外的一批隧道封石约有1000余块,因此亦可看作是一处文物。这样,从数量上统计,共有175件;有人作过统计,关中唐十八陵的石刻约有900余件,乾陵就占其中的20%。它当之无愧地就成为唐十八陵石刻数量之最了。
  正因为乾陵开创了“依山为陵”葬制的典范,在陵园建制上也就不同于以前,那么,表现在石刻制度上就一反常态,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
  其一,种类繁多,如果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五类,即守卫类、仪仗类、碑石类、神话传说类,帝王陵园标志类;如果按各自用途还可分为标志记事类、守卫祛邪类、仪仗类、中外文化交流类、升仙思想类等五类。
  其二,内容创新。与以前帝王陵墓相比较,增添了石人、石马、石鸟、石碑等新的雕刻题材。一般说来,帝王陵前是不立碑的,但在乾陵相继树立了两通全国最大的碑,打破了惯例。蕃臣石像,这种现象在以前的帝王陵园里未曾看到,也不曾在史书上记载;一对鸵鸟也是从乾陵开始才进入石刻群行列的;宫城四门外的石狮,第一次成为陵园四门的守卫者,这些都是从乾陵开始。可以说,乾陵是这些石刻专利产品的首次实践者。
  其三,艺术造型比较新颖独特。乾陵石刻虽然体积硕大,但以形传神,神形兼备,不同于前代那种只求形似、神似欠佳,又不同于宋明清卑小温驯的风格。以乾陵鸵鸟来说,艺术家们采用浮雕与镂空两种手法,使这件石刻增强了质感。这对鸵鸟是一件写实的艺术品,鸵鸟本身的形状是长颈、细腿,要把这件作品以写实的手法雕刻成一件艺术作品,就有难度。若要刻成圆雕形式,很不牢固,若果刻成浮雕形式,实质感不强,因此采用浮雕和镂空两种技法就很顺利地解决了上述难题。纵观这对鸵鸟,它的躯体长颈,一只细腿以浮雕手法刻成于一立体平面上,另一只细腿则以镂空浮雕手法刻,效果明显,特点突出,是一件很有欣赏价值的石刻作品。这种造型在所有帝王陵墓石刻中所独有。又如《述圣纪碑》的造型颇具特色,此碑全身通体分为七节,意为七曜,而最独特的碑顶,却是一付完整的唐代建筑模具,也是唐十八陵石刻中所独有,写实性强又是乾陵石刻造型独特的体现。比如狮子、蕃臣石像、鸵鸟都是以当时的实物为模特而塑造出来的石刻艺术品。但亦不乏有其夸张和幻想成份,如翼马,这种动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是艺术家们想象虚拟出来的作品。造型风格独特的第三个表现是汲取了外来雕刻手法。比如一对翼马中的双翼就代表了两种雕刻风格,仔细观查,东边翼马的双翼面显得园润细密,数条流畅的涡线组成一个孤面,看上去似一组美丽动人的花纹,当属阿旃陀艺术风格;西侧翼马的翼面则以重叠转折的棱面显示,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中的佛像雕刻艺术十分相似,具有健陀罗式的艺术雕刻特点。这两种风格均属古希腊与印度相结合产生的一种雕刻手法,非常富丽,线条十分刚健,具有中亚、西亚艺术韵味。华表的莲花与火珠很明显是佛教的象征,这就证明,乾陵石刻包容了外来艺术雕刻手法。
  其四,乾陵石刻还颇具一定哲理。从其表面现象来看,这批石刻是当时政治制度的产物,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具有比较深刻的哲理,比如,华表,是帝王陵墓的标志,而仔细观察分析,它的造型包涵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华表由柱头、身、座三部分组成,柱头由一仰莲和一颗火珠组成,莲瓣托举火珠,在印度佛教文化中,莲花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即象征女阴,火珠有祈求生殖繁盛的寓意,因此,这一组建筑昭示着生殖崇拜与生命长存意义。而8米高的八棱柱身则严格按照八卦方位图中的乾、坎、震、巽、兑、艮、离、坤等八个方向与呼应。方形基座与柱头的圆体寓意,正是“天圆地方”的宇宙意识。就整体来说,华表可能就是古人对石祖崇拜的表现,当地群众叫“通天柱”亦不无一定的道理。《述圣纪碑》分为七节,恰好代表了日、月、金、木、水、火、土等天文学上时“七曜”,寓意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如七曜照耀天下,著名的无字碑不刻一字,正是“尽得风流”,“不是无声胜有声”的写照。
  乾陵石刻数量众多,但有其代表作品,而这代表作品才是乾陵如此庞大石刻群的核心所在。代表作品之一是石狮,之二是翼马,这两件作品是力与美的象征,时代与朝流的化身,授予中国古代第一流的石刻称号一点也不过分。
  前已叙述,乾陵石刻是当时政治制度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陵园制度。那么,具体到每件作品上都有其深刻的政治含义,对此,学术界的论文已作过探讨,本文不再赘述。
  三、构筑了三座等级较高的唐代地下宫殿
  乾陵有三座等级较高的陪葬墓,这就是“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和“不称陵”的章怀太子李贤墓,因为这三位墓主人生前身份较高,尤其是李重润是法定的皇太孙,故此,墓葬结构就比一般唐墓规格高,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代众多公主墓中唯一享有“号墓为陵”荣誉的墓葬。堪为特殊。从1960年至1972年先后发掘的这三座陪葬墓,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内涵之丰富,规模也最大,营造质量颇高,是唐代墓葬中的代表。
  这三座墓外部构造有着共同特点,这就是墓葬本身均座北朝南,有高大的封土堆,呈复斗状、有广阔的陵园,神道两侧有一定数量的石刻。内部形致是斜坡墓道、土洞、多天井、多便房、双墓室。建筑项目较多,共计8项。从整体看,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在土中挖成,由露天的黄土构筑成20度以上的斜坡墓道,加上过洞,天井、便房共计由4项组成。其主要用途是供当时笨重庞大的棺槨下葬通过时一用。葬后即以夯土回填。永与后部隔绝,是打算长期保存的。后部分是以砖衬砌而成,由前甬道、前墓室、后甬道、后墓室等4项组成,这一部分是墓葬的主体,在这一段内,安有一至二道门。前甬道口用砖砌成,其外以土夯实,甬道以内密封,以图永久保存尸体和随葬贵重财物的绝对安全。在整个墓壁上,都绘有不同题材的壁画,这些壁画的布局呈现出规律性,在后墓室,摆放着棺槨,外槨以34块青石组成,形似一座唐代房屋建筑模具,其位置的摆放均在墓室之西,这是继承了古代人以西为上的传统观念。
  虽然都是皇室成员,但比较起来,三座墓亦有差别,以现在的眼光看,懿德太子墓规模最大,永泰公主墓次之,章怀墓最小。现以发掘最早的永泰公主墓为主,对唐代地下的宫殿和内部结构的用途略作说明:
  1、墓道,汉代人称为“羡道”,唐代人称:“隧道”,宋代人管它叫“埏道”;呈斜坡形式,一是便于深挖,因陪葬墓都是平地起坟,二是便于棺木下滑,当墓葬营建完工后,下葬时,在斜坡墓道上铺设竹竿、棺木置于其上,从而使棺木下滑,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加快了棺木到达墓室的速度。对此,宋人司马光在《书仪·穿圹》一书中有明确记载。
  2、过洞,紧接墓道口,向北经过间隔的6个天井至第7天井南口下共有6个过洞,每两个过洞之间开一个天井,因此,它连接着天井与天井,天井与过洞,它处于斜坡地段,是斜坡墓道的一部分。永泰墓过洞为券(xuan)顶,长宽高随墓内坡度不同而异,一般高约3米左右,宽2.44米,地面用土夯实,上部用长条砖砌筑,两壁及顶部均有壁画。
  3、天井,形如井而露天,故称之。其作用一是出于营建墓葬工程技术上的需要,二是象征死者所居住的重重院落。永泰墓天井共6个,其中由南北看到的只有4个,其余2个开在甬道内,下部为砖砌券洞,内部填土均夯筑,在墓内看不见这两个天井的痕迹,故称暗天井。
  4、小龛,这是现代人的称呼,龛是供奉佛像或神像的石室或柜子。位于墓葬内的这种小房,应该叫便房,它是对墓室而言。如果说墓室是墓主人生前的正殿,那么便房就相当于正殿以外的别殿。其作用在于“以贮明器”。
  永泰墓便房共8个,为土洞,身为方形,顶为四角攒角顶。内放陶俑等随葬用品,出土的文物,大部分来自于便房内。
  5、前、后甬道:即通道。古代甬与通不分。它的作用在于连接前后墓室,亦可看作是扩大了的过洞。永泰墓前甬道长21.10米,宽1.56米;后甬道长7.02米,宽1.56米,两侧及顶部绘有壁画。
  6、前墓室,墓室是墓葬结构中的主要成份。一般唐墓只有一座墓室,等级高者为双室,分为前室、后室。前墓室象征着供嫔妃起居的内殿。永泰公主墓前室平面呈方形,构筑规正,四壁向外略有弧度,南北两壁正中券有门洞,顶为穹隆顶,顶置悬挂长明灯的铁钩一个。室长4.45米,宽4.54米,高6.3米,四壁绘有壁画,多画侍女,亦有表示建筑材料的斗拱柱额,顶部绘有日月星辰等。
  7、后墓室,是墓葬主体,墓主归宿之处,停放棺槨以及重要随葬品的地方。位于最北部,南部偏东券有门洞,建筑结构形式与前室相同。略呈方形,各边也有弧度。室西侧放置石槨一具。顶部绘有天象图、数不清的繁星、东日、西月。一条银河系状若飘带,想见古人的绘画水平是何等之高。
  总之,阴间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唐代封建贵族生前过着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死后还要把这一套生活习俗搬入阴间,因此在修筑坟墓时就仿照生前的住宅。若把墓葬内部结构看作是墓主人生前住宅的话,那么,墓室就是墓主人居住的殿堂,后墓室则为正殿,甬道表示宫殿之长廊,天井是宫殿之重重院落,便房是宫殿的厢房或侧室,过洞则是居宅中的通道。三座墓葬各有特点,懿德太子墓规模大,以此可推断出乾陵地宫的构筑情况;永泰公主墓是发掘最早等级较高的一座唐代女性墓葬;章怀太子墓虽不称陵,但出土文物丰富,有名的壁画如《观鸟捕蝉图》、《马球图》、《客使图》等来自这个墓内。
  四、出土了一批题材广、品位高的唐墓壁画
  唐墓壁画如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摄影技术一样而存录了1300余年前宫廷生活的片断。这些片断在沉睡了千年之后,随着考古发掘而再现人间,犹如放出了一只金色的凤凰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名大振。
  唐墓壁画是乾陵地下主要文物之一,面积之大,品位之高,题材之广,内容之新,在陕西乃至全国所有唐墓壁画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所有唐墓壁画的代表。就其数量来说,面积约有120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三座等级较高的陪葬墓内,具体位置是:
  1、墓道内两边墙壁;
  2、过洞两边及顶部;
  3、天井;
  4、前后甬道两壁及顶部;
  5、前后墓室。
  就其壁画的内容来看,大致分为七大类:
  1、四神:青龙、白虎;
  2、狩猎:猎骑、架鹰、驯豹、牵犬;
  3、仪仗:步行仪仗队、骑马仪仗队、车马、伞、马(马*(左亻右夫))、戟架等;
  4、宫廷生活、家居生活:男侍、女侍、乐舞、庭院行乐、马球、观鸟扑蝉,盆景、侏儒、给使、门吏;
  5、礼宾:唐代鸿胪寺官员、外国和国内少数民族宾客;
  6、建筑:阙楼、城墙、楼阁、斗拱、柱、枋和平綦图案;
  7、星象:金乌、蟾蜍、银河、星斗。
  三座墓葬,等级较高,但壁画的取材、内容和设置各有侧重。李重润是以太子身份埋葬的,壁画的内容多是表现墓主人生前显赫的地位和宫廷奢侈生活,比如三出阙《阙楼图》在其它两墓中没有出现,此图所占面积大,场面恢宏。李仙蕙是所有公主墓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号墓为陵”墓葬,生前封为公主,死后当然也要表现公主生前的生活场面,除了固定的壁画以外,女侍占的成份较大,前墓室的八组壁画中,女侍内容就有6幅,且每幅的女侍人数多达9人。李贤虽不是“号墓为陵”建制,但李贤生前曾监国执政,因此,壁画中的《客使图》、《狩猎出行图》、《马球图》都反映出太子监国时期的生活场面。
  不管怎么说,三座墓壁画共同特点是:构图完全,场面宏大。给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增添了不朽的篇章,是研究唐代美术、服式、图案等一些典章制度的珍贵资料。
  这些壁画是装饰墓葬的内容之一,因此,壁画的布局,亦很独特,根据墓葬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合理地利用位置,巧妙地把各种内容的壁画绘制在墓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与墓葬中的建筑成份如过洞、天井、便房、墓室、甬道一起构成了墓主人生前所居住的深宅大院。比如过洞及甬道两侧,绘成廊房形式,呈从内向外望的效果,每个过洞和甬道均用红色画立柱多根,立柱之上有上下两层栏额,栏额之间又有垫木,即表示宫廷中的走廊。前后墓室四壁均作两间安排,每壁正中画一根立柱,立柱之上有柱头铺作,再上有柱头枋,四角均有角柱,角柱之上又有转角铺作,正柱头与铺作之间又有双层栏额环绕墓室。前后墓室显然是殿堂建筑的格局。乾陵唐墓塑画的复制品从七十年代初期起,就飘洋过海,走向世界参加文物外展达20次之多,所到之处,人们无不叹为观止,尤其是以《马球图》为蓝本制作的《打马球图》作为中国政府的珍贵礼品赠送给世界体育盛会——奥林匹克委员会。《观鸟捕蝉图》作为唐代歌舞的内容被大型歌舞《仿唐乐舞》所引用。这些都是“古为今用”的极好实例。
  五、陈列着一批雕刻精、表现强的石刻线画
  乾陵石刻线画是指以刀代笔,以石为纸,利用白描形式而雕刻出的一种线刻画,是隋唐陵墓石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形式。
  乾陵石刻线画大多位于陪葬墓内的石槨内外、石门上下、墓志四周、大型石刻基座之上。据统计,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从题材上可分为4种;
  1、装饰性内容,集中在石门、石槨、墓志四边、华表柱身、大型石刻基座四边。有缠枝花草纹、云纹、牡丹纹、宝相花纹、石榴纹、云纹等。
  2、镇墓祛邪内容,雕在墓志和志盖四边斜刹面、石槨基座、石碑基座上。主要有十二生肖、虎狮、四神、大象等内容。
  3、升天内容,刻在无字碑碑身两则、翼马座上,内容有翼兽、行龙、升龙。
  4、写实的人物,绝大多数刻在石槨槨内外壁及墓室石门扇上,内容有护卫、侍卫和仕女,
  在以上石雕线刻画中,堪为精品的首推乾陵无字碑上的《升龙图》,场面宏大、气势威严,所刻巨龙,冉冉上升,显示出大唐帝国不可一世的气概;刻在石槨上的人物画,造型准确,惟妙惟肖。位于墓志上的十二生肖图也是难得的上乘之作,所刻十二属相,不论是窥视的鼠,端祥的牛、凶猛的虎、跳跃的兔子、可怕的蛇、奔跑的马、缓步的羊、机敏的猴子、昂首的鸡、侧身注视的狗、跃然欲扑的猪都刻得活灵活现,刻划出了动物的本性与特点。
  总之,唐代无名艺术家们用线条之粗细来现人物性格差异,景物特征之区别、衣着质地之不同,飞禽走兽之特点,线线都不马虎;刀刀都不走形,既是刻,又是画,实在令人钦佩。
  从雕刻技法看,分为两种,减地造多用于石刻基座,阴线刻用于石槨上人物之表现。还有两种相结合的产物。何正璜女士说,乾陵石刻线画“是汇集了好多前代的技艺、并揉合生活中的感受而创新出来的作品”。
  六、造型美、种类全的唐三彩
  作为陪葬墓出土的主要内容之一的随葬品——唐三彩,在乾陵三座墓中。占有量极多,总计达450余件。
  乾陵唐三彩的特点之一是:造型准确,手法写实。以人物造型来说,无论是文臣武士,还是侍女,其身材大都合乎人体的一般比例关系。章怀墓出土的三彩女俑,身高在26厘米至28厘米之间,头部长度大多在4.5厘米—5.5厘米之间,头部与全身的比例约为1:6,要是略去头部高螺髻部分,实际体高约为头部长度的6.15倍。束腰部位多在身高的2/3处,腰部以上为全身的l/3,符合黄金分割法。男俑大多数体高为其头部的七倍,除去幞头高出部分,从解剖关系上,亦合乎一般人体的比例关系,符合古人所总结的“立七坐五盘三半”中“立七”比例。有一些牵驼俑和牵马俑,头部略大,但体形也相应宽肥一些,看起来仍然很自然,显得强壮有力。
  马的造型亦是如此,如李贤墓出土的一匹剪鬃三花马,高65.5厘米,长约67厘米,马背高58厘米,颈部略向上昂起,颈部长从胸部前伸14厘米,马头长18厘米,腿高连蹄为29.5厘米,其各部分都符合中国相马术对“良马”的鉴定标准。
  各式各样的三彩骑俑,尺寸大小大致相差不远。骑马俑高36厘米,总长在37厘米—39厘米之间,宽度约在10厘米—11厘米之间,人体的上半部高度13厘米,约占总高度的1/3稍强。人和马各自的体形比例关系适当、协调。
  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一件三彩骑马狩猎俑,其造型是:马立于长方形底板上,胸肌宽阔,四肢有力,鬃毛分布两侧,双目圆睁,两耳高耸,神情机警,虽然反映的是静立姿势,但却刻划出神采飞扬,蓄势欲动的特点。马身上一武士,雄姿英发,腰间左佩长剑,右悬剑囊,侧身仰面,凝视高空飞翔的猎物,双臂张弓待发。作者抓住武士在追逐猎兽过程中那种紧张敏锐的神情与骏马间歇静立的瞬间姿态,把两个不同的形象融为一个艺术整体。人们从中不能不佩服古代雕塑家极强的生活观察力。如此很强的写实作品,使人叹为观止。
  特点之二是静中寓动,目可传神。这些唐三彩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塑造出来的作品却具有静中寓动的特点。如三彩马,虽然不能象“马踏飞燕”那样腾空而起,但艺术家们却在胫、首部做文章,如有的嗔目嘶鸣,有的奋力摆动,脖劲抗拒马夫的牵制,有的低头去啃腿上的痒。永泰墓出土的一对三彩马,一匹低头寻食、一匹仰天长啸,自由自在,毫无拘束之感,其生动神骏并不亚于绘画中的作品。有些虽无任何大的动作,但巧妙扭动的头,夹紧或平伸的耳、瞪起的眼、张开的嘴,周身刚圆遒劲,富有弹性的线条,都会使它们活跃起来,给人藏而不露的含蓄之感。
  特点之三是种类齐全,题材广泛。有亭亭玉立的侍女,深目高鼻的胡人,膘肥体壮的骏马,丝绸路上的骆驼,日常生活的器皿,呲牙咧嘴的镇墓兽,文房中的砚台,建筑物中的仓库,军械中的兵器架等,这些作品几乎占据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是应陪葬中的明器,并无实用价值。正因为种类齐全,数量相应增多。数量增多,制作时就必须有一定的规格,统一的规格是制作三彩的标准,按照标准,其制作速度相应加快,在一个墓中,武士俑、天王俑、镇墓兽之类的形象都是成对出现,有些俑也能够大量出现,仔细观察,发现都是一个规格制作的。永泰墓出土的三彩马有三种姿态,一是昂首嘶鸣,一是低首寻食,一是静待备鞍的,这三种规格大小身型与腿部都是一致的。
  特点之四是采用分型与组合方式。在分型上有单个塑造、压模成型和组合成型。而组合方式则表现为;对于马,一般分割为头、颈、躯体、四肢、尾部、踏板等六个部分,对于俑一般是按头、腰、两臂、踏板五个部分。因为制作规格统一,且又有变化,再加之分型与组合就使作出的马与俑姿态上有了变化,就更丰富了。在墓葬出土的三彩中,章怀太子墓三彩规模较大,永泰墓三彩数量多,懿德墓三彩等级高,虽为三彩,各有千秋,反映出乾陵文物的特殊性质。
  乾陵唐三彩是那个时代的神品,它的艺术造型也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与社会风貌,对于它的研究不失为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既然乾陵唐三彩有许多特点,可组织人力从多角度,全方位去研究、探索它,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乾陵唐三彩是西安地区唐三彩中的一部分。它与洛阳唐三彩相比较,具有两种不同风格。从型体上看,乾陵唐三彩比较丰富、夸张,寄托着作者的丰富感情;洛阳三彩形体准确,比例适中,接近于现实生活。从颜色上看,洛阳三彩胎体发黄,色彩鲜艳,表面光滑,而乾陵三彩胎体稍乌黑、色彩绚丽、古色古香,说明了这种东西在唐代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上述从依山为陵的陵园、别具一格的墓葬、雕刻精美的石刻、构思巧妙的壁画、线条清晰的线刻画和色泽艳丽的唐三彩等六个方面粗略地作了归纳叙述,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乾陵这座巨大宝库文物的深入研究,从而揭示出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艺术的全貌。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樊英峰,刘向阳.—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

您是第 位访客!